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英
菏澤家政職業(yè)學院護理系,山東菏澤 274300
為培養(yǎng)“職業(yè)型”“技能型”“實用型”護理人才,高職院校必須注重護理技能的鍛煉。尤其《基礎護理學》涉及的操作達50 多項,其中“皮內注射”是難度較大的一項操作,雖然進針較淺,可是最疼痛,對于護生來說往往難以把握,為提高教學效果,教學中摒棄了傳統的進針方法,創(chuàng)新了“一點一平”進針方法。
將12 級專科護理班6 個班級共300 人,按照隨機整群抽樣方法分成實驗組3 個班共142 人,對照組3 個班共158 人,對照組采用傳統進針方法練習,實驗組采用“一點一平”進針方法練習。實驗組每人穿刺一次共142 次,對照組每人也做一次,共158 次,兩組均由同一位老師帶教,包括注射用物等都相同的情況下比較。
“皮內注射”的操作步驟包括操作前評估、用物準備,具體實施和操作后評價,傳統的進針方法是“一手繃緊局部皮膚,一手平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成5°角刺入皮內,待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內后,放平注射器,固定針栓,注入藥物,使局部隆起呈半球狀皮丘,皮膚變白并顯露毛孔?!盵2],這樣做不容易穿刺成功,容易造成藥液外溢,并且病人疼痛明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一點一平”的進針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所謂“一點一平”即先將1mL 注射器整個針尖斜面人為的分為三等分,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針,以20~30°角先將針尖斜面的前1/3 快速刺入表皮與真皮之間,即“一點”,然后迅速放平針頭,將針尖斜面的后2/3 平行進入,即“一平”,在表皮上能夠隱隱約約看到整個針尖斜面即可。其余操作內容均按《基礎護理學》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進行,所用的注射用物均符合無菌注射原則及操作要求[3]。
一次皮內注射藥液無外溢,形成蒼白色皮丘視為穿刺成功。
表1 高職護理??茖嶒灲M和對照組“皮內注射”法穿刺成功率對比[n(%)]
疼痛程度:采用數字評定法,即采用1~10 號數字,0~3 為輕度疼痛,4~6 為中度疼痛,7~10 為重度疼痛[4]。
表2 高職護理??茖嶒灲M和對照組“皮內注射”法疼痛程度對比[n(%)]
表中數據表示,實驗組操作無論從穿刺成功率上,還是疼痛程度上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新的教學模式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極大提高了護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信心。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把握好學生的特點,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基礎薄弱,自律性差,自主學習能力差,但他們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善于模仿,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者尤其是實踐課老師必須精心準備實踐課,在授課過程中必須注意方法,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循規(guī)蹈矩,要循序漸進、有條理、有目的、直接把操作步驟講明講到位,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掌握住,最大程度的利于、方便和輔助學生記憶和學習這些操作步驟,提高效率,讓學生在模仿中學,在學中感受到效率和樂趣,在樂趣和效率中練,在練中感到快樂和輕松,從而掌握和提高護理技能。
新的教學模式改進了進針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且減輕了疼痛。皮內注射時,由于表皮與真皮之間神經末梢非常豐富,因此病人會有明顯的疼痛感,進針時做到“兩快一慢”無痛注射,采取了“一點一平”進針方法,“一點”縮短進針時間,因為表皮和真皮之間組織非常致密,適當增加進針角度以20~30°角快速刺入表皮和真皮之間,可以減少進針阻力,這種進針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表一顯示實驗組比對照組成功率高出45.5%,用4.5號針頭做皮內注射,以5°角刺入皮內,損傷皮膚為3.02mm,才能達到表皮與真皮之間;若以20~30°角進入皮內0.4mm 就能達到表皮與真皮之間,此時針尖斜面還不能全部進入皮內,因此再平行將針尖送入2mm 即可,此時損傷皮膚約2.4mm[5]。這種進針方法受到了廣大病人的歡迎。
[1]邵曙霞,楊慧蘭.中職護生皮內注射的教學策略[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13):89-91.
[2]李小萍.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3]楊鳳玲.旋轉90°皮內注射法在護理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19):117.
[4]章道琴.改變針頭穿刺方向減輕皮內注射疼痛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28(7)883-884.
[5]朱旭,李俊蘭,踞世英,等.皮內注射進針方法的探討[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