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淑珍
【摘 要】根據(jù)《火電機組啟動驗收性能試驗導則》[1998]、ASMEPTC4-1998、PTC6.0-1996標準中有關規(guī)定,對內蒙古某熱電公司#1機組進行性能考核機組供電煤耗試驗,以考核評價機組鍋爐在額定負荷下,供電煤耗指標是否達到設計要求。試驗表明:在機組鍋爐額定工況下,修正后標準發(fā)電煤耗平均值為336.5g/kw.h,修正后標準供電煤耗值為368.3g/kw.h。
【關鍵詞】鍋爐;性能考核;供電煤耗
一、前言
機組供電煤耗,是機組性能考核試驗中重要指標參數(shù),反映了機組鍋爐在額定負荷工況下的運行經(jīng)濟特性。為考核評價機組供電煤耗是否達到設計和規(guī)程標準要求,對該廠#1機組供電煤耗進行測試。試驗地點在該廠#1機組鍋爐廠房,機組鍋爐穩(wěn)定運行期間。
1.汽機及鍋爐概況
本機組型號為CZK150/145-13.2/0.294/535/535,為超高壓150MW機型,為一次中間再熱、單軸、沖動式、雙缸雙排汽、直接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輪機。本鍋爐由東方電氣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制造,鍋爐型號為DG520/13.7-Ⅱ1型,為超高壓、單汽包自然循環(huán)、一次中間再熱、循環(huán)流化床汽包爐;汽冷旋風分離器、平衡通風、前墻給料、結構為全鋼結構、緊身封閉。鍋爐采用4臺滾筒冷渣器并采用機械除渣系統(tǒng)。鍋爐采用管式空氣預熱器,順列臥式布置。
二、試驗目的
1.檢測與考核機組帶額定負荷(ECR)時的機組供電煤耗指標,
2.檢驗和考核機組的供電煤耗是否達到合同、設計和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
三、試驗儀器
試驗儀器見表1。
四、試驗內容及步驟
1.鍋爐熱效率測試
(1)試驗采用ASME PTC4-1998標準的能量平衡法,測試鍋爐各項熱損失和外來熱量,計算鍋爐效率。
(2)鍋爐達到額定負荷后,保持試驗負荷穩(wěn)定不變,測試鍋爐參數(shù)和各主要輔機的運行數(shù)據(jù)。同時取原煤、飛灰、大渣進行化學分析,測試煙氣溫度、排煙氧量,送風溫度及大氣物理參數(shù)。
2.汽機熱耗測試
在額定電負荷下進行汽機熱耗測試。
3.機組發(fā)電煤耗測試
發(fā)電煤耗計算公式如下:
bf=qhr×1000/29302ηbηp (4-1)
式中:bf為機組的標準發(fā)電煤耗, g/kwh
qhr為汽機熱耗,kJ/kwh
ηb為鍋爐熱效率
ηp為系統(tǒng)管道效率
4.機組廠用電量測試
機組廠用電量的測試采用功率表法。即在額定電負荷下,在規(guī)定的試驗期間,記錄機組廠用電量功率、勵磁電量功率、機組發(fā)電量功率數(shù)值,進而計算出廠用電率。
5.機組供電煤耗測試
供電煤耗計算公式如下
bg=bf/(1-e)g/kwh (4-2)
式中:bg為機組的標準供電煤耗
e為機組的廠用電率,e=機組廠用電量/機組發(fā)電量
五、試驗結果
1.本次#1機組廠用電量測試,是在夏季、單機運行狀態(tài)下進行的,考慮到空冷機組在本次夏季試驗時段,空冷風機處在最大運行工況狀態(tài),空冷風機電耗為最大,需進行季節(jié)因素的修正,同時由于單機運行,必須考慮兩機公用負荷分攤的因素對單機組廠用電量的影響,綜合考慮這兩方面的影響,對廠用電量進行了必要的修正,修正后的廠用電率值為9.26%
2.本次機組供電煤耗的測試是在機組負荷為150MW下進行的,實測鍋爐效率為93.37%,實測廠用電率值為9.76%,實測機組熱耗值為9703.84kJ/kw.h,實測標準發(fā)電煤耗值為361.96 g/kw.h,實測標準供電煤耗值為401.11g/kw.h。
3.修正后鍋爐效率為91.86%,修正后廠用電率值為9.26%,修正后機組熱耗值為8861.76kJ/kw.h,修正后標準發(fā)電煤耗平均值為336.5g/kw.h,修正后標準供電煤耗值為370.23g/kw.h。
六、結論及建議
1.在機組鍋爐額定工況下,修正后的標準發(fā)電煤耗為336.5g/kwh,高于設計保證值(316.5 g/kwh),修正后的標準供電煤耗為368.3g/kwh。
2.修正后的機組廠用電率為9.26%,高于設計保證值(9.0%)。建議對機組各輔機運行方式進行優(yōu)化,降低廠用電。
3.修正后的標準發(fā)電煤耗比實測標準發(fā)電煤耗低26.01g/kwh,修正后的標準供電煤耗比實測標準供電煤耗低30.88g/kwh,主要與汽機的熱耗修正前后的差值有很大關系。
汽機熱耗是影響機組發(fā)、供電煤耗一個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