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建軍
(靈璧縣尤集中心學校 安徽·靈璧 234000)
著名的雕塑家羅丹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 ”,只有懂得欣賞的眼睛才能發(fā)現(xiàn)美。 因此, 懂得欣賞的人是幸福的。 在他的眼中世界多姿多彩,整天生活在美的懷抱里,溫馨而愜意。 而對于那些凡事苛刻的人,世界便只剩黑暗,終日讓人不滿,抑郁的情緒充塞自己的心靈,相形之下,更顯得可悲可憐。
十多年的教學生涯,留在我記憶深處的不是輝煌的成就,而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缺憾。 一次失控的情緒,一次失敗的說教,一次低效的課,都會在我的心中留下陰影。 在教育教學上一路走來, 拾起點點滴滴的收獲,才發(fā)現(xiàn)教育成功的秘密不是懲罰和說教,而是真誠地去欣賞每一位學生。
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叫張數(shù),他不僅自卑、膽小、上課不愛發(fā)言,還存在許多不良學習習慣。 例如,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經(jīng)常遲到,學習成績很不理想。 剛開始,我是反復(fù)批評說教,跟他家長聯(lián)系,但是沒有一點效果。 經(jīng)過一番“較量”,我已經(jīng)心灰意冷,認為他是無可救藥,準備放棄。 可就在這次國家培訓中,我聆聽了專家的講座,在我心里引起了很大的震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的,我應(yīng)該自我反思,應(yīng)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 是不是自己對他缺乏耐心? 是不是對他的關(guān)心不夠? 是不是……總之,我思考了很多。 我又有什么理由放棄他呢?第二天早上,上數(shù)學課,他依舊不認真聽講,不參與小組討論,還在那兒亂涂亂抹,這回我沒有當場批評他, 而是等到上完課以后悄悄地走到他的身邊,輕聲地問:“老師上課是不是不能吸引你呀? ”他低著頭默不作聲。 我又輕聲地說:“你是不是想做你自己喜歡的事呀?讓老師看看你喜歡做什么?!彼B忙不好意思地用手去捂自己的“作品”。 就在這一瞬間,我發(fā)現(xiàn)他他畫了一幅很有氣勢的圖畫——一只雄鷹在藍天上展翅翱翔,畫得很不錯。 我靈機一動,也許這就是孩子的閃光點。 于是我大肆地夸贊:“畫得多好啊! 雄鷹多逼真呀! 為什么怕展示呢? ”他聽了,手緩緩從畫上移開了,眼睛突然變得明亮起來。 這閃亮的眼睛可是智慧的曙光??! 我趕緊“乘熱打鐵”:“其實你不就是像畫上的雄鷹一樣追求著自己的理想嗎? 你那么有繪畫才能,老師今天才發(fā)現(xiàn)。 相信你在數(shù)學方面也是好樣的,你愿意讓老師去發(fā)現(xiàn)你嗎?”他默默地點點頭。第二次數(shù)學課,他聽得非常認真,我提了一個有難度的問題讓大家討論,他竟然舉手了,令我驚喜的是他答對了。是啊,一直以來,我只關(guān)注他的缺點,不知他竟會有這樣敏銳的思維, 我當時沒有用太多的語言表揚他,而是給了他一個“你真棒”的手勢和眼神。 但相信這是對他最好的獎勵。 從此以后,我都會抓住他點滴的進步給予他鼓勵和表揚。 現(xiàn)在他在班里活躍多了,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雖然他偶爾還會犯拖拉作業(yè)的老毛病,但我一定會繼續(xù)欣賞他。
我相信,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只要我們善于去發(fā)現(xiàn),懂得去欣賞,不吝嗇地去鼓勵,它就會越來越亮,甚至光芒四射。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jié)心城,四??萁?,叢山荒蕪。 ”讓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馨香,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信賴與祝福。 用欣賞的眼光打量周圍,你定會覺得世界變得更加亮麗、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