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順利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的基本理念。數學知識的應用就是解決問題教學主要目標。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運用問題解決的有關理論仔細審視近年來教學的現狀,就產生許多新的思考,并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誤區(qū)有更清楚的認識,從而促進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就解決問題教學進行認真的反思與改革。
1.分析解決問題教學面臨的幾個問題
作為一線的教師,曾先后使用過人教版的新、舊教材,新課程下的解決問題教學與原教材相比,有以下三個新特點:
1.1 打破了原來應用題教學的系統(tǒng)性
原來的應用題教學嚴格按照數量關系的難易程度,一課一例地進行教學,有著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清晰的編排脈絡。新課程解決問題教學與其他學習領域緊密結合后,不再向以前那樣編排,而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編排上有點"散"。
1.2 信息呈現方式具有開放性
從形式上看,有純圖片呈現的,有文字呈現的,有半圖片、半文字呈現的;從內容上看,有日常生活方面的,有學校生活方面的,有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從結構上看,有的結構比較完整,有的則不完整;從信息的作用上,呈現的信息對解決問題有的有用,有的沒用,需要學生全面觀察、仔細識別與合理選用。
1.3 要解決的問題具有新穎性、挑戰(zhàn)性
由于新課程解決問題教學滲透在其他學習當中,它沒有現成類型可套,更沒有現成的解法可搬,需要學生探索尋找。這一新穎的編排方式,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構成了挑戰(zhàn)性。
由于新課程解決問題教學具有以上三個特點,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們出現了許多困惑。比如:"類型"太多(特別是二年級下冊)學生掌握不了;學生不會識別有用的信息,不會聯想信息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往往停留在原有的認識水平上;文字表述的應用題 , 有的學生看不懂 ; 兩步應用題學生找不著思路 ,綜合列式學生困難大;班級里好的學生真好 , 差的真差 , 兩極分化嚴重等等。
2.運用教育理論指導教學
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心理學家認為把智力因素、概念的理解和應用、推理因素看作是數學能力結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而解決問題教學是鍛煉學生思維的"磨刀石"。 解決問題教學主要幫助學生解決"想什么"和"怎樣想"的問題。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的任務是設法發(fā)展和鞏固兒童對克服困難、特別是智力性質的困難的樂觀主義信念。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必須在集體中創(chuàng)造一種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競賽的環(huán)境。"因此,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就是把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變成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抽象推理及正確判斷等思維方法的訓練過程。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的目的。從而摒棄了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避免了把學生教"死"的問題。
3.教學的改革和實踐
如何進行扎實有效的解決問題教學呢?我進行一些嘗試,總結出幾點粗淺的做法:
3.1 提供的生活情境要簡明、生動 , 突出數量關系 , 要防止過泛過大 , 防止花哨和形式化
心理學表明,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新知的內驅力。兒童的年齡越低,越需要興趣的激發(fā)和維持。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不僅要求教師選擇應用題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
3.2 掌握好圖畫情境題向文字題的恰當過渡
一年級多學一些圖畫情境題 , 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 促使他們身臨其境地進入角色從而理解題意。進入二年級就應該逐步出現半文半圖的、或直接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 , 以培養(yǎng)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圖畫情境在低年級是必要的 , 但不能只停留在直接體現上, 可以通過讓孩子看圖說圖意、看圖提數學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3 實事求是地為學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
解決問題的題型變化多樣 , 有些題目的結構特殊 , 并非所有題目一開始就能抓住其數量關系的。傳統(tǒng)教學中我國廣大教師已經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 , 如引導學生操作或模擬 , 畫示意圖或線段圖 , 列表或摘錄條件 , 分析綜合法 , 假設法 , 逆推法 , 轉化法等等 , 這些解題方法能使隱蔽關系明朗化 , 復雜問題簡單化 , 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的思路。這些好方法在新課改下依然行之有效。
總之,新課程改革為應用題教學指明了方向,只要我們正確地把握解決問題教學的本質,實現解決問題教學由"習題解答"向"問題解決"的轉化,就能逐步走向應用教學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