劉亞珍
“商務英語閱讀”是商務英語專業(yè)所必須開設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能夠了解商務英語各種文體的表達方式和特點,擴大商務英語詞匯量,熟悉常見的商務英語句型,最終具備良好的商務英語閱讀能力[1],為進一步提高專業(yè)英語綜合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
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實現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前提和必經之路。因為商務英語專業(yè)的目標是培養(yǎng)在商務背景下能夠運用商務英語綜合技能進行業(yè)務操作、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復合型高技能專門人才。而商務英語閱讀能力是這種復合型高技能英語人才必須具備的一種關鍵職業(yè)能力,是商務英語專業(yè)綜合技能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良好的商務英語閱讀能力,商務英語聽說能力、商務英語寫作能力和商務英語翻譯能力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商務英語專業(yè)綜合技能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我們必須在商務英語閱讀課程中重點強化學生的商務英語綜合技能,提高專業(yè)學生跨文化商務溝通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更好地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求,為國家的教學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本文主要探討在高職“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中,如何從報刊英語的角度出發(fā),尋找提高學生商務英語綜合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并為優(yōu)化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體系建設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國內外知名學者關于運用真實語料進行英語教學的研究成果為我們開展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独饰恼Z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詞典》將報刊雜志文章界定為一種真實的教學語料[2]。Pauline Robinson在1991年指出,真實性在交際英語教學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他強烈建議在英語教學中使用真實語言材料。Ellis和Johnson認為,真實的教學語料涵蓋了學習者需要接觸的以及需要表達的各種語言類型,比如具體的術語、行話及典型的語言組織特點和句型,而這些語言類型恰恰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未來的職業(yè)中所要接觸和使用的。Leaver&Stryler(1989)主張在教學中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和真實的任務,認為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應該符合學生的語言程度、認知和情感需求,并適合將來的職業(yè)需要和個人興趣。Higgs在1982年指出教師通過運用真實材料進行閱讀教學,學生們能夠獲得在現實場景中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有用技巧”。Moffett和Wagner在1992年指出,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真實閱讀材料,并配備相應的閱讀理解題,以此來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例如閱讀報上的文章后可以進行一些口頭報告或文章摘要總結,教師可以提供更多的精心制作的場景對話及角色扮演等課堂教學活動。這些都將激發(fā)學習者使用和學習英語的興趣。端木義萬(2006)也曾指出,英文報刊課“不僅具有很好的語言教學價值,而且具有理想的素養(yǎng)教育價值”。
由此可見,報刊英語作為一種與時俱進的活的語言,能夠為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提供第一手的真實的教學語料。合理利用這種真實的教學語料輔助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專業(yè)課程學習的興趣,改善課程的教學效果。英文報刊欄目廣泛、信息海量,可以為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提供足夠的商務背景知識和精準的職業(yè)語言。選擇合適的報刊英語語篇輔助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質和專業(yè)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歷經60余年的發(fā)展歷程,我國的商務英語專業(yè)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在與市場接軌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因其較好地順應歷史潮流而逐漸地發(fā)展成為專業(yè)特色鮮明、學科架構初步形成、深受市場和社會青睞的一門交叉學科[3]。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fā)展態(tài)勢要求商務英語專業(yè)所開設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必須注重職業(y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滿足社會和經濟發(fā)展對外語人才的最新要求。