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隨著醫(yī)院發(fā)展多元化,舒適護理已成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是一種個性化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有效性的護理模式,此護理模式對患兒的影響較大,不僅可使患兒的生理達到愉快的境界,心理也可以得到放松,從而降低了患兒的不良情緒,增強其繼續(xù)進行治療的信心,所以,對患兒進行最優(yōu)質(zhì)的舒適護理非常重要[1]。為證明“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也為讓護理人員更加注重身體、心情結合的重要性,本文就對行封堵手術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了研究,并對其效果進行評價,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2-04/2013-08鄭州市兒童醫(yī)院心胸外科行封堵手術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48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9例;年齡1~5歲,平均(2.4±1.5)歲。對照組中男14例,女10例;年齡1.5~8歲,平均(4.3±1.9)歲。兩組患兒在年齡和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治手冊》中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2]。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2)年齡1~8歲;(3)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嚴重肝腎損害者;(2)嚴重右心室向左心室分流者。
1.5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室內(nèi)空氣流通、加強體質(zhì)、心理護理以及輸液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按時對其進行舒適護理。舒適護理措施包括:(1)術前宣教:手術前與患兒及其家長交流,有目的的針對患兒的恐懼、焦慮情緒進行開導,平復其心理狀態(tài),并簡單介紹手術過程,手術方法及手術室的環(huán)境等。讓患兒有思想準備,建立信心。醫(yī)護人員需充分了解患兒的性格特征、心理需求,并結合不同年齡層患兒的心智特點,多與患兒進行溝通,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與患兒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并在日常接觸中多給予鼓勵、表揚的語言增進護患感情,以此取得患兒的信任,解除患兒對手術治療的所產(chǎn)生的恐懼、焦慮等負性心理,同時要多與患兒家長進行交流,使其心理負擔得以減輕,緩解緊張情緒,樹立治療信心,積極配合護理與治療。(2)術前準備:手術前注意事項要向家長詳細解釋清楚,比如腸道準備、禁食時間,建立靜脈通道,哭鬧較多的患兒需進行鎮(zhèn)靜處理。(3)術中處理:于患兒進入術室前30 min,調(diào)節(jié)好室內(nèi)溫度和濕度,進入術室時由護理人員陪同患兒一起進入手術室,可以通過播放輕音樂、與患兒交流,以降低患兒的恐懼感,同時及時了解患兒有無不舒適的感覺,并對其肌肉進行按摩,可在肩胛、骶尾部增加護墊,以保持患兒舒適體位,在側臥位時需避免體位過度前屈壓迫下位上肢,而引起橈神經(jīng)損傷及頭靜脈、腋靜脈回流受阻;術中適度暴露,充分保護患兒的自尊心,以免患兒因身體暴露而產(chǎn)生羞怯感;靜脈穿刺時,盡可能選擇粗直的血管,且一次性穿刺成功,以減少患兒的痛苦;術畢用生理鹽水擦凈皮膚上的血跡,避免術后患兒看到身體上的血跡而產(chǎn)生恐懼心理。(4)術后護理:術后盡可能為患兒營造安靜、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嚴格探視制度,同時,由責任護士在加強患兒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的同時,掌握患兒術后心理變化,并保持患兒愉悅的心情,可通過播放輕音樂、講笑話等來降低患兒的不適感;全麻患兒去枕平臥6~8 h,非全麻患兒需用沙袋壓迫穿刺傷口6 h,再經(jīng)醫(y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上肢輕微活動,但不可進行劇烈活動;監(jiān)督患兒飲食情況,鼓勵多飲水,告知術后注意事項。如果患兒疼痛較重,定時為其按壓穿刺部位,減輕疼痛或者分散患兒注意力,最大限度減輕患兒疼痛;術后于患兒左右兩側背部交替用軟枕墊起,以微側仰臥體位入睡,以保持患兒臥位舒適;為了防止鼻塞對患兒產(chǎn)生刺激,可以選取掛耳式的單側鼻氧管,將鼻塞去掉,連接氧氣導管與一次性頭皮針塑料管,選取舒適體位,將氧氣管放置,并對長短進行調(diào)節(jié)。
1.6 觀察指標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
2.1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發(fā)生枕后血腫1例,發(fā)熱1例,合計2例。對照組發(fā)生枕后血腫3例,動靜脈瘺1例,發(fā)熱5例,合計9例。觀察組發(fā)生并發(fā)癥人數(shù)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8,P<0.05)。
2.2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5.38±1.77)d,低于對照組(6.94±2.04)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83,P=0.003<0.05)。
隨著先天性心臟病封堵手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醫(yī)院開展了封堵手術,但鑒于患兒年齡小,依從性較差,而且需要在全麻下操作,危險性較成人高,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成功不僅依靠醫(yī)務人員嫻熟的操作,還需要服務到位的優(yōu)質(zhì)護理[3,4],所以圍手術期的護理至關重要。從本研究結果得出,對即將進行封堵手術的患兒進行舒適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枕后血腫、動靜脈瘺、發(fā)熱人數(shù)均比對照組少,觀察組住院時間也短于對照組,說明護理人員進行舒適護理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周轉率。并且在術前、術中和術后針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開導,最終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在促進患兒身體康復的同時,更有利于患兒心理的成長。說明舒適護理對患者的心理影響是顯著的,干預使患兒樹立信心,戰(zhàn)勝疾病、勇敢面對手術的重要因素。
優(yōu)質(zhì)的舒適護理可以緩解患兒術前高度緊張的情緒,在心理上能夠逐漸接受自己需要接受封堵手術這個事實,放下心理負擔,盡量與醫(yī)療、護理人員配合,使手術過程更加順利。由此可見,術前進行舒適護理是非常必要的?;純耗挲g小,心理承受能力差,且在手術室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精神會高度緊張,有的患兒無法配合醫(yī)療人員進行手術,這時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開導,盡量避免術中出現(xiàn)意外,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純涸谛g后無法承受疼痛,通過轉移其注意力來降低疼痛感覺,增強患兒戰(zhàn)勝疼痛的信心。如果處理不好,會加重患兒的負面情緒,造成患者生理、心理紊亂,不利于下一步治療[5,6]。所以舒適護理在當今護理模式中非常重要,應提倡醫(yī)院推廣。
[1] 江美麗.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術后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27):42-43.
[2] 徐志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治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0-52.
[3] 袁為群,楊靜,王詠梅,等.舒適護理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術中的應用[J].貴州醫(yī)藥,2012,36(11):1044-1045.
[4] 趙光英,李安梅,楊敏,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舒適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12(9):70-71.
[5] 周曉清,曹蘭珍,汪曉敏,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圍術期舒適護理體會[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5):448-449.
[6] 馬改翠,劉翠霞,高妹花,等.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期間的舒適護理[J].河北醫(yī)藥,2009,31(3):377-378.
(收稿日期: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