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詞語學習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已明確指出,將詞語學習集中放在閱讀部分,強調在閱讀中學習詞語。這就意味著詞語學習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在閱讀教學的詞語學習中,突出強調詞語辨析訓練,單一的就詞教詞,據(jù)詞解義,只做純粹的“文字游戲”,缺乏思維含量,詞語學習嚴重脫離詞語的“生存環(huán)境”——文本。詞語學習的高耗低效,制約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改進詞語學習方法,走高效低耗之路,提煉詞語成為勢在必行之路。下面,筆者就以中高年級閱讀教學中詞語學習的三個課例來進行分析。
一、精巧提煉詞語,詞語學習貴在自然有意義
課例片段:《好漢查理》(人教版三年級上冊)
師:讀讀下列詞語。
善良 熱情 調皮 彬彬有禮 說話算話
自信 樂觀 殘疾 樂于助人 待人寬容
(生齊讀詞語)
師:課文里寫到幾個人物?
生:課文里寫到查理、杰西、羅伯特三個人物。
(師板書:查理、杰西、羅伯特)
師:請大家把詞語再讀一遍。
(生齊讀詞語)
師:你想從這些詞語中,選哪個詞語來評價哪個人物?請大家先讀課文,然后選詞語,并從課文中找出你選詞語的理由。
……
《好漢查理》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內容淺顯,故事情節(jié)簡單,沒有硬性的詞語學習的要求,詞語學習可有可無。教學時,很多教師都是根據(jù)課文前連接語中的提示,引導學生直接進入閱讀環(huán)節(jié)的。本課例中,教師通過提煉詞語,為學生開辟了一條詞語學習與閱讀理解相得益彰的便捷的閱讀之路。所提煉的10個詞語中,既有從課文里直接列出的“調皮、彬彬有禮、說話算話”等詞語,又有像“善良、熱情、自信”等需要通過理解課文有關語句自己加以概括而提煉的詞語。選用這些詞語評價文中的三個人物,有易有難,使得人人都能參與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中,選用詞語對查理的重點評價,具有很高的思維含量。教師在引導學生選用“調皮、彬彬有禮、自信、說話算話”這四個詞語對查理的評價中,通過詞語的逐步歸位,能讓學生從中主動發(fā)現(xiàn)查理的變化,并從這些變化中,進一步理解查理并不是一個壞孩子,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這種通過提煉詞語,引導學生潛入文本,主動學習,經歷從詞語到段落到篇章的學習的方法自然而有意義。
二、精巧提煉詞語,詞語學習美在和諧有意境
課例片段:《橋》(人教版五年級下冊)
師:老師提醒大家,學習課文不要忘了多認識一些字,多積累一些詞語。讀讀下面的詞語。
出示詞語(一)
黎明 咆哮 驚慌 獰笑 放肆
揪出 豹子 呻吟 攙扶 祭奠
擁戴 胸膛 逼進 勢不可當
(生讀詞語)
師:老師把詞語重新排隊,再一齊讀讀這些詞語。
出示詞語(二)
咆哮 獰笑 放肆 狂奔而來 勢不可當
亂哄哄 你擁我擠 瘋了似的 跌跌撞撞
擁戴 清瘦 揪出 沙啞 豹子
(生齊讀詞語)
師:讀了這些詞語(指詞語二),細心的同學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嗎?自己再讀讀,看誰最快有新發(fā)現(xiàn)。
(生自由讀詞語)
生1:第一行的5個詞語是寫洪水的。
師:正確。第二行、第三行呢?
生2:第二行是寫人們的,第三行是寫老漢的。
師:對。老師就是按這樣的方法把詞語分成三類的。請在第一行詞語前面加上“洪水”,讀一讀。
(生齊讀“洪水咆哮”“洪水獰笑”……)
師:從這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洪水非常怕人。
……
師:從課文中找出具體描寫洪水的句子認真讀讀,仔細體會體會。
……
《橋》是一篇精讀課文。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極為洗練;表達方法上也很有特色。課文共有14個生字,新詞多,且不易理解,詞語學習是本課教學必過的一關。如果詞語學習這一關走就詞教詞,據(jù)詞解義的老路子,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教詞、解詞。本課例中,教師通過提煉詞語,把詞語學習巧妙地貫穿于整個閱讀教學的全過程。詞語(一)的學習屬精讀課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為后面的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掃除了字詞方面的障礙。詞語(二)的學習則暗藏玄機,通過一個角度串起一系列詞語,既實現(xiàn)了詞語學習到閱讀理解的無痕過渡、無縫對接,又理清了文路,指明了學路。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分塊了解詞語的字面意思,再將詞語放入課文的具體情境中去理解感悟,使得詞語學習取之于課文,用之于課文。
這種通過提煉詞語,引導學生抓住富有內涵和情味的詞語,從字面意思,到語言內涵,再到表達作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實現(xiàn)“言”與“意”互通共融的學習方法和諧而有意境。
三、精巧提煉詞語,詞語學習妙在得法有意蘊
課例片段:《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執(zhí)教的經典課例)
師:你們注意到了老師在“慈母情深”的“深”字下加了一個大大的著重號。為什么?
生:可憐天下父母心。母親對孩子的情很深。
……
師:慈母情深,這個情到底有多深?先做一道練習題。打開學習單,不看書,憑著預習記憶,把這段話中空著的詞語工工整整地寫下來。
出示文字:
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整天( )。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聲( )。我發(fā)現(xiàn)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錢買書,母親用( )的手將錢塞給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著錢跑了出去。
選詞填空:失魂落魄 震耳欲聾 龜裂 忙碌 攥
師: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
(生讀)
師:震耳欲聾是什么意思?
……
師:再讀讀這段話。王老師知道,讀著讀著,大家就會冒出一些問題。
……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讀課文,文字淺顯易懂,但蘊涵的情感非常深沉。如何讓學生讀完課文后被這種慈母情深深打動呢?本課例中王崧舟老師做了精彩的展示。
阿基米得說:“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闭n文中的某個或某幾個詞語常常就是那個“阿基米得點”。本課例中,王老師通過一段話,提煉出“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忙碌、攥”5個詞語。然后,抓準“震耳欲聾”這個“阿基米得點”,引領學生憑借這個“支點”,先體驗母親工作環(huán)境十分惡劣——“吵、煩”,然后體會慈母情“深”,用慈母情一步步去打動學生——“我難過”“我想哭”“很不好受”“眼眶紅了”……更重要的是,還讓學生收獲了文中一些特別的句子——“為什么要這樣寫”的語文意識。
這種通過提煉詞語,以詞語為“支點”,引導學生逐步、逐層去“撬動”文本內容,“撬動”思想感情,“撬動”語文意識的學習方法得法而有意蘊。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提煉詞語的方法多種多樣。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抓住一個好的切入點,找準教學突破口,引領學生去充分感知語文味,彰顯出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提煉詞語是一種富有鮮活生命力的教學策略,值得嘗試。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