如何提高課程學習效率,實現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是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的高職“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課程標準的認定和商務英語綜合技能的考評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課程內容的職業(yè)導向性不強。課程所選用的教材大多采用“課文—詞匯—練習”的編寫體例,忽略了專業(yè)英語的交際功能,缺乏新穎之處;在內容編寫上,作者或隨意選用西方經典的經濟學專業(yè)文獻,或根據選題摘錄專業(yè)書籍的片段進行編譯,對相關的商務背景知識缺乏充分介紹;有些教材編寫體例雖然新穎,但其選材內容過于陳舊,缺乏時效性、趣味性和職業(yè)真實性,無法滿足行業(yè)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教材難度參差不齊,不適合高職學生的語言基礎和認知水平,不利于跨文化商務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其二,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滯后,誤認為商務英語閱讀就是基礎英語閱讀的簡單延伸,忽略了該課程的實用性、專業(yè)性和職業(yè)性。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注重語法講解和詞匯練習,忽視商務背景知識的介紹和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熱情。部分語言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專業(yè)背景知識匱乏、商務英語閱讀習慣尚不科學,對專業(yè)課程學習完全失去了興趣,導致其閱讀效率低、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商務英語閱讀綜合能力得不到有力的強化。此外,高校的連年擴招致使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入學時的英語語言水平普遍下降;高職畢業(yè)生提前就業(yè)的趨勢大大縮短了學生的在校學習時間,使得原有的課程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和適應學習型社會的最新發(fā)展需求。
由此可見,高職“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中必須更新教學理念,通過教學方法的改變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商務英語綜合技能和跨文化商務溝通能力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合理地利用英文報刊這種與時俱進的媒介手段和信息傳播方式,將報刊英語這種“生動鮮活”的現代語言融入英語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之中,會為我們進一步開展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和努力方向。
實驗組1個:某職業(yè)學院2011級商務英語專業(yè)新生班,班級人數30人。
對照組1個:某職業(yè)學院2011級國際貿易實務專業(yè)新生班,班級人數39人。
選擇依據:商務英語專業(yè)和國際貿易實務專業(yè)在專業(yè)方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商務英語閱讀”在兩個專業(yè)的課程體系中均為專業(yè)核心課程,課程所分配的教學時數相等、選用的主干教材一致,均為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認證考試的指定教材《全國國際商務英語閱讀與寫作》;兩個專業(yè)學生入學時的英語綜合水平、商務背景知識和認知能力等方面基本一致。實驗班和對照班的任課教師年齡相仿、職稱和學歷結構相近。
2011年11月-2013年3月。
按照專業(yè)英語課程直接與職業(yè)標準對接的原則,選取《全國國際商務英語閱讀與寫作》這本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認證考試中心指定的商務英語認證考試教材作為“商務英語閱讀”課程的主干教材,同時選用大學版的《二十一世紀英文報》中的部分文章作為輔助教材資源。
課堂教學和課外報刊閱讀活動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課堂教學體現“精講多練”的原則,即教師精講主干教材中的報刊英語文章,使學生了解商務報刊英語的詞匯運用、語法修辭和語篇結構特征,掌握科學的商務報刊英語閱讀方法;同時學生被賦予更大的話語權和表現空間來培養(yǎng)其商務英語閱讀綜合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課外閱讀報刊英語的活動中,教師變“教”為“導”,利用“隱形分層”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設計,凸顯自我學習能力培養(yǎng)和跨文化商務溝通的重要性。選用同一則新聞,進行不同層次的閱讀技能訓練,彰顯“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原則。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成員或開展獨立的自我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自我的學習能力,或與組內其他成員合作共同完成小組討論和商務資訊收集的團隊合作任務,培養(yǎng)自身的與人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1.設計原則
在報刊英語閱讀訓練中,歷練學生的商務信息捕獲能力,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對時事政治的敏感度,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2.教學過程的實施過程
(1)課前準備階段
教師按照“隱形分層”的原則將全班同學進行分成5組(每組6~8人),利用專業(yè)教室里配備的多功能一體機在課程教學網站上給學生提前下發(fā)下一次報刊英語主題教學有關的課前資訊任務單,要求學生在課前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同時提供相應的“報刊英語知識學習包”和“背景知識學習包”,以供學生查閱參考。
(2)課堂教學階段
