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學明
(江蘇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江蘇 泰州 225321)
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是水利現代化的基礎。在江蘇率先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如何準確把握現代水利的規(guī)律和方向,著力建設現代化的工程體系、實施科學化的工程調度、推進規(guī)范化的工程管理、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是基層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近年來,泰州引江河高港船閘全面推進管理現代化,在新的起點上塑造文明示范窗口的新形象,取得了明顯成效。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初步總結經驗體會如下:
在長江之濱,一座充滿現代氣息、形似風帆的水利船閘屹立在泰州引江河口門。激揚的汽笛聲中,南來北往的船舶井然有序地進閘出閘,工作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使過往船民如沐春風,一切都顯得那么優(yōu)美、和諧、流暢,這便是江蘇省泰州引江河高港船閘。高港船閘閘室長196 m、寬16 m,檻上水深3.5 m,是扼守長江和泰州引江河的咽喉,可通過千噸級船隊,隸屬于江蘇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管理處下轄高港船閘管理所具體負責船閘通航管理。
近年來,隨著沿海地區(qū)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泰州引江河航道運輸日益繁忙,高港船閘待閘船舶大幅增加。高峰期間,長江側待閘單機船達1500多艘、船隊70 多個,內河側待閘單機船達600 多艘、船隊5個,單機船平均待閘時間超過15 天、船隊超過25天,給船閘運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一方面,進入主汛期高水位以及臺風多發(fā)時段,待閘船舶、流動人口的安全監(jiān)管形勢日趨嚴峻;另一方面,由于船舶數量多、待閘時間長,受利益驅使,船舶登記空號、串號、倒號以及假證、船證不符、“大船小簿”等現象屢禁不止。
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圍繞“抓安全、保暢通、樹形象、創(chuàng)品牌”的發(fā)展思路,多措并舉開展高港船閘運行管理工作,內抓文明管理、科學調度,外抓溝通協調、聯合整治,打造了一條水上綠色通道。便捷水上交通線的形成,刺激了里下河及沿海地區(qū)水上運輸和造船業(yè)的繁榮,煤、油、建材、化工等材料運輸四通八達,重點物資物盡其流,加速了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泰州引江河高港船閘通航13年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累計過閘25萬次,過閘船舶達109萬艘。
保安全、保暢通、保障船民生命財產,貫穿了高港船閘通航管理的全過程。管理所抓好運行現場的安全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到人,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嚴密注視惡劣天氣的影響、汛期水位的變化,切實按照安全管理規(guī)定放行;狠抓工程設備設施維修養(yǎng)護,成立搶修突擊隊,備足備品備件,實行每日、周、旬巡查制度,做到逐項逐個檢查維護,確保船閘設備設施始終處于良好狀態(tài)。2012年3月份,在船閘工程設備檢查過程中發(fā)現,上游閘門弧形支座板與底臺車輥子磨損嚴重、配合不到位,影響船閘安全通航,迫切需要停航檢修,管理處科學制定應急方案,日夜組織搶修,比計劃工期提前5 天完成船閘停航搶修任務。
為保障航道暢通無阻,高港船閘抓好航道管理,實行見船登記排號,從源頭控制來往的船舶,指導船舶停靠,分級調度,并將航道分為登記區(qū)、待閘區(qū)和預調區(qū),增設系纜樁,安裝停泊標志牌,杜絕船舶亂停亂靠,保持優(yōu)良的通航秩序。此外,管理所還會同海事、公安等部門,共同抓好超寬大型船舶的放行、危險品船舶的放行以及水利樞紐工程引排水期間船舶通航安全等,確保船閘安全暢通。
在日益嚴峻的通航形勢下,最大程度挖掘通航潛力,讓廣大船民安全、快速、高效過閘,是助推高港船閘走上快速發(fā)展之路的主動力。
科學調度,運籌帷幄。2009年起高港船閘取消了掛機、單放船分類排號,對所有普通單機船實行統一排號放行,平均每閘次噸位增長6%,平均日放行船舶閘次增長9%。2010年起根據上下游待閘情況,平衡上下游船舶的待閘數量和待閘時間,將上游空、重載單機船分開放行,并對上游重載船舶集中放行,提高優(yōu)良閘次率。2012年7月起將原有的集中售票模式改為在上下游遠方登記后售票,增設POS刷卡售票機,提供一站式服務。
科技引領,運轉高效。完善運行管理信息系統,將待閘船舶數量、類型、順序號等資源共享,實現船舶過閘及運行管理的智能調度。研發(fā)短信服務平臺,向過閘船民提供待閘信息、短信調度、天氣預報等服務,逐步走向無紙化電子調度。組織研發(fā)RFID 船舶過閘射頻管理系統,一期項目已順利通過驗收。據統計,自1999年4月通航以來,高港船閘船舶通過量以年平均8%的速度穩(wěn)步增長。
江蘇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始終要求船閘管理所把“創(chuàng)服務品牌、樹行業(yè)形象”作為永恒的追求,深入開展“三優(yōu)三滿意”創(chuàng)建活動,大力開展“服務零缺陷、零距離、零投訴”活動,制訂船閘公開社會服務承諾制度,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如今,“服務船民,奉獻水運”已成為船閘每個職工的行為準則。他們將“親情”體現在工作之中,用親切的微笑、文明的用語、熱情的服務,讓每位過閘船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他們將“真情”表現在危難之時,在一次船舶相撞事故中,船閘職工不顧嚴寒,奮不顧身跳下水救人、打撈物品。
行風不僅關系著船閘的聲譽和形象,更關聯著船閘的生存和發(fā)展。管理處建立三項機制,以提升社會形象。首先,以宣傳教育為抓手,著力構建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定期召開船閘職工大會以及工班長會議,采取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結合的形式加強法制宣傳,設立廉政教育宣傳牌,引導職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廉潔服務意識。其次,以制度建設為保證,著力構建權力運行監(jiān)控機制。建立完善船閘行風稽查、行風問題舉報、義務監(jiān)督員聘用等制度,并印刷成冊發(fā)放給每一位船閘職工,使他們在船閘運行管理中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第三,以關口前移為目標,著力構建全方位監(jiān)督制約機制。成立行風督查領導小組和行風稽查室,與職工簽訂行風建設責任狀,定期輪換一線運行崗位人員。此外,建立稽查考核的長效機制,經常深入船民中開展明查暗訪,加強對重點崗位的監(jiān)管,將監(jiān)督關口真正前移。
管理所為維護公平公正的水上交通秩序,切實保護廣大船民的切身利益,一方面,對內嚴格管理。整合隊伍資源,抽調24 名員工,組建閘前檢查班組,新購巡邏艇,實行四班三運轉,加強船舶進閘前的身份檢查,從而實現崗位之間相互監(jiān)督、相互制約。加強船舶信息統計,在堅持做好日、周、月、年運行統計的基礎上,做好新過閘船舶的建檔工作,并定期復核。2012年6月以來,船閘管理所平均每天建檔50 多艘船舶,增加噸位1萬t,確保了過閘費應征不漏。
另一方面,對外積極爭取。泰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協調小組,制訂聯合整治專項方案,發(fā)布聯合整治通告,從2012年6月份起開展“水上治安和交通秩序聯合整治”行動,深入一線檢查船舶證件、船名標識和配員情況,對照船舶檢驗證書核實船舶尺度,并加強通航安全管理規(guī)定等宣傳。聯合整治行動開展一個多月以來,共檢查船舶萬余艘,有效打擊了空號、串號、假證、假簿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