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美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類積極生活的顯現,是客觀事物在人們心目中引起的愉悅的情感。審美觀從審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審美觀是在人類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識形態(tài)有密切的關系。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會集團的人具有不同的審美觀。審美觀具有時代性、民族性、人類共同性,在階級社會還具有階級性。同樣,對于音樂審美觀來說,每一個不同時代產生的音樂都表現了那一時代人民的音樂審美取向,無論是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還是聽眾的反應,都體現出當時社會的音樂審美理想和審美標準。
在音樂發(fā)展的長河中,數不勝數的音樂作品體現了絢麗多姿的藝術風格。其中,哪種是我們自己喜愛的?哪種又是我們不欣賞的?這與我們的審美理想有著直接的關系。在中國古代,道家老子以為“大音希聲”的自然美是音樂藝術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儒家孔子以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和”美是音樂審美的最高原則。在西方,古希臘柏拉圖認為音樂具有社會作用,音樂能對人的精神道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則說音樂可以使人們在閑暇中享受精神方面的樂趣,使心靈得到凈化,產生快感……從古至今,眾多的音樂家和音樂理論家或哲學家、思想家都對音樂的審美有著多種多樣的闡述。面對前人花樣紛呈的音樂審美理想,作為現今音樂鑒賞者的我們,除了從中汲取對個人有益的思想外,絕不能人云亦云。我們必須擇取前人的思想,結合自身狀況,樹立自我審美理想,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當代社會是個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社會變化日新月異,人類知識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音樂藝術的發(fā)展也緊隨時代的脈搏,以極快的速度向前邁進。但在如此快速的發(fā)展過程中,一些音樂作品便趨向于簡單、通俗的創(chuàng)作,只為取媚一時;一些音樂作品又意識超前,令當世人無法理解;還有一些作品沿襲了老套路,略顯乏味。面對這些,我們應運用平生所學的音樂知識清醒地將它們加以區(qū)分,在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情趣,從而辨別出自己的音樂審美理想。當然,我們可能會在反復的實踐中出現審美判斷錯誤和不清醒的審美認識,但最終經過自身的篩選和肯定,我們一定會形成自我審美理想。如果我們再具有良好的個人品格和音樂素養(yǎng)的話,相信每個人都會擁有正確的審美趣味。
音樂審美觀的形成并不是漫無標準的。為了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我們還要把握好審美標準的尺度。
人類對于美的界定是反映真、符合善、表現美,因此“美”應該是真和善的統一。我們在音樂審美的活動中也
應該向著尋求真、善、美的目標來規(guī)定自己的審美標準。但我們要知道,音樂是具有時代性、民族性和階級性的,如果一味地以現代人的審美標準來對待音樂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在欣賞音樂時結合審美主體所處的社會背景條件來進行審美實踐活動。比如,在欣賞中國傳統音樂時應知道中國音樂大多偏向于質樸,我們就應以這樣的條件作為評判音樂作品的標準。但如果我們以“質樸”這一審美條件來評判意大利音樂,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要知道,意大利的音樂向來是比較抒情的。同樣,像法國音樂偏向于華麗,而德國音樂講究厚重感……而且,我們在音樂審美時,不能只選擇自己喜好的某一類風格或某一類表演形式的審美主體來開展實踐活動,那樣將會影響我們的審美趣味,使我們的審美趣味因無可對比而變得單一,審美標準也會變得保守和褊狹。比如,如果我們只是喜歡比較淺顯易懂的通俗音樂,而對相對傳統的古典音樂沒有了解時,我們就無法理解到某些經典作品中所富含的音樂理想和所具備的音樂情操。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對這些音樂產生誤解而進行貶低,甚至有的時候,一些人的錯誤評判還可能會阻礙音樂的發(fā)展。
當然,我們也承認對于個體來說,審美取向是有差異的。不同年齡的聽眾選擇會不一樣,就像年輕人感情充沛,比較喜歡抒情的通俗音樂,而成年人心態(tài)比較現實,比較喜歡稍微嚴肅的器樂或聲樂曲。不同職業(yè)的聽眾也是如此,就像軍人喜歡軍旅主題或斗爭主題的音樂,而知識分子則更多地喜愛內容深刻富于哲理的音樂。不同的地域也會使聽眾的愛好有所區(qū)別,中國漢族人愛聽山歌、小調,蒙古族人愛聽長調、牧歌,回族人喜歡聽花兒等等。如此這些,都會形成個人審美標準的差異。所以音樂的審美標準在一方面是相對不同的個體而言的;但另一方面,在我們不斷地認知下,我們應盡量拓展自己的審美眼光,增加審美經驗,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客觀的、科學的、理性的、共同性的審美標準。
因此,要形成正確自我音樂審美觀應從審美趣味、審美習慣、審美經驗、審美標準等多方面共同完善,不管忽略其中哪一方面,都會給我們的審美觀造成缺憾。
結語:對于音樂作品鑒賞來說,我們不僅要積累大量的音樂知識,也要了解音樂鑒賞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能夠從中得到對自身有益的啟發(fā)。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我們才可以領略到音樂那無法言傳的美妙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