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成果獲得“九江學院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資助
摘 要:《詩經(jīng)·國風》愛情詩中的女性具有自由、忠貞、平等、多情。這種特點的形成是與當時時社會風俗、禮制規(guī)范以及女性地位有著一定的關(guān)系。當時,社會風俗較為開放,仲春之月,男女可自由相會甚至同居;父權(quán)制剛剛確立,禮制規(guī)范遠遠沒有后世嚴苛;女性地位,無論是政治地位、經(jīng)濟地位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出現(xiàn)下降趨勢。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國風》; 愛情詩; 女性;特點
作者簡介:余冬林(1972-),男,湖北浠水人,九江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古代文學與文化。
[中圖分類號]: 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2-0-02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葉歷時500余年,較為真切而全面地反映了周民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據(jù)統(tǒng)計,《詩經(jīng)》中涉及女性的作品占總數(shù)(305篇)的1/3,與女性愛情相關(guān)的作品則為1/5強。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詩經(jīng)》掀開了中國女性文學史的第一頁,對女性及其愛情進行前所未有后繼甚少的關(guān)注。這主要集中地體現(xiàn)在《詩經(jīng)·國風》中。
通覽《詩經(jīng)·國風》諸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愛情詩中的女性具有以下特點:自由、忠貞、平等、多情。
一、自由
《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時代,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尚未最終形成,男女之大防還不夠森嚴,女性尚未遭到摧殘和扭曲。女性可以自主選擇戀愛的對象、自由地與心儀者交往、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較少受到外界輿論和家人親族的干涉。如《召南·摽有梅》中,一位女子望見梅子落地,引起青春將逝的傷感,希望馬上有人來求婚或在仲春之月同居,表達出她急切渴望出嫁的心情?!皳坑忻?,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而在《鄭風·褰裳》中,一位女子坦誠直率,對于愛情的追求毫無羞澀忌諱?!白踊菟嘉?,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這位女子對著男子說:“你要是思念我就快來找我,你要是不思念我,難道沒有別的男子思念我?”
二、忠貞
《詩經(jīng)·國風》中的女性不僅大膽坦誠的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而且對愛情往往忠貞不渝。真正的忠貞,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对娊?jīng)·國風》中記載女子對愛情忠貞的詩篇亦屢見不鮮?!锻躏L·大車》中,“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大車啍啍,毳衣如璊,豈不爾思?畏子不奔。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皎日。”文中的女子大膽傾訴,不是我不想你不與你私奔,而是我怕你猶豫。即使“穀則異室”,也要“死則同穴”。如果你不信,蒼天白日可作見證。這種對愛情忠貞的誓言,數(shù)千年之后仍讓人感佩不已。無獨有偶,《鄘風·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側(c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詩中的女子要求婚姻自由,公然違抗父母之母,希望父母體諒其心情,甚至說出“之死矢靡它”(至死不會改變主張)的誓言。
三、平等
《詩經(jīng)·國風》中的男女在愛情問題上是平等的,少有男尊女卑的觀念摻雜其間?!缎l(wèi)風·木瓜》中男女自由戀愛互相贈答?!巴段乙阅竟?,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這就是戀愛中的男女約會時互贈定情之物,雖不是什么特別珍貴的禮物卻也是表明了雙方在愛情里是平等互重的。又如《邶風·靜女》中:“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迸訉⑿纳先思s到城郊角落,卻又故意躲著不見,然男子好生心急,這把戀愛中男女相互逗趣的情景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也可以看出愛情是相互平等的。
四、多情
