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均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yī)院 輸血科,湖北 十堰442000)
化療是卵巢癌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晚期和復發(fā)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療手段,在控制腹水和預防復發(fā)的同時也會對機體產(chǎn)生一些不良反應,如骨髓及免疫功能抑制等,影響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本文通過觀察43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首次化療期間機體免疫功能的變化,從免疫角度為卵巢癌患者化療提供一個療效評估的方法,希望減輕化療對患者免疫功能的損傷。
1.1臨床資料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運用TP方案對47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進行了160個周期的化療,所有病人均為成功實施了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病人,均無化療禁忌,術后均經(jīng)病理證實,其中漿液性癌24例,粘液性癌15例,子宮內膜樣癌5例,纖維上皮性癌3例。腫瘤分期按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的手術-病理分期法[1]進行,Ⅱ期17例、Ⅲ期24例、Ⅳ期6例,患者年齡31-64歲,平均41.2±5.6歲。
1.2方法
1.2.1 化療方案 TP方案。紫杉醇135 mg/m2加入500 mL生理鹽水中靜滴3小時,順鉑70 mg/m2加入1 500 mL生理鹽水中腹腔內灌注?;熐八?,化療期間對病人予以補液支持治療,記錄24小時尿量,及時監(jiān)測和處理毒副反應。
1.2.2 實驗室檢測 所有患者均于第一次化療前1天及化療結束后7天晨間抽外周靜脈血6 mL,其中3 mL加肝素抗凝(20-50 U/mL),4℃保存,6小時內運用流式細胞儀獲取10000個單核細胞檢測外周血T細胞亞群CD4、CD8的表達情況;對另外3 mL靜脈血以3 000 r/min離心5分鐘,-70℃保留血清,采用Elisa雙克隆抗體夾心法檢測血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試劑盒由美國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產(chǎn)。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應用SSPS1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患者化療前后外周血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的比較患者化療前1天血IL-6平均水平為70.28±8.14 pg/mL,化療結束后7天外周血IL-6平均水平為184.37±23.12 pg/mL,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P<0.05)。
2.2患者化療前后外周血T細胞亞群CD4/CD8水平的比較患者化療前1天血T細胞亞群CD4/CD8比值為2.72±0.82,化療結束后一周外周血T細胞亞群CD4/CD8比值為1.30±0.37,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P<0.05)。
化療是卵巢癌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越來越廣泛運用于婦科臨床,尤其適用于晚期和復發(fā)性卵巢癌?;熕幬锞哂屑毎拘?,在殺滅癌細胞發(fā)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對正常細胞具有殺傷作用?;煂λ拗鳈C體免疫功能的損傷已漸引起關注[2],如果免疫功能持續(xù)低下,可能促進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目前含鉑類藥物的化療是卵巢癌化療的首選和有效方案,常見的副反應有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等。本文從免疫的角度觀察了TP化療方案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為卵巢癌患者化療時進行免疫輔助治療、制定個性化的化療方案提供一個理論依據(jù)。
3.1TP方案化療對卵巢癌患者體液免疫功能的不良影響外周血IL-6是機體急性應急反應中最早和最敏感的組織損傷標志物和介導物[3],是體液免疫中介導免疫反應的主要細胞因子,是傳遞急性時相反應的重要介質,它能較好地反映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狀態(tài)。TP化療方案中化療藥物紫杉醇和順鉑通過多環(huán)節(jié)作用于機體,尤其是順鉑腹腔灌注直接作用和刺激腹腔內臟器、網(wǎng)膜等使機體產(chǎn)生應急反應。化療具有免疫抑制效應,部分化療藥物能充當免疫抑制劑的作用,化療能導致大量腫瘤細胞突然死亡,針對壞死腫瘤細胞產(chǎn)生的特異性免疫反應也會對機體造成嚴重的后果[4]。本文的觀察結果顯示運用TP方案化療后機體的IL-6水平明顯升高,因此推測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3.2TP方案化療對卵巢癌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不良影響細胞免疫在機體的抗腫瘤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金從國等人[5]報道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與正常人相比明顯異常。眾所周知,T淋巴細胞作為免疫活性細胞具有重要的免疫監(jiān)視功能,它分為T輔助細胞亞群CD4、T抑制細胞亞群CD8。CD4能協(xié)調B細胞分化產(chǎn)生抗體,CD8則抑制抗體的合成、分泌及T淋巴細胞的増殖,生理情況下它們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有研究表明[6]T淋巴細胞亞群的比例及功能變化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顯著相關性。目前關于宮頸癌放化療后機體免疫功能變化的研究較多[7、8、9],而對卵巢癌腹腔化療后機體免疫功能變化的研究較少。細胞免疫功能在應急情況如手術、創(chuàng)傷時可產(chǎn)生改變,特別是T淋巴細胞更易發(fā)生損傷,表現(xiàn)為T淋巴細胞數(shù)目的減少和亞群的失調。高碧燕等人[2]報道宮頸癌患者化療后一周血CD3、CD4、 CD8及CD4/CD8的比例均明顯下降,在各項細胞免疫指標中,CD4/CD8比值被認為可以很好地反映宿主免疫調節(jié)的功能,其比值低時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反之則細胞免疫功能增強。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運用TP化療方案化療后會對卵巢癌患者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可能與順鉑腹腔灌注對腹腔內組織的直接作用和刺激有關。
參考文獻:
[1]樂 杰,主編.婦產(chǎn)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79.
[2]高碧燕,金從國,盧玉波,等.宮頸癌患者新輔助化療與放療前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的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09,24(3):248.
[3]黃穎烽,古維立,唐偉鏢,等.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血清和腹腔引流液中IL-6及TNF的變化[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12(16):1874.
[4]Robaire B,Hales BF.Mechanism of action of cytophosphamide as a male-mediated developmental toxicant[J].Adv Exp Med Biol,2003,518(4):169.
[5]金從國,王熙才,伍治平等.癌癥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及臨床意義[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3,15(1):33.
[6]孫 林,溫江濤,周 彥.宮頸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及NK細胞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9,16(4):224.
[7]浦 紅,何成章,王 豐,等.宮頸癌放療前后免疫功能改變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臨床免疫,2002,18(10):723.
[8]李 菲,李 力,宋紅林,等.宮頸癌患者放療后細胞免疫功能測定[J].廣西醫(yī)學,2000,22(4):683.
[9]Nedergaard BS,Ladekarl M,Nynergaard JR,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B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ow numbers of several immune cell subtypes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relapse of disease within 5 years[J].Gynecol Oncol,2008,108(1):106.
[10]Locher C,Conforti R,Aymeric L,et al.Desirable cell death during anticancer chemotherapy[J].Ann N Y Acad SCI,2010,1209(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