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晴
(中國礦業(yè)大學 江蘇·徐州 221116)
近年來,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何更好地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優(yōu)化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也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界共同關心的話題。 在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中,校園心理情景劇通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身邊的故事, 展現(xiàn)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和關心的典型心理問題,形式生動活潑,避免了傳統(tǒng)枯燥的灌輸式教育,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從而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和好評, 成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條有效途徑。
校園心理情景劇作為心理劇、情景劇、小品、心理問題等的結合, 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感受和思考發(fā)生在自己周圍的事,關注自我心靈的健康,釋放埋藏在內心的負性情緒與情感,提高他們心理自助與互助的能力,使他們學會心理調節(jié),減緩心理壓力,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 同時,學生在參與心理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和演出的過程中, 通過角色的體驗和扮演,可增強對角色的理解力和共情能力。 當然作為觀看者,也能真實地感受到這種心靈共鳴的力量,受到思維的啟迪, 對其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長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另外,學生們通過這種開放的交流與分享,會發(fā)現(xiàn)不僅僅自己存在一些問題, 他人也同樣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困惑, 從而促使他們形成對自身問題及解決自身問題的正確的理性認識,提高他們的自我評價,增強其優(yōu)化自己心理素質的信心, 掌握更多切實可行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 當然,從教學方面來講,由于校園心理情景劇能夠反映當代大學生的心理世界、 情感空間及心路歷程,體現(xiàn)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風貌,表達他們內心真實的感受與體會, 因此有助于教師在學生的創(chuàng)作與演出過程中及時觀察、 了解學生在情緒與情感中存在的真實問題與困惑, 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作為學生輔導員,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良好心態(tài), 促進大學生健康快樂成才是其主要的工作任務之一。 所以,輔導員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校園心理情景劇這一有效載體并使其發(fā)揮積極作用。這需要輔導員積極組織同學們參與校園心理情景劇的演出和比賽, 平時不僅要注意校園心理情景劇知識的學習和經(jīng)驗的積累,在學生編好劇本后也要及時跟進、審閱,提出一些合理意見,并進行細致的指導,在校園心理情景劇的編排中發(fā)揮好重要的主導作用, 以保證心理情景劇取得預期效果。 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校園心理情景劇具有較強的表達性和體驗性, 要非常重視當事者的主觀體驗和感覺。 學生們由于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的專業(yè)背景、不同的性別等原因,在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上必然參差不齊, 也必然會有一些學生在心理情景劇本的創(chuàng)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 在參與演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方面不夠強, 在表演方面也有點害羞與緊張,這就需要強化前期的技術訓練。 因此,輔導員在指導比賽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積極地培養(yǎng)和吸引有文學才華、有表演經(jīng)驗的大學生參與心理情景劇創(chuàng)作和演出,還有必要對班級心理委員、 心理情景劇導演甚至全體演員進行培訓,對其講述校園心理情景劇的特點、作用、基本結構、常用技巧和創(chuàng)作要求等,并播放展演優(yōu)秀劇目供他們參考, 以使他們更快地熟悉校園心理情景劇的編排流程,創(chuàng)作出更加精彩的校園心理情景劇。
校園心理情景劇的題材一般取自學生日常生活,這樣大學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教育治療效果及其它積極作用也比較顯著。 比如我們學院這幾次比賽中涌現(xiàn)的優(yōu)秀作品《蛻變》、《心橋》、《話到明處,心結自解》、《我的好兄弟》講述的是宿舍矛盾的產(chǎn)生及化解,《我的另一邊》、《將愛情進行到底》 講述的是戀愛關系的處理,《新生》、《走出迷?!贰ⅰ洞髮W“新”事》講述的是新生的困惑和迷茫,《我們的大三輕舞飛揚》講述的是大三學生所面臨的各種抉擇,《青春羽翼,飛過滄?!?、《迷途網(wǎng)絡》和《悔悟》講述的是貧困學子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概括起來,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大學各年級學生遇到的普遍心理困惑,例如大一的適應、大二的發(fā)展、大三的抉擇、大四的就業(yè)焦慮等;(二)大學生常見的人際交往問題,例如宿舍關系、戀人關系、家人關系中的矛盾、沖突和處理;(三)大學生常見的學業(yè)問題,例如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方向不明、網(wǎng)絡成癮、考試焦慮、學習中的競爭、學習與工作關系的處理等;(四)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例如失落感、孤獨感、緊張、焦慮等;(五)特殊群體的心理困擾,例如貧困生、學習困難生、單親學生的心理困惑和迷茫;(六)大學生的其它心理問題或與心理相關的思考,例如大學生的幸福觀、個性發(fā)展等。
