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花
【摘要】進入21世紀,計算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家用電子設備,因此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礎操作成為人們生活所必需。很多職校都把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必修課來看待,但做為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遠遠不能滿足工作需求,也不能充分體現(xiàn)所學專業(yè)特點。所以,搞好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我認為應從以下面幾個方面入手:1、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進度。2、重組教材,制定適合自己課堂的教學內容。3、與畢業(yè)會考相結合,促進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4、與技能考證與技能比賽相結合,強化學生技能。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yè)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
進入21世紀,計算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家用電子設備,計算機網(wǎng)絡和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計算機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因此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礎操作成為人們生活所必需。很多職校都把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必修課來看待,但做為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遠遠不能滿足工作需求,也不能充分體現(xiàn)所學專業(yè)特點。所以,搞好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對于滿足社會需求,體現(xiàn)專業(yè)特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根據(jù)多年的代課經驗和與學生的長期交流,我認為要搞好計算機專業(yè)該門課程的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進度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職業(yè)高中的公共必修課,原本要求一學年講完。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我們不能完全按照規(guī)定的教學進度來授課。就我校來看,原因如下:其一是由于每學年要舉行各級各類的技能比賽,而市里的比賽一般都在第一學期末或第二學期初,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一學期的時間內把課程完成,時間緊,任務重;其二是我們的學生每年要參加國家組織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而考試時間是每年三月份和九月份。九月份剛入學,顯然這個時間不合適,我們只有三月份來組織學生參加該課程的考試,這也要求我們在一學期的時間之內把課程完成,由于考證關系到學生能否拿到畢業(yè)證,所以任務同樣艱巨;其三是第一學期公休時間長,學生首次離家住校,思想想還處在動蕩期。
基于以上幾點原因,我們必須重新規(guī)劃合理的教學進度,以適應各種情況的要求。
2.重組教材,制定適合自己課堂的教學內容
各種版本的應用基礎教材內容安排上都相差不多,據(jù)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把教材的先后順序和某些內容的課時上適當調整,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2.1 適當調整安排學習時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到鍵盤和輸入法時,安排在機房上課,先系統(tǒng)的認識鍵盤,充分調動學生想要動手實踐的積極性。之后趁熱打鐵,講解指法,講解英文錄入,講解盲打。并充分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兩節(jié)課的時間,要想讓學生對鍵盤達到熟悉程度,時間上遠遠不夠。所以我還把這些熟悉鍵盤的任務放在兩個月內每一次上機課上。由于我們計算機課,基本上都是二節(jié)連上,這樣我們利用每一次上課的前10-15分鐘時間留給學生打字練習,每周進行一次小測試,并將每次成績進行統(tǒng)計,讓學生與別的同學進行橫向對比,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同時與自己成績進行縱向對比,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
2.2 根據(jù)學生特點,調整知識順序
職高的學生,大部分思維活躍,動手能力較強,但有個缺點,就是不愛動腦。學生聽理論課的耐性很差。所以我在對本書進行授課時,我會將章節(jié)也進行重組。在講完基礎知識和操作系統(tǒng)后,直接開設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內容。然后才講解因特網(wǎng),多媒體的應用。這樣理論實踐穿插講,更有利于學生學好本門課程
2.3 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不能讓學生對本門課程有了應付心態(tài),要時常保持他們的新鮮度,而保持新鮮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讓學生去動手。office辦公軟件實用性強,操作性強,正是我們的首選。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采用的是分層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把office的基礎知識融合到案例教學當中,每節(jié)課一個小案例,是一個完整的作品。并且多準備幾個相似的內容。以備學生課堂與課后練習使用。充分體現(xiàn)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做。由于職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課堂教學任務,但部分學生卻很難完成。這時我允許操作快的同學去當小老師,去幫助那些操作較慢的學生,這樣即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同時針對學生初中階段在學習方面未能獲得成就感的問題,上課時利用5-10分鐘時間,對那些有操作完整、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作品進行表揚,并提高平時成績進行鼓勵,使學生的獲得了成就感,這樣學生在以后的上課過程中會更加努力做出優(yōu)秀作品,從而也更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與畢業(yè)會考相結合,促進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
由于該門課程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所以市里組織考察的形式是進行會考。會考的主要形式就是以書面為主。雖然考查的知識點都是最為基礎、學生必須掌握的。但對于職業(yè)高中的學生來說,這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職高的學生最怕的就是卷面考查,選擇題還稍好一些,遇到簡答題,學生就無從下手。這就要求我們代課老師在平常的上機過程當中,也不能落下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記憶。
在平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每一次上機我都會印制精心設計的上機實驗報告,報告里不僅要求學生把上機所用到的知識點和掌握情況如實地反應出來,還要出一些理論題幫助學生掌握本節(jié)知識點。理論題的形式可以是選擇、填空為主。有時也會針對課堂所學出一到兩道簡答題。讓學生把所學到的技能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剛開始時,學生可能會感到無從下手,需要老師先做幾次答題綱要,并把題綱印到實驗報告當中,讓學生根據(jù)自己上機的實踐,順著一定的思路自主完成。這樣的實驗報告在剛開始的實行過程當中,學生會感覺很難。但只要教師認真指點,即時批閱。過一段時間學生就會形成習慣,喜歡上這一種模式。在平時學習中慢慢把所學技能學會用書面的形式來表達,而達到技能理論兩不誤的良好教學效果。
4.與技能考證與技能比賽相結合,強化學生技能
職業(yè)中學實行雙證制,我校規(guī)定學生在高一時必須取得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合格證,因此,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每學習一個軟件后,都會進行相應的技能訓練,使學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改進、強化技能,提高學生考證的通過率。
普高有會考,職高有大賽,技能大賽是展現(xiàn)我們職校風采的絕佳時候。如果能在大賽中獲獎,不僅可以得到榮譽,證明自己的實力,還可以得到對口升學加分的機會。所以對于職校生來說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讓學生在大賽中拿到好成績,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對于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講解課本之外相關的知識,以比賽為藍本,抓好學生的綜合技能。
時代的發(fā)展對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計算機教師深入社會認真研究,推動應用基礎教學向著"培養(yǎng)全面高素質技能人才"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