《詩經(jīng)·國風》愛情詩中的女子多情纏綿?!缎l(wèi)風·氓》中的女子,“乘彼垝垣,以望復關(guān)。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關(guān),載笑載言?!币簿褪钦f,登上那殘毀的土墻,遙向復關(guān)盼望情郎。望穿秋水不見人,心中焦慮淚水連連。看見情郎從復關(guān)來,有說有笑心情歡暢。《鄘風·桑中》中的女子,“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也就是說,女子約情人等待在桑中,邀其相會在上宮?!缎l(wèi)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裘。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有狐綏綏,在彼淇側(cè)。心之憂矣,之子無服。”詩中女性遠遠地看見自己愛慕的男子正從淇水渡口附近尋覓合適安全的渡水點,長期積聚的饑渴心理使她迫不及待,一會兒眺望一會兒凝視,來來回回地在河對岸踟躕。
五、女性特點之成因
《詩經(jīng)·國風》愛情詩中的女性在愛情問題上展現(xiàn)出自由、忠貞、平等、多情等特點。這是與當時社會風俗、禮制規(guī)范以及女性地位有著一定的關(guān)系。
1、社會風俗較為開放
《詩經(jīng)》誕生的時代,女性身心尚未受到嚴酷的禁錮和摧殘。她們敢于大膽而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實際上,她們對愛情的追求顯得比男子更積極主動。在周民族的社會習俗中,盛行一種在水邊、林中、樹下的大型集會,如《鄭風·溱洧》男女相會于水邊。許多大膽熱烈的女子則大多在水濱澤畔、林中或樹下展露她們的朝氣和活力?!吨芏Y·地官·媒氏》云:“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會之?!惫俜匠鲇谌丝诜毖艿男枰?,舉行這樣的傳統(tǒng)集會,客觀上為男女自由選擇婚戀對象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還規(guī)定凡男到三十歲未娶,女到二十歲未嫁的,都可以借這個機會選擇對象,不必舉行正式婚禮,就可以同居。
2、禮制規(guī)范尚不苛嚴
《詩經(jīng)》時代,父權(quán)制剛剛確立,禮制對女子的規(guī)范遠遠不及后世苛嚴,對女子的道德要求比較寬松。庶民百姓的婚姻只要符合統(tǒng)治階級的政策就可以了,至于是否要履行貴族婚制中那些繁文縟節(jié)的禮儀,這對統(tǒng)治階級而言并不重要。因此,初成的禮制對民間婚姻的指導和規(guī)范,在某種程度上就顯得較為寬松。誠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統(tǒng)治階級也曾向民間推行有關(guān)的婚姻禮法,但由于歷史婚俗的傳承性使民間婚戀方式長期處于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保守狀態(tài)。因此,《詩經(jīng)》時代的某些時期、某些地區(qū)表現(xiàn)了某種程度的婚戀自由。從女性能以詩歌宣泄其真實情感的情形來看,雖然當時對婦女有許多禮制規(guī)范,但是在周代女性對自己的愛情婚姻仍然有較大的自主權(quán)。
3、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
《詩經(jīng)》時跨周初至春秋中葉500余載,在此期間女性的處境與地位亦有所變遷。這一時期,正是周王朝宗法制建立并日趨完善時期。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繼承制,也就是說由嫡長子繼承父位,并繼承其在政治、家庭和財產(chǎn)方面的一切權(quán)利,而次子和其他兄弟則受分封。但是,同樣具有血緣關(guān)系的女性卻被排除在外,這樣女性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的權(quán)利便被剝奪,女性的生存空間日漸縮小。在周初,女性尚有一定政治地位。武王之后,女性政治地位每況愈下。在農(nóng)耕時代,她們在社會經(jīng)濟中已經(jīng)失去了主導地位??傮w而言,女性在政治上備受指責,舉步維艱;在社會生產(chǎn)中已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只是處于輔助地位;在家庭中,這種經(jīng)濟地位決定了女性依附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樣日趨低下。
參考文獻:
[1] 陳梓權(quán)等.中國古代愛情詩歌評論[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8.
[2] 章可敦.《詩經(jīng)》愛情詩"陰盛陽衰"現(xiàn)象探微[J].名作欣賞,2006(6) .
[3] 林 潮.論《詩經(jīng)》愛情詩的民俗[J]. 現(xiàn)代語文 (文學研究版),2006 (5) .
[4] 王守謙.試論《詩經(jīng)》的愛情詩[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 (2)。
[5] 陣建芬.略論《詩經(jīng)》中愛情詩的發(fā)展[J].銅陵學院學報,2006 (6) .
[6] 高亨.詩經(jīng)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