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麗 周章毅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 成都 651100)
近年來,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護理學專業(yè)的女生日益增多,她們大多正值青春期,和同齡青少年面臨同樣的心理發(fā)展任務。但與普通高中生相比,他們多了一份就業(yè)和生活壓力;與一般普通中職學校的學生相比,衛(wèi)校學生在校學習的內(nèi)容、畢業(yè)后面對的就業(yè)方向和崗位都將給她們帶來更多的心理沖擊和壓力。在面對學習和就業(yè)問題時,處于青春期的衛(wèi)校學生需要處理更多的負面情緒,焦慮就是其中一種消極情緒的表現(xiàn)。而社交焦慮是她們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對她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的影響很廣泛,容易出現(xiàn)自卑、焦慮以及回避等問題。如果對此不加干預,便可能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進一步轉化成焦慮障礙,并將持續(xù)至成年期。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討團體輔導對改變衛(wèi)校中專女生社交焦慮狀況是否有顯著作用,能否降低其孤獨感,增強積極應對能力。
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交往焦慮量表對我校護理學專業(yè)中專女生進行網(wǎng)上問卷調(diào)查,共測試374人。根據(jù)心理測試的結果,將SCL-90量表焦慮項分值大于2,并且交往焦慮量表分值大于45分的同學篩查出來,經(jīng)過面談之后,篩選出參加團體心理輔導的同學共有40人。
利用網(wǎng)絡版團體自我評估測試軟件,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交往焦慮量表進行評價。
癥狀自評量表(SCL-90)[1]:包括9個癥狀因子,共90個題目,采用5點式(1~5)評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明顯,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越高。此量表可做篩查量表使用,總分160分為臨床界限,超過160分說明測試人可能存在著某種心理癥狀,因子分達到3分以上,可以認為嚴重程度已達到或超過中度痛苦水平,表明可能有比較明顯的心理問題。
交往焦慮量表[2]:是Leary于1983年建立的,主要用于測量個體關于社交情境中主觀焦慮體驗的傾向??傇u分范圍從15(表示社交焦慮程度最低)到75(表示社交焦慮程度最高)。
團體心理輔導前后測得的數(shù)據(jù),應用SPSS16.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根據(jù)團體動力理論、行為治療理論和理性情緒治療理論制定團體輔導方案。目的是通過團體輔導活動,讓成員全面客觀地了解、認識自己,提高自信,建立起合理、理性的觀念,緩解人際交往中的焦慮和緊張情緒,并學會人際交往的技巧;在團體中結識新朋友,建立團體歸屬感,豐富社會支持系統(tǒng)。本次團體性質為結構式、同質性團體,每周活動1次,每次2小時,共8個單元,每個單元1個主題,3—5個活動,由專業(yè)心理學教師擔任指導者。輔導方案詳見表1。
對實施團體輔導前后成員SCL-90、交往焦慮測試結果的比較,結果見表2、表3。
表1 團體輔導方案
表2 團體輔導前后SCL-90評定(x±s)
表3 一般自我效能感、交往焦慮輔導前后評定(x±s)
由表2可見,團體輔導前后比較,一般自我效能感總分明顯提高,交往焦慮評分降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性(P<0.01)。表3結果表明,團體輔導后SCL-90量表的總分、因子分中的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及精神病性5個因子的評分明顯下降,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P <0.01)。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nèi)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diào)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適應的助人過程[3]。
社交焦慮是焦慮的一種形式,大多數(shù)人在見到陌生人的時候多少都會覺得緊張,這是人類正常的反應,隨著交往加深,大多數(shù)人會逐漸放松,繼而享受交往帶來的樂趣。而社交焦慮者的緊張不安和恐懼一直存在,不能通過任何方式得到緩解。而同質、安全的團體給被試提供了有效的、真實的暴露環(huán)境,讓成員直接面對焦慮情境是社交焦慮治療最重要的組分[4]。在團體中當成員看到別人也有相同困擾和生活經(jīng)歷時,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孤單,會感到如釋重負[5]。而團體中熱情友好、尊重信任的氛圍也是重要的療效因子。在接納及理解的環(huán)境里,個體會更愿意表達自己,探索自己,逐漸覺察以往不能接納的自我的部分。成員在有凝聚力的團體中的角色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其自尊。在團體中獲得的、被大家推崇的社交行為,使成員在治療團體外更能適應社會[6]。
近年來國內(nèi)研究者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研究較多采取團體輔導的形式[7],通過團體輔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成員的人際交往能力,成員的社交焦慮也得到一定的緩解[8,9,10]。本研究中,護理學專業(yè)中專女生在輔導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明顯升高,而癥狀自評量表中焦慮因子及IAS評分降低,說明通過團體輔導,成員自尊及自信程度提高,而社交焦慮程度下降。在團體輔導后SCL-90量表的總分、因子分中的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及精神病性5個因子的評分明顯下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P<0.01)。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
[1] 汪向東,等.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35.
[2] 汪向東,等.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230-233.
[3] 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2.
[4] Heimberg,Krosinick,Snyder,et al.Treatment of sociaphobia by exposure,cognit ive rest ructuring,and home w ork assignment,Journal of Nervous and M ent al Disease,1985:236-245.
[5] J.Moreno.Group Treatment f or Eat ing Dis orders ,in Fuh rimanand Burlingame,Handbook of Group Psychotherapy,9.
[6] Irvin D.Yalom.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M].李鳴,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0:95.
[7] 王慧,等.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8:1031-1032.
[8] 李英,等.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焦慮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4):252-256.
[9] 彭純子,等.大學生社交焦慮團體治療的比較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4):229-231.
[10] 張翠紅,等.大學生社交焦慮團體輔導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