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藝,曹 峻,張 瓊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上海 200031)
床單是患者床單位護理用品的必需品之一。傳統(tǒng)大單為184 cm×250 cm的長方形白色棉布單,總面積為4.60 m2[1]。采用傳統(tǒng)大單鋪床,操作步驟煩瑣、耗時較長,且床單不易固定,易松動、滑脫,患者在床上翻身活動時容易起皺,導致不舒適感,尤其當患者取半臥位時,床單極易下滑皺折不易整理,長時間臥床的患者,有可能因此導致壓瘡等嚴重后果[2]。為此,我們改進設計了一種新型半卡墊式床單,實用新型專利申請?zhí)?01120544861.8。護士操作省時省力,患者半臥時床單不下滑,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和護士的工作效率,現(xiàn)報道如下。
選用全棉質(zhì)優(yōu)棉布,要求棉布能耐100℃高溫、高壓,滅菌后不變形。在棉布過水晾干后采用縫紉機縫制。整體設計為半卡墊式,一般病床床墊為長約190~200 cm,寬約90 cm,厚8~10 cm的長方體。取一塊床單布料,裁成比床墊長80 cm,寬80 cm的長方形(即兩邊各比床墊長約40 cm、寬40 cm),裁去床頭兩角邊長約為40 cm的小正方形,在裁剪后產(chǎn)生的各直角處再剪去腰長約為30 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布料,然后沿裁剪邊緣縫合,見圖1。
圖1 半卡墊式床單
鋪設床單時在床墊的床頭處套入床單,床尾處床單仍使用傳統(tǒng)鋪床法逐個包緊床尾的兩角并分別拉緊兩側(cè)的床單塞入床墊下即可。
3.1 對象 抽取院內(nèi)各病房護士共30名,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27.7±5.0)歲;工作年限1~21年,平均年限(6.27±5.74)年。30名護士分別使用傳統(tǒng)式與半卡墊式床單進行鋪床,分別記錄2次的操作時間,操作結(jié)束后請護士填寫了操作感受調(diào)查問卷,問卷內(nèi)容包括比較兩種床單在更省力、易操作、易固定、易松動滑脫、更平整美觀、易下滑皺褶和更喜歡哪種床單等這些方面的感受后做出排序選擇。
3.2 結(jié)果
3.2.1 兩種床單操作時間 見表1。
表1 兩種床單操作時間 (n=30)
3.2.2 100%的護士認為使用半卡墊式床單比傳統(tǒng)式床單更省力、易操作且患者半臥位時床單不易下滑;96.7%護士認為半卡墊式床單比傳統(tǒng)式床單不易松動滑脫;73.3%護士認為半卡墊式床單比傳統(tǒng)式床單操作時更易固定;76.7%護士更喜歡半卡墊式床單;但有73.3%認為傳統(tǒng)式床單鋪設后更平整美觀。
4.1 半卡墊式床單由于床頭制作大小、長寬與床墊一致,床頭兩角與床墊兩角吻合固定,操作時直接套入床頭,無需對中線和折疊包裹床頭兩角,可提高鋪床效率,且在患者半臥位時床單不會下滑皺褶,可提高患者舒適度,減少護士反復整理床單的時間,護士進行晨晚間護理時,只需拉伸床尾即可完成床單的整理。床尾仍采用傳統(tǒng)設計則可提高床單應用的范圍,使床單適用不同長度和厚度的床墊,特別是充氣式氣墊床,使用時床單既不易松脫下滑,又有一定的靈活度。
4.2 有73.3%認為傳統(tǒng)式床單鋪設后更平整美觀,并因此影響護士的滿意度。這可能與傳統(tǒng)式床單為一塊布單,鋪設前更易折疊平整有關,而半卡墊式床單床頭為立體式,隨意折疊時不易平整,鋪設后有較多折痕,故護士認為新型床單鋪好后床單不夠平整美觀。鋪設前將床單折疊平整放置應可解決此問題。
[1]馮興慧,梁亞非,張永康,等.床單制作革新及鋪床效果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1,16(11):673-674.
[2]劉巧男,馬如婭.護理學基礎[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