校園心理情景劇劇本的創(chuàng)作要貼近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實際,例如對于大一學生,可圍繞“大學適應”為主題編排情景劇,對于大四學生,可圍繞“擇業(yè)就業(yè)”為主題編排情景劇, 創(chuàng)作和演出過程要更多地依靠廣大同學自己完成。 教師可選擇一些表演能力強的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發(fā)揮聰明才智,圍繞主題,將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進行提煉, 編寫劇本, 創(chuàng)作臺詞,尋找道具等。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提出自己或同學的心理困惑, 還會通過揣摩劇情和劇中人物的特點,把握他們的內心世界,并嘗試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癥結所在, 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情緒宣泄的方法,探索心理問題解決的途徑,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體驗的過程。 通過這幾次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的結果證明,獲獎劇本中的幽默元素大部分是由學生們根據(jù)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自編的,富有喜劇性且主題鮮明,可見由學生自主編撰的劇本遠比老師給定的劇本更富有喜劇意味, 更貼近學生實際,也更受學生們歡迎。 參與編劇和演出的同學也收獲了其他同學的贊美,體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不少校園心理情景劇小品的色彩較濃,心理輔導的意義較淡,而一部好的校園心理情景劇,其技術的運用、演員認真到位的表演、道具服裝的配備、燈光音樂的使用都能為增強校園心理情景劇感染力, 引起觀眾共鳴服務,但若過多地注視藝術性和娛樂性,而忽略主人公的心理、行為變化及其教育意義,那么校園心理情景劇充其量只是一項成功的課外娛樂活動而已。 因此,在排演過程中, 輔導員應該及時告知學生們真正的校園心理情景劇并非單純的藝術活動或娛樂活動, 而更應該傾向于是一種心理輔導活動。
我們學院舉辦的心理情景劇大賽, 是要求各班必須參與的, 由各班心理委員負責在班級內部做好宣傳動員及相關人才選拔工作。 學院層面先成立劇本審查小組,對各班上交的劇本進行審閱并提出意見, 然后通知入選的班級對劇本進行再修改的同時, 開始選定合適的演員及準備相關道具等。 接著進入排練階段,由班級同學和輔導員提出建議,然后再排練,為彩排和正式表演做準備。 在校園心理情景劇氛圍沒有真正形成的時候, 我們首先需要打造品牌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宣傳,營造可以和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相媲美的熱烈氣氛。 剛開始可能需要輔導員親自精心組織實施, 以營造較好的現(xiàn)場氣氛從而引導更多同學參與其中,促進他們思考、討論,達到較好的教育作用。
演出之后,是校園心理情景劇的分享和總結過程,即演員之間、觀眾之間、演員與觀眾之間就演出的感受、收獲進行的一種反思和交流, 這是一個讓團體可以進行宣泄并且整合的過程, 是校園心理情景劇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但在現(xiàn)實中人們往往重問題表現(xiàn),輕總結引導,致使分享和總結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被忽略或流于形式。 如果輔導員在演出之后能夠及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讓他們明白演出中的主要心理問題是什么, 劇中人物的處理方式中有哪些值得借鑒,有哪些不足,進而讓他們談論校園心理情景劇對自己的影響, 分享他們生活中有關的經(jīng)歷和體驗,同時引導學生把問題與所學理論和方法相結合,使心理情景劇的演出上升到一種理論的高度, 就能夠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帶來更積極的效果。 該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可將心理情景劇的優(yōu)秀視頻及感想上傳至網(wǎng)絡, 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揮最大范圍的影響力。
毋庸置疑, 校園心理情景劇已經(jīng)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 輔導員應該充分借助該載體,注意發(fā)揮在校園心理情景劇編排演中的主導作用, 引導學生感受校園心理情景劇的獨特魅力并受益其中, 使他們以積極的情感和心態(tài)應對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培養(yǎng)健康心理素質,快樂成長。
[1]葛纓,鄧鵬,何華敏.對校園心理情景劇主觀認知的初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13).
[2]劉桂芬.高校在運用校園心理情景劇引導學生心理健康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校園心理,2010(05).
[3]李建中.試論“校園心理情景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