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寯,滿族,字伯潛。1900年10月2日出生于奉天省城東郊(今沈陽市郊)。1910年,入奉天省立第一小學。1917年,考入奉天省立第一中學。1920年,中學畢業(yè)后去天津新學書院專修英語,次年夏天,先后參加唐山交通大學和北平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高等科入學考試,均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1925年升入大學科,獲得留美資格。同年秋,公費赴美,就讀于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與楊廷寶、陳植、梁思成等先后同窗學習。1928年冬,以3年修滿6年全部學分,獲得建筑學碩士學位,提前畢業(yè)。回國后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筑系,先后任教授、系主任。
他認為“建設我們這樣大國,僅靠幾個建筑師不行,要通過教育培養(yǎng)出成千上萬的建筑師。也只有通過教育才能使人們對建筑有科學的認識”。他在教育園地上辛勤耕耘,培養(yǎng)出一大批建設人才,許多人成為教授、學者以及著名的建筑師。童寯在晚年更加勤奮著述,是指導碩士生和中國第一批博士生的導師。1982年,重病住院期間,在7月中旬南京酷暑下的病室中,他以驚人的毅力,強忍疼痛,揮汗為大百科全書撰寫條目,為教師研究生答疑和修改教師英文講稿,在教育園地上耕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