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貝磊
所謂“影子教育”,是指利用校外時間對學校科目進行的私人補充教育。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qū),“影子教育”已作為一種顯著的教育現象經歷了幾十年,而在另一些地區(qū),則是在近幾年才變得突出?!坝白咏逃痹谌蛑饾u擴張,中國也不例外。它給政策制定者、教師、家庭和學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zhàn)?!坝白咏逃痹谟行┓矫媸怯幸娴?,但在有些方面卻帶來了問題。
之所以稱其為“影子教育”,是因為其效仿主流教育。當主流教育的課程發(fā)生改變時,“影子課程”亦與之同步變化。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學生之間和社會階層間的競爭促成了“影子教育”的擴張。
“影子教育”的規(guī)模和本質
“影子教育”在東亞部分地區(qū)盛行已久,包括日本、中國香港和韓國。從更廣泛的地區(qū)來看,西歐、北美、澳大利亞和其他地區(qū)課外輔導的擴張反映了教育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全球化和各項指標的國際排名影響的,如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實施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有學者指出,“影子教育”在全球范圍內的增長是學校教育制度背后隱含邏輯發(fā)生轉變的結果。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學校教育制度是與國家建構密切相關的,而如今,這一現代化的邏輯已經被后現代社會強調普及、強度和活力的新教育邏輯所取代。
從世界范圍來看,課外輔導的形式各不相同。一些輔導采取小組一對一的形式進行。在另一些國家,課外輔導與主流學校教育一樣,以20~30人的班級為單位在教室進行。還有少數地區(qū),學生在擠滿了人、輔以視頻設備的大型階梯教室接受輔導。此外,通過互聯(lián)網運行網絡攝像頭進行的互動也越來越常見。網絡輔導不受國界所限,如印度一家廣受關注的公司就為美國和英國的學生提供輔導。這家名叫前景輔導的公司引領了一種趨勢,效仿者可能會越來越多。
課外輔導的提供者也多種多樣。在許多地方,大學生通過提供非正式的輔導掙取零花錢,甚至有些地區(qū)的中學生也提供類似的輔導。這類輔導老師鮮有受過相關專業(yè)培訓的,他們中的大部分是沒有納稅的非正式勞動力。更為正式的是日益增多的由公司提供的課外輔導,一些公司規(guī)模巨大且跨國運作。在許多國家,全職在校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提供課外輔導。一些地區(qū)允許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提供課外輔導。這些教師大都接受過專業(yè)培訓,但可能更多是大班教學,而非小組或一對一的輔導。
輔導質量取決于教師技能和學生動機
與中等和低收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更支付得起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課外輔導。由于教育投資可能帶來更高的收益,因此當“影子教育”僅受市場力量作用時,它就可能成為加劇社會不平等的機制。有些觀察者認為教育對于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而課外輔導破壞了為所有人提供平等教育機會的努力,這有悖于《聯(lián)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和其他相關聲明。
除了社會經濟力量,這種不平等也與地理因素有關。德國一些地區(qū)的課外輔導多于其他地區(qū)。城市地區(qū)的課外輔導比鄉(xiāng)村地區(qū)更為普通,部分原因在于城市人口一般收入更高且更具競爭性。此外,城市的人口密度能支持課外輔導公司的多種運作模式。研究證明,中國的輔導模式確實存在地域差異,孟加拉國和波蘭也存在上述模式。另一個維度涉及性別。在孟加拉國,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接受課外輔導。在肯尼亞和韓國也有類似現象。
為了研究的需要,我們還應注意影子教育的質量。這里涉及兩個維度:一是有關課外輔導本身質量的數據,二是課外輔導對學生在更大范圍內所接受的教育質量的影響。私人輔導的質量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首先是輔導教師的技能和動機。相比起主流教育,“影子教育”中,教師的差異性可能更大。而至于后者,有愛爾蘭的研究結果發(fā)現,將同類學生進行比較,接受過課外輔導的學生和其他學生在期末考試成績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影響課外輔導質量的因素可能還包括課程的沖突,以及往返于學校和輔導課堂之間給學生造成的疲憊感。就課程而言,當輔導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學校教師不一樣時,問題就產生了。此外,學生由于繁重的時間安排而在學校課堂睡著的現象顯然會使教育過程變得無效。總之,課外輔導不一定能提高整個學習過程的質量。輔導質量更多地取決于輔導教師的技能和學生的動機。其他影響質量的因素還包括課題輔導的量、補習的課程及其導向等。
比較研究或有幫助
近些年,私人補充性輔導的“影子教育”系統(tǒng)正在不斷增長。這一現象在東亞地區(qū)一直極為顯著,尤其是在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日本以及韓國?!坝白咏逃痹谥袊箨懸踩找婷黠@。南亞長期以來“影子教育”規(guī)模較大。值得注意的是,過去20年,這一現象已經擴展到了中亞。非洲、澳大利亞、歐洲和北美的“影子教育”也有所增長。
幾十年前,許多有影響的研究將教育水平和國家經濟增長率聯(lián)系起來,并計算教育對個人和社會的回報率。這些研究中的大多數是基于學校教育和高等教育,而不是針對非正規(guī)和非正式教育。近年來,有關教育回報率的分析不再流行,但將教育視為人力資本投資的整體觀念依然很強。然而,與主流學校教育的密切聯(lián)系是確定課外輔導回報率的一個障礙。在積極的情況下,課外輔導補充和拓展了學校教育。然而,通過課外輔導自己的學生而獲得額外收入的教師,可能會通過降低學校課堂的教學質量來增加學生對自己補習班的需求。這種情況同樣對社會的發(fā)展產生影響,因為這是一種影響社會組織的腐敗形式。
從積極的角度看,“影子教育”能加強學習并促進發(fā)展。然而,如果完全將其留給市場力量去支配,則有可能維持或加劇社會的不平等。盡管世界各地區(qū)的教育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密切關注這些問題,但“影子教育”的問題非常復雜,各種規(guī)范措施的實施可能不會直截了當。在這種情況下,比較研究則可以通過揭示“影子教育”對教育公平、質量和法則的意義,凸顯各種環(huán)境下有效和無效的規(guī)范措施來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幫助。
注:作者系世界比較教育聯(lián)合會主席
(摘自《中國科學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