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炕
一到冬天,總是想起老家的土炕。
老輩人傳下一則謎語:“一個老牛沒朵榔(朵榔,陜西方言:頭),一家大小都馱上?!敝i底就是土炕。鄉(xiāng)村里家家戶戶都有炕,大多是兩面靠墻、一面連灶的滿間炕,足夠承載祖孫三代一大家人。炕和鍋灶之間有一道尺把高的矮墻,叫背欄,飯做熟了,炕也燒熱了,老家人把這叫隔山掏火??簧峡拷硻诘牡胤綗米顭?,不光暖和,盛飯遞碗也方便,所以通常是老人的專屬座位。
炕用泥巴和土坯壘成,故稱土炕。農(nóng)村不缺柴禾,割罷的麥秸,秋后的苞谷桿,足夠一年燒鍋煨炕了,這叫燒炕??辉陉儽鞭r(nóng)村和鍋灶一樣不可或缺。很多民諺俗語都與炕有關(guān)——自給自足,日子過得滋潤,就說“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不愿受冷去露天看戲,就說“好唱不敵熱炕”;媳婦生娃做月子,叫“上炕了”。寒冬臘月,一家人圍坐在燒熱的土炕上,鋪開大厚褥子,或拉家常,或看電視,女人們通常會拿出針線笸籮,納鞋底,縫棉衣,準(zhǔn)備一家老小過冬的穿戴?;閱始奕⒌募彝ゴ笫乱捕际窃跓峥簧仙套h敲定的。屋外白雪飄飄,天寒地凍,屋里歡聲笑語,暖意融融。家里來了人,主人一邊擁促著“坐炕,坐炕”,一邊把炕上最熱的位置讓出,不會顧忌你把褲腳上的泥巴帶到炕上。那份質(zhì)樸、隨意和熱情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比坐在客廳里矜持地品著茶,少了些拘束,多了些親和。
生活在小城的人大多數(shù)來自鄉(xiāng)下,雖然不務(wù)農(nóng)事,卻總也擺脫不了與生俱來的土氣,總覺得睡在炕上比睡在舒適綿軟的席夢思床上踏實(shí)、解乏,因此老家的好多人搬進(jìn)城里的單元房時,特意在房間的一隅盤一面炕,滿足自己的懷舊情結(jié)。不同的是這種炕用水泥和厚鐵板盤成,外表貼上光滑美觀的瓷磚,炕洞里放一個蜂窩煤爐。據(jù)說這種獨(dú)具匠心的盤炕方法一度讓一些能工巧匠很吃香,需要四處打聽、提前預(yù)約才請得到。
傍晚的鄉(xiāng)村,遠(yuǎn)遠(yuǎn)望去,青煙裊裊,靜穆的樹木和房屋籠罩在緩緩流動的暮靄中。正是家家戶戶燒炕做飯的時候,有經(jīng)驗(yàn)的農(nóng)人會根據(jù)煙的形態(tài)和走向判斷第二天天氣的陰晴。此情此景,使人頓悟“人煙”一詞的真正含義。
鐵 勺
鐵勺曾經(jīng)是陜北農(nóng)家重要的烹飪工具,在今天的陜北農(nóng)村已不多見了——鐵制的,碗口大小,帶一個長柄。炒菜時往里滴些油,手執(zhí)柄端把鐵勺伸進(jìn)大黑鍋底下的灶膛里,借著燒鍋的火燒熱鐵勺。把油燒得冒青煙時,趕緊抽出鐵勺把切好的菜放進(jìn)去,再伸進(jìn)灶膛炒熟,炊煙繚繞的屋子里便飄起一陣混合著油煙味的菜香,老家人管這叫“油滾菜”,視為佐飯佳肴。
因?yàn)檎从秃蜔熝鹆?,家家的鐵勺又黑又亮地掛在灶間的墻壁上。鐵勺炒雞蛋是艱苦年月里孩子們的奢望,大多數(shù)孩子只能在生日那天享用到。過生日了,一放學(xué)就跑著回家,祖母小心翼翼而又鄭重其事地從炕頭那個平時誰也不能動的瓦罐里摸出一個或兩個雞蛋,遞給正在做飯的母親。母親把筷子伸進(jìn)油瓶中蘸些棉籽油在鐵勺中燒熱,倒入攪拌好的雞蛋糊,隨著滋啦啦的響聲,香味馬上彌漫開來。一會兒便有鄰居端著飯碗進(jìn)來問:“今天誰過生日啦?”過生日的孩子則在兄弟姐妹饞涎的目光中有滋有味地享受著這份屬于自己的珍貴菜肴。
鐵勺炒的雞蛋,香味里有淡淡的柴煙味,今天的煤氣灶、電磁爐搭上精致的炒鍋是絕不會炒出那種味道的,那種味道香得銘心刻骨,伴隨它讓我記起的,除了過生日,還有老屋、炕頭、柴火灶,這些奇妙的溫馨回憶,幾十年來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鄉(xiāng) 俗
在陜北民間,有些被視為禁忌的言語或行為是說不得、做不得的。如小孩子喊腰疼,長輩會馬上阻止:“說不得,細(xì)娃哪來的腰!”小孩子不解其意,明明褲帶系在腰上,我怎會沒有腰呢?長輩們只是笑笑,并不說破。從孩童直到成年,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忽然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其實(shí)說小孩子沒有腰是為了避諱,因?yàn)椤把?、“夭”同音,“夭”是未成年人的一大忌諱,小孩子說出這個不吉利的字眼自然要委婉地繞開。再如幼兒鬧了病,就說“不乖”或“變狗娃了”,“病”字也是說不得的。還有,老人們通常把“半碗飯”諧音成“抱碗飯”,這也是為了避諱,因“半”、“拌”同音,“拌碗”即摔碗,秦地有習(xí)俗,人剛倒頭(死亡)時要拌碎一個碗。
這樣說不得的話還有很多,如詛咒的言語,冒犯神靈的言語,忤逆犯上的言語,揭別人短的言語,不吉利的讖語等等。人們被告誡說了此類話,呼嚕爺(雷公)會掐掉鼻子或遭其他報(bào)應(yīng)。與此相呼應(yīng)的還有一些行為是做不得的,如月亮、太陽、神像以及父母、長輩的臉面是用手指不得的,否則手指會短一截;吃飯時筷子豎插在碗中、盛好飯后筷子橫架在碗上都是要不得的,這樣不吉利;白米細(xì)面糟踐不得的,否則會遭罪;還有房屋“前不栽柏,后不栽柳”等等。
老家的這些禁忌在潛意識里對人有一種神秘的約束力,使人的言行有所顧忌,不至于過分或出格。淳樸的鄉(xiāng)下人憑著與生俱來的善良以及敬畏自然、敬畏神靈、敬畏生命的本能,對這些禁忌的理由不去深究,卻自覺遵從,以自己的悟性恪守著心中的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