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軍
摘要: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物理教學要在遵循有效教學理念的基礎(chǔ)上尋求課堂效益最大化,這對我們每個教師而言是提出了新的課題.本文作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際所談論的課堂效益的最大化值得我們?nèi)ニ伎肌⒀芯可踔劣诮梃b性的實踐.
關(guān)鍵詞:物理教學;效益策略;研究思考
一、追求課堂效益最大化教學的課堂應當是人人平等的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物理教學的課堂應當是以生為本的課堂,而要真正意義上去以生為本的核心理念,則就必須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人與人的地位完全平等,教師與學生要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此生與彼生之間也要平等.但在我們實際的課堂中并未能去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課堂效益的最大化亦從某些意義上講打了折扣.所以,課堂效益的最大化作為我們教師要力求去讓課堂形成人人平等的氛圍是最為重要的.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努力去創(chuàng)設(shè)這樣的氛圍,進而去形成這樣的局面.我們都知道初中物理教學一般都是以驗證性的實驗為主的,學生只有在驗證性的基礎(chǔ)上才能產(chǎn)生對物理變化以及性質(zhì)的正確認識.在此,我們則必須努力讓學生去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興趣和習慣.要養(yǎng)成學生的這種興趣和習慣,必須讓每個學生都有實驗的機會,因為,學生只有有了動作才會有成功,才會產(chǎn)生認識,也才會產(chǎn)生再動作的興趣.而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卻過多的剝奪了我們學生實驗的機會,人為的形成了學生之間的不平等,我們都知道有些物理的概念比較抽象,有些物理理論的形成則比較復雜,有些學生完全可以憑著書本就可以理解,但有些學生則完全不可能,如果我們不去讓一些學生通過實驗去領(lǐng)悟物理知識,實質(zhì)上也就剝奪了部分學生對物理的知情權(quán).
二、追求課堂效益最大化教學的課堂應當是人人自主的
初中物理對于我們初中學生而言應當說還是初步涉獵的,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一般來說還是比較濃厚的.但是,我們也必須去看到這樣一點,初中學生對物理的理解與否他們的心里是完全知曉的,一堂課下來是否在囫圇吞棗的學習,無需再去進行測驗.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少學生雖然只經(jīng)過了不到半個學年的物理學習,自主性近乎蕩然無存了.因此,追求課堂效益最大化,必須使得我們諸多的學生都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最好是所有的學生都是主人.可能有人以為這是天方夜譚,但是,筆者卻不這么以為,平時的教育教學的實踐讓我看到了希望,讓我們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物理課堂學習的主人還是完全有可能的.平時的教學,筆者力求把物理深奧的知識淺表化,使得不少的學生也能感覺到物理還是比較容易學的,力求讓學生去進行反復的驗證性的實驗,使得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握住物理變化的真諦,力求把課堂的發(fā)言權(quán)交給我們所有的學生,實踐告訴我們,無論怎樣的學生人人都有著表現(xiàn)的強烈欲望,只不過是我們?nèi)绾稳プ屗麄儽憩F(xiàn),尤其去讓他們成功表現(xiàn).譬如,在教學物態(tài)的變化時,為了讓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探究去解決對物態(tài)變化的規(guī)律的認識問題,在學生進行了一定的實驗的基礎(chǔ)上,拋出了一些減小坡度的問題,為什么吃冰棒可以解熱?水為什么能滅火?學生便緊密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使得問題很快得到了迎刃而解.
三、追求課堂效益最大化教學的課堂應當是人人探究的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顯得比較棘手的問題是我們不少的學生缺乏自己主動探究的勇氣,形成這種原因的根本是物理知識以及物理變化的因素顯得比較深奧而又抽象,再加之我們平時的教學為了快捷地完成教學的任務,往往多半都由我們教師去代替了學生的探究.事實上這樣的教學是極不利于我們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的.所以,筆者以為我們再也不能去重蹈覆轍,嘴上喊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事實上又不去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必須努力形成學生人人探究的良好局面.要想使得學生去人人探究,作為教師首先必須要去做好此方面的工作,以開放性的問題去拓展延伸學生的思維空間.如果學生通過驗證性的實驗知曉了相關(guān)物質(zhì)的物理變化規(guī)律,也許就以為無所事事而萬事大吉了,這是不利于我們學生物理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因此,我們必須去做有心人,努力挖掘物理課程資源,把學生身邊的資源衍化成一個個能讓學生去進行探究的開放性問題.我們也必須去看到真正的問題具有其開放性,問題本身要能使得學生作出多種可能的解釋,尤其要能保證問題一般不具備完整的初始條件,這樣,我們的學生去探究時則往往會形成這樣的結(jié)果,即不同的學生都能產(chǎn)生出自己的思考途徑,進而使得問題的答案能夠在自己的探究中呼之欲出.形成人人探究的理想局面,對于我們初中物理教學同樣需要有這樣的認識,就是教學必須在學生能夠解決問題的基礎(chǔ)上去引發(fā)新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得學生探究物理的空間得到廣泛的擴展.應當說物理問題是永遠也解決不完的,我們的身邊同樣有著許許多多的物理問題等待著我們?nèi)ソ鉀Q.引發(fā)學生探究課程以外的物理問題應當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課堂效益最大化的理想目標.
參考文獻:
[1]梁旭.中學物理教學藝術(shù)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2]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岳麓書社,2002.
[3]王旭飛.研究性學習導航.東北大學出版社,2006.
[ 江蘇省泰興市溪橋中學 (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