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語搭配是否恰當與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息息相關。語言不同,詞語搭配也不相同,但是也是有一些相同之處。每種語言都有自己不同的語音、語義、語法系統(tǒng)。語言表達中的詞組造句應該符合該語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習慣。在英漢兩種語言中,詞匯的搭配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本文對英漢詞匯搭配中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進行簡要的對比,在此基礎上對其差異進行分析。
關鍵詞:英漢詞語搭配;搭配習慣;差異分析
1 英漢詞語搭配
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詞與詞聯(lián)合起來才能發(fā)揮出它們的作用。詞與詞的經(jīng)常性聯(lián)合,就形成了詞語的搭配。菲斯( Firth)認為“理解一個詞要看它的結伴關系(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某些詞經(jīng)常和某些詞共現(xiàn),它們這種“mutual expectancy of words”形成了搭配關系。
2 英漢詞匯搭配的相同之處
2.1 英語中“形容詞/名詞+名詞”與漢語中的偏正結構相同
在這里的偏正結構主要指表限定關系的結構。例如:a formidable task艱難的任務。英語中有很多名詞作定語的情況,這也是當代英語簡略走向的反映,但這樣的搭配翻譯成漢語時,有必要做一些調整。例如:shoe habit穿鞋習慣。
2.2 英語中“動詞+名詞”與漢語中的述賓結構相同
在這里述賓結構主要是表支配關系的。例如:They annulled their marriage last year.(解除婚約)
2.3 英語中“名詞+動詞”與漢語中表主謂的結構相同
例如:blood circulate血液循環(huán)bombs explode炸彈爆炸
2.4 英語中“動詞+副詞”與漢語中“副詞+動詞”相同
They were arguing heatedly over unemployment.(激烈辯論)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英語中的詞匯搭配“動詞+副詞”與漢語中的詞匯搭配“副詞+動詞”相似。針對這些相同之處,翻譯時要牢記固定搭配,以免出錯。
3 英漢詞匯搭配的不同之處
3.1 引申義搭配不同
漢語中的“騎”漢英語中的ride基本意思都是騎馬,英語中ride的引申義有很多,搭配有The moon ride in the sky等,比喻義也有很多,如ride high(獲得成功)等。而漢語中的“騎”只能引申為“騎車”和“騎墻”,但英語中去沒有“騎墻”的搭配。很明顯,英語中ride的搭配范圍更廣一些。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英漢詞匯的引申義不同,其搭配范圍也存在差異,因此翻譯時,規(guī)則也不同。
3.2 對應詞的搭配習慣不同
英漢對應詞在搭配習慣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任何語言都十分注重搭配,如果語言搭配不當,就會違背人們的語言習慣。
1.單位詞搭配習慣不同
英漢單位詞搭配習慣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兩點:(l)英語中單位詞相同,但在漢語中要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例如:a pair of scissors一把剪子。(2)漢語中的單位詞相同,而在英語中卻要用不同的單位詞。例如: 一片燈火a blaze of lights。
2.動詞與名詞搭配習慣不同
在英語中,與漢語中的“禁運”“禁止通商”相對應的詞是embargo,但英語中與embargo搭配的動詞是lay,place,put加上on,表示“對……實行禁運”。
3.修飾語習慣搭配不同
如英語中的rancid和漢語中的“腐敗變質的”。漢語中的“腐敗變質的”可以和很多食物名詞搭配,而英語中的rancid只能與多脂肪多油脂食物相搭配,如The butter has gone rancid。
4 英漢詞匯搭配差異分析
上面我們已經(jīng)分析了英漢詞匯搭配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樣我們翻譯時,需要注意這些。下面我們注重分析一下英漢詞匯搭配存在差異的原因。
4.1 受語法規(guī)則限制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例子:The speed of a plane is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 a car.我們知道,漢語中有“速度快慢”這樣的搭配,但在英語中,這樣的搭配卻不存在,和speed搭配使用的單詞是high和low,fast或slow只有在直接說交通工具的時候才能使用。顯然上述例的表達是錯誤的,不符合英語的語法規(guī)則。再如:Your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s made good progress.漢語中有“教學科研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樣的說法,但英語中make progress這樣的搭配要求主語必須是有生命的人,很顯然這樣的表述是不正確的,正確的表達應該為: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4.2 受構詞方法限制
英語除基本詞匯外,其他詞匯大都是由派生法、截短法、合成法、首尾字母縮略法等而來的。而漢語絕大多數(shù)是雙音節(jié)詞與四字詞語,有許多的詞匯是通過語素相加而成的,即在表示類屬上義詞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具有不同特征的詞而構成的。因上義詞的概插性很強,所以詞與詞的搭配也受到了構詞方法的影響,使得詞語間的搭配比較寬松,范圍比較寬泛。從這一角度來講,英語詞匯的搭配范圍不及漢語的廣泛。因為翻譯時,要注意構詞法。
4.3 受詞匯外延限制
詞匯的搭配范圍受單詞詞匯外延的限制,外延越寬,搭配范圍就越廣,反之亦然。如英語中的white一詞,在white lie中表示“無害的”,在white coffee中表示“加牛奶的”.white sale是“大減價”的意思,white elephant指的是“昂貴又無用之物”等。而漢語中與之相對應的詞“白色”,其含義外延就沒有這么寬泛。
4.4 受詞匯語體限制
詞的搭配能力和詞的語體也有關系,通常詞的語體越低,如接近非正式語體和口語語體,該詞的義項越多,搭配范圍就越廣,反之依然。漢語口語的搭配能力要強于書面語。例如偏口語化的詞“死”,它可以指人生命的消亡,也可以指動、植物生命的消亡,如某人生病死了,小貓餓死了,樹枝枯死了等。但是一些表示死亡的書面語只能運用于特定的情況下,或只能和特定的人或物搭配。因此翻譯時候要注意這些特定搭配。
5 結語
對于任何一種語言來說,詞語搭配都有一定的范圍,超出這個范圍就會難以接受。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分析和發(fā)現(xiàn)英漢詞匯搭配的異同,有意識的收集和記錄英語搭配的習慣用法和特殊用法,從而避免在翻譯中產(chǎn)生不必要的錯誤。由于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總是具有不同的搭配用法,因此在翻譯中,就需要綜合各方面因素。因此,翻譯時應遵循詞語本身的搭配規(guī)律,根據(jù)語境采用與之相匹配的搭配。這樣,才能使譯文顯得地道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蔡基剛.英漢詞匯比較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汪榕培.英語詞匯學高級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葉蜚聲.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
[4]許余龍.對比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杜百順.英漢詞匯搭配對比分析[J].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
[6]思果.翻譯研究[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7]王宗炎.語言對比小議[J].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
作者簡介
馬瑞敏(1985-),女,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2012級翻譯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