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趙小娟 張宗菊
(成飛醫(yī)院兒科,四川 成都610091)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兒科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這類疾病容易發(fā)生痰液堵塞細小氣管,引起呼吸不暢,嚴重者發(fā)生呼吸困難,在小的嬰幼兒中尤為多見。因此,吸痰操作在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護理中非常重要。但因小兒的口鼻腔黏膜較成年人柔嫩、血管豐富,腔道較短,患兒不易配合,在操作時可能會造成黏膜破損出血,引起患兒的哭鬧,家長的不滿甚至醫(yī)療糾紛[l]。我科采用吸痰操作前使用低熱度生理鹽水(50~60℃)加熱軟化吸痰管,減少對患兒的黏膜損傷,取到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80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需吸痰護理的患兒作為觀察組,2010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需吸痰護理的患兒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41例,女39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4.6歲,對照組男37例,女43例,年齡1.5~8歲,平均年齡4.4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疾病方面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吸痰方法 觀察組患兒采用吸痰操作前使用低熱度(50~60℃)生理鹽水軟化吸痰管后,再行吸痰;對照組直接使用未加熱軟化的吸痰管進行吸痰操作。
1.2.2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吸痰阻力、黏膜損傷率、患兒、家長滿意度。
1.2.2.1 吸痰阻力 在插管時遇到的阻力分為:無阻力、輕度阻力、中度阻力、重度阻力。輕度阻力:插管時有手感阻力,但手部增加用力可將吸痰管插入到所需部位不引起出血;中度阻力:插管時有手感阻力,手部增加用力可將吸痰管插至所需部位,但吸出的痰液混有少許血絲;重度阻力:插管時有手感阻力,手部增加用力很難將吸痰管插至所需部位,或吸出的痰液混有血絲,拔出吸痰管后鼻腔少許出血。
1.2.2.2 黏膜損傷 痰液混有血絲或吸痰管附有血絲均認定為黏膜損傷。
1.2.2.3 患兒、家長滿意度 根據(jù)患兒哭鬧或驚恐反應,自制問卷調查家長滿意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及處理。以(±s)來表示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采用q檢驗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兩組患兒吸痰效果比較 例(%)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兒科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呼吸道分泌的痰液往往引起氣道堵塞,呼吸不通暢,嚴重者發(fā)生呼吸困難。在小兒呼吸道疾病時,鼻道炎癥充血、水腫、變窄,加之有分泌物,在吸痰操作時往往遇到阻力,如果操作方法不當,不能有效將痰液吸出,還會引起黏膜損傷出血,小兒哭吵和恐懼,家長不滿意等。
本研究中,我們將吸痰管加熱(50~60℃)軟化處理后,再進行吸痰操作,可避免吸痰阻力大、吸痰效果不好、容易損傷氣管黏膜及患兒哭鬧不配合、家長不滿意等情況發(fā)生。在小兒吸痰操作過程中應注意:(1)對吸痰管的軟化處理:在無菌容器中倒入生理鹽水,再放入吸痰管進行加熱。變軟的吸痰管插入鼻腔時,受鼻骨的擠壓,管腔變小,所以插入的阻力小,選用的吸痰管可以稍粗些,不易發(fā)生堵管。遇到插鼻導管有阻力時,將吸痰管上提,前端下壓。減少因用力造成的鼻黏膜損傷。在軟化痰管時,先用高熱度生理鹽水為試吸液操作,然后再用低熱度生理鹽水再次試吸,這樣不會燙傷患兒;(2)吸痰操作前的宣教:在插吸痰管時,吸痰管易碰到黏膜,造成黏膜損傷。因此,必須做好患兒及家長的心理護理,告之吸痰的必要性,取得家長的配合,固定好患兒頭部,避免頭部搖擺,口唇緊閉,四肢亂動,同時應根據(jù)患兒年齡選擇合適的吸痰管,避免選擇太粗的吸痰管;(3)熟練操作:插吸痰管時動作應輕柔,不可用力過大,可在患兒吸氣時或哭吵換氣時插入,插入時切忌吸痰,插入的深度應為患兒有咳嗽或惡心反應即可。抽吸時一定要旋轉吸痰管,避免一直抽吸同一部位,造成黏膜損傷,吸痰時間每次不超過15s,同時嚴格注意無菌操作[2]。
[1]劉湘云,林傳家.兒童保健學[M].南京:江蘇科學出版社,1994:46.
[2]童梅英,奚瓊霄.48例小兒吸痰致黏膜損傷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