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摘 要:讀一本詞集,讀的是風(fēng)雨滄桑的人生故事,是綿延鋪陳的歲月風(fēng)情,是時代烙印在玲瓏文人心上的風(fēng)花雪月與離合悲歡。有道是“詩必盛唐,詞必兩宋”,而夾于其間的五代只能像一個沒落的山谷,靠著李煜和馮延巳等人的名聲才情,支撐著那些許的高度??墒聦嵣希宕菤v史的起承轉(zhuǎn)合點,失了它,后世也就失了一切的根基和榮耀。韋莊的存在,也像五代一般,恰如詩的來世,詞的今生。有人說,他讓詞可以與詩分庭抗禮。
關(guān)鍵詞:《宛在云端》;韋莊詞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2-0-01
一、當(dāng)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
誰沒有過青梅的記憶,誰能不解年少的風(fēng)情,那一段最好的時光,還有聽雨賞花的小心思,還有贊嘆美人江南的好心情。那個時候的韋莊,雖孤貧力學(xué),但眼里所見到的終是鮮麗的色澤。未來那么長,處處生機,滿心希望。此時少年聽雨歌樓上,胸懷寬闊而溫情,若偶有強說愁緒之意,怕也多是為賦新詞吧??扇兆哟_是輕快的,走在美好含情的風(fēng)景里,沽一壺甜酒,傾慕于皓腕凝雪的壚邊美人,伴著翠屏金屈曲,笑看水上鴛鴦浴,恰是幾年花下人醉。所以呀,當(dāng)時年少,騎馬倚斜橋。
二、香滿衣,云滿路,鸞鳳繞身飛舞
功名既是求的,也是賜的。古往今來,有多少才高八斗之人,歷經(jīng)數(shù)載仍郁郁不得志。那么有幸得到的,自然就是孟郊“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激越心情。端己自也如是?!叭藳皼?,鼓咚咚,襟袖五更風(fēng)?!辈攀前狄狗鲿裕罅_朝廷上月色朦朧,可街頭卻早已車響馬喧,鼓樂齊鳴。中舉的士子迎風(fēng)策馬,躊躇滿志,直向玉華圣君奔去。一路上花香隨行,祥云開道,清風(fēng)揚起他的襟袖,衣袂上繡的鸞鳳像是在起舞恭賀。街鼓為誰動,禁城為誰開?君不見“鳳銜金榜出云來,平地一聲雷!”應(yīng)試歸來,遷鶯化龍,家家戶戶的小姐都擠上閣樓,爭看那狀元郎一夜鶴沖天。
三、繡鞍驄馬一聲嘶,滿身蘭麝醉如泥
韋莊詞中句,常見駿馬和美酒。詩之盛唐,酒之盛唐。在海清何晏的升平盛世,酒可以用來壯志抒懷,激昂意氣;在頹廢絕望的飄搖末世,酒也可以用來麻痹心志,醉生夢死。安史之亂后,痛享現(xiàn)世人生的酒神精神,日益成為了晚唐五代的社會風(fēng)氣。亡國之痛,喪家之悲,離亂之傷。惶惶朝堂在風(fēng)雨中飄搖,根基已松,無可挽回。人們只能在恐懼和惶惑中等著它徹底倒下崩塌的一天,然后在“天下之大,無以為家”的凄苦無奈中漸漸地渙散了精神?!吧钜箽w來常酩酊”,奈何茍全性命于亂世。任何時候,希望都是唯一不可失的東西,因為再多的堅強都敵不過無望。
“驚睡覺,笑呵呵,常道人生能幾何?”我們都懂,能說出來的痛,并不是真的痛。那么當(dāng)然的,強顏歡笑的曠達(dá)會比直抒胸臆的傷痛,來得更絕望,更撕心裂肺。其實韋莊并不脆弱,“紅樓別夜堪惆悵”,哪怕當(dāng)時遭逢離亂,流落輾轉(zhuǎn),這位洛陽才子依然有興致在畫船中聽雨,在橋邊等美人,風(fēng)流瀟灑。而如今,人至晚年,江山殊異,人心渙散,這皓首蒼髯的古稀老人不會再有夢想,一切終成經(jīng)歷。就像叔本華說的:“在毫無意義的人生境地中作樂,在絕望的大地上狂歡?!?/p>
可是還好,歷史總會輪回,亂世能出梟雄。再過一世吧,到那時,民將安居樂業(yè),文將再造盛世。
四、夢魂飛斷煙波,傷心不奈春何
無論才子將軍,江山美人總是難過的關(guān)。女子美好,她們的身姿窈窕,心也窈窕。高閣里的謝娘,看不清她的容貌,借著月色孤燈霧里看花:“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仿佛一枝被白雪素裹的紅梅,繚繞著清晨的香霧,朝霞的光華。潔凈清涼,又暖意蕩漾,生命靈動。
但是美人總要走出閣樓的,出了樓閣,便再也無處去躲避動蕩和相思。相思不應(yīng)只見于閨婦,男子亦有情義。他記得那年花下,初識謝娘,畫簾里的女孩子,撥一曲歌樂,紅袖飄香。她回閃的眼眸里波光流轉(zhuǎn),兩人無聲執(zhí)手,卻勝過言語萬千。彼時的西面水堂,暗藏下了朦朧的情事。只是如今俱是異鄉(xiāng)人,音塵相隔,相見無因。韋莊是直以男子的口吻來寫的,足見真誠。他不像尋常的文人,為了作詞而作詞。堂堂七尺男兒的胸懷,偏生總想把自己安在嬌柔羞怯的小女兒心里,傾吐著自己想象出來的愛戀思慕。他們寫思婦對于征人的思念,或許只是他們在幻想在希望,有一個女子也能這樣地愛戀思念著他們。韋莊就不,他愿意呈現(xiàn)自己的心思,他的詞里有自己。
五、春晚,風(fēng)暖,錦城花滿
生逢一個離亂的年代,輾轉(zhuǎn)終成常態(tài)。從長安至洛陽,下江南,再回到西蜀,雖然始終伴著“何以家為”的無奈,但各地的風(fēng)土人情還是給了這位異鄉(xiāng)的游子些許的安慰。來到“風(fēng)景舊曾諳”的江南,遠(yuǎn)游的我怕是應(yīng)該在那里終老。何處?煙雨、柳色、畫橈、青娥、迷樓,古今愁。哪里是我貪戀這春風(fēng)美景呢,只怕近鄉(xiāng)情怯,還鄉(xiāng)斷腸。而我在江南、蜀中,都感到了一樣的美好和孤獨。
或是運河隋堤,富態(tài)繁榮,翠旗高飐香風(fēng),水光一片渾茫;或是晚春風(fēng)暖,花開滿城,纖纖素手,拂面垂絲柳,狂殺游人;或是霧蒲柳暗,香塵隱映,春女繡衣金縷;又或是蠶市熱鬧,美人玉蟬金雀,寶髻花簇鳴珰。有景,有人,有情,實在是人間天上堪游賞,為花須盡狂。
總之,這是一位詞人的一生,一顆筆下的玲瓏心。端己之詞,不受“花間”束縛。題材之豐,橫有年歲歷程,縱有各地風(fēng)情;疆域之拓,形象獨立,賦體白描;情調(diào)之變,深摯專注,明白直露。是謂之“花間別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