活動1(25分鐘)——學生分組匯報演示本小組在課前資訊任務準備階段所完成的任務情況。首先,由兩名同學例行10分鐘“天下財經早播報”活動。學生課前自主閱讀《二十一世紀英文報》中的新聞短訊或其他英文報紙中的財經時政新聞,從中間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然后模演新聞主播,在課堂上向老師和其他同學播報天下財經大事。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可以就其播報的內容用英語進行提問,共同歸納總結出相關的商務術語。教師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由于時間關系未能在課堂上進行模擬表演的同學可以在課后自行錄音,并將視頻和音頻資料上傳至教師的課程教學網站中,供任課教師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點評。
其次,任課教師利用5分鐘的時間采用“商務術語英漢互譯”這種隨堂測試的方式考核學生對主干教材和輔助教材中出現的商務術語和貿易短語的掌握程度,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已學的專業(yè)英語詞匯,擴大有效的積極詞匯量,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閱讀速度和效率。
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利用10分鐘的時間開展與商務英語閱讀有關的其他的教學活動。例如,在課前學生自主閱讀主干教材或輔助教材中關于具有影響力的新聞人物的專題報道,然后自行分組、模仿脫口秀節(jié)目的形式用英語對某個新聞人物或公眾人物進行訪談,并將訪談過程用手機或DV攝錄下來發(fā)布到課程學習網站上供他人點評。教師在課上演示一組或兩組錄像,供其他小組成員進行點評,并將點評結果納入期末成績考評體系中,約占學生期末考評總成績的10%。除了“新聞人物訪談”之外,教師還可以針對《二十一世紀英文報》中的提到的熱點話題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辯論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活動2(55分鐘)——師生共同研討主干教材中的報刊英語閱讀文章的核心內容。教師變“教”為“導”,解決學生在課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教師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專業(yè)英語詞典供學生課上查閱,指導學生采用“3T”(Type-Theme-Trace)閱讀法[4],提高商務英語閱讀效率,即按照商務語篇的不同體裁特征在閱讀過程中采用不同的信息加工方法,先確定文本類型,然后找出文本的主旨大意,再借助主題線索查找相關的細節(jié)信息。
(3)課后拓展閱讀階段
活動1——新聞調查項目。圍繞主干教材的報刊英語主題,教師讓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閱讀《二十一世紀英文報》的相關文章,分組進行“新聞調查項目”,跟蹤調查某一新聞事件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或探究某一新聞人物背后的故事,并將調查成果以PPT的形式在三周之內選派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
活動2——學生分組,每兩周在課程網站的班級空間里向其他小組成員推薦一篇時文,提供相應的文章注釋、商務詞匯、背景知識、討論題目和配套的閱讀練習方案,并隨時接受其他小組成員的提問和點評;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
通過比對上述兩個班級學生在不同學期的“商務英語閱讀”的期末考試成績和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認證考試成績,我們不難發(fā)現,參加基于英文報刊的商務英語閱讀教學改革實踐的商務英語新生班的期末成績和商務英語認證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后者5個百分點,說明我們進行的教學改革實踐初見成效,學生的商務英語閱讀綜合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英文報刊資源的選取和相關的教學活動的設計首先必須充分考慮到專業(yè)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未來的職業(yè)需求和社會需求,同時兼顧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在滿足職業(yè)真實性的同時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升其自主閱讀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教師為學生提供適度的指導和監(jiān)督,確保課內閱讀能夠延伸到課外。只有加大可理解性的商務報刊英語的輸入量,才能有效地提高商務英語閱讀的效率,改善課程學習效果,從而為提升專業(yè)綜合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
與時俱進的報刊英語作為新經濟時代最為重要的一種媒介手段和信息承載工具,能夠為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提供第一手的真實教學語料。在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中利用英文報刊資源作為專業(yè)課程的補充教材開展教學活動設計,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跨文化商務溝通意識,對于實現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1]徐志凡,王秋菊,李衛(wèi)平.利用英文報刊加強商務英語閱讀課程建設的思考——以《中國日報為例[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0(2).
[2]Richards,J.C,Schmidt.R..朗文語言教學即應用語言學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王關富.商務英語學科建設:回顧與展望[J].中國ESP研究,2010(1).
[4]蔡蔚,彭春萍.實用商務英語閱讀[M].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