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徐今寧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河北 張家口075000)
金銀花和蒲公英均為常用中藥,前者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效,后者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之功效[1]。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二者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顯著的清熱解毒和抗菌消炎作用。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綠原酸還具有利膽、抗菌、降壓、抗氧化、抗突變及抗腫瘤等多種藥理作用[2-3]。綠原酸在醇中具有可溶性,因此,在金銀花和蒲公英的提取工藝過程中,采取醇提法。為保證綠原酸的提取完全,本實驗對醇的濃度、加醇量、回流時間及回流次數通過正交設計進行優(yōu)化,為金銀花和蒲公英中綠原酸的提取制備工藝提供科學依據。
TU-1901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BS210S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綠原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53-200413);金銀花、蒲公英等(購自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垣飲片有限公司);實驗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正交試驗設計
以綠原酸為指標,因綠原酸在醇中具有可溶性,故確定考察因素為乙醇的濃度、加醇量、回流時間、回流次數,按4因素3水平進行L9(34)正交設計。因素及水平見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2.2 綠原酸的提取
精密稱取金銀花和蒲公英(1∶1)樣品9份,每份10g,按正交試驗設計進行綠原酸的提?。ū?),合并提取液并過濾、回收乙醇、濃縮得濃縮液50mL。取濃縮液10mL于50mL量瓶中,加75%乙醇稀釋至刻度,作為供試液,備用。
2.3 綠原酸的含量測定
2.3.1 溶液的制備與測定波長的選擇 取綠原酸對照品10.0mg于50mL量瓶中,75%乙醇至刻度,作為對照品溶液。以75%乙醇為空白,將對照品溶液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進行光譜掃描[4],測得的最大吸收在327nm處,故選擇檢測波長為327nm。
2.3.2 標準曲線制備 精密吸取綠原酸對照品溶液2.0、4.0、6.0、8.0、10.0、12.0mL分別置50mL量瓶中,加75%乙醇至刻度,混勻。按分光光度法,在327nm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質量濃度C(mg·mL-1)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其回歸方程為A=0.106C+13.3,r=0.9991(n=6)。結果表明,在8~48μg濃度范圍內,濃度與吸收值線性關系良好,見圖1。
2.3.3 樣品測定 取供試品溶液依法在327nm處測定吸光度,代入回歸方程,計算綠原酸含量,結果見表2。
圖1 綠原酸測定的標準曲線
表2 L9(34)正交試驗表及結果
由表2可知,以綠原酸為考察指標時,金銀花和蒲公英中綠原酸提取工藝的影響規(guī)律為A>D>C>B,A因素對提取工藝的影響非常顯著,即乙醇濃度是影響提取工藝最大的因素。
3.1 金銀花、蒲公英常同時用于中草藥及中藥復方制劑,用于抗菌、抗病毒、清熱解毒。其主要活性成分均為綠原酸,目前綠原酸已成為中藥制劑質量控制的主要指標之一。
3.2 正交試驗證實乙醇濃度是影響提取工藝最大的因素。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透過細胞壁和解吸有效物質的能力是不同的,通常75%乙醇溶液解吸效果最好,解吸效果越好,得率越高。故選75%乙醇作為提取溶劑。
3.3 通過正交試驗法對金銀花和蒲公英中綠原酸的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正交結果分析后得到最佳因素水平為A1B1C3D2,即75%醇濃度、加醇量為藥材10倍量、回流時間為1.5h、回流次數為2次。
[1]李紅梅,張榕,常東勝.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蒲公英提取物中綠原酸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2009,29(7):1230-1232.
[2]沈奇,趙厚民,張衛(wèi)明,等.蒲公英綠原酸提取分離工藝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6,27(7):140-144.
[3]李喜鳳,郝哲,邱天寶.蒲公英中有機酸類成分的提取工藝研究[J].中成藥,2011,33(2):262-265.
[4]李娜,高曉燕,范強,等.金銀花提取液中綠原酸的快速定量[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4):3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