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林 劉昌海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中心醫(yī)院,264400)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是一種以頑固性咳嗽為主要癥狀具有隱匿性的特殊類型哮喘,在小兒時期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生,表現(xiàn)為夜間、清晨發(fā)作性咳嗽,運動或哭鬧時咳嗽加重,常常被誤診為支氣管炎,容易發(fā)展為典型的支氣管哮喘。2010年8月~2012年8月,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56例,并與西藥常規(guī)治療56例作對照,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門診就診的112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進行本次實驗。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齡平均(7.4±1.4)歲;病程平均(0.88±0.24)年。實驗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齡平均(7.1±2.3)歲;病程平均(0.92±0.31)年。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兒均常規(guī)給予抗過敏藥、支氣管擴張藥、鎮(zhèn)咳等藥物治療,合并感染患兒給予抗生素。
對照組采用以上常規(guī)治療。
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普米克氣霧劑吸入治療,6歲以下患兒每次吸入100μg,6~9歲患兒每次吸入150μg,9~l2歲患兒每次吸入200μg,一般每天吸入2次,吸入后均漱口。聯(lián)合使用中藥治療,采用止嗽散加減治療:百部、紫菀各12g,白前、桔梗各10g,陳皮、地龍各8g,炙麻黃4g,蟬蛻、當歸、太子參、甘草各6g。藥物的劑量可依患兒的年齡作適當調整。用法:每天1劑,分3次口服,比較2周后的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肺功能明顯改善,可安靜入睡;有效:癥狀基本消失,肺功能好轉,夜間輕度發(fā)作;無效:治療后無明顯變化。
結果顯示實驗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l。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導致小兒慢性咳嗽的常見疾病,屬于哮喘的一種特殊形式,常常被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是也存在著過敏原導致的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癥狀。所以在治療方法上,其治療方案與支氣管哮喘相似。在以前的治療中,常應用支氣管擴張藥、抗過敏藥、穩(wěn)定肥大細胞的藥物以及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以上治療時,患兒的咳嗽癥狀緩解時間較長,停藥后復發(fā)率較高,且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副作用較大。所以,目前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時,常采用霧化吸入等形式給藥,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全身用藥所引起的不良反應[1,2]。
普米克氣霧劑是含有布地奈德的糖皮質激素氣霧劑。布地奈德具有抗過敏和抗炎作用,能夠顯著緩解由過敏反應導致的支氣管阻塞癥狀;降低氣道對組胺等物質導致的氣道反應,有效地預防哮喘發(fā)作。普米克氣霧劑吸入治療時,布地奈德能夠直接作用于靶細胞,在局部起到較強的抗炎作用,其局部抗炎作用是二丙酸倍氯米松的1.5倍,且很少進入血液,所以吸入普米克能夠在局部發(fā)揮較強的抗過敏、抗炎、抑制支氣管痙攣等作用。由于很少進入血液,其全身副作用很小,且對小兒的生長發(fā)育、骨和鈣磷代謝沒有明顯影響。
小兒咳嗽變異型哮喘屬中醫(yī)學“咳嗽”范疇。小兒臟腑嬌嫩,氣血未充,肺脾嬌弱,易感外邪,風邪犯肺、宣降失常、氣道攣急而發(fā)為本病。針對病因病機治以疏風宣肺、解痙為法,用止嗽散為基本方,宣利肺氣,疏風止咳。加太子參、當歸以扶正固表;加蟬蛻、地龍祛風解痙,舒緩氣道。諸藥合用,標本兼顧,切中病機,全方溫潤平和,不寒不熱,無攻擊過當之虞?,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百部、紫菀、白前、陳皮、桔梗具有鎮(zhèn)咳作用;麻黃具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抗炎、抗過敏作用;蟬蛻、地龍具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緩解支氣管痙攣、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及免疫調節(jié)的作用。
從治療組結果可以看出,使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患兒咳嗽癥狀等在早期即可好轉,且肺部功能得以提高,并發(fā)癥發(fā)生較少且較為輕微,證實中西醫(yī)結合對患者較為安全有效。
[1]鐘勝輝.應用普米克吸入預防咳嗽變異性哮喘復發(fā)[J].中國醫(yī)學雜志,2006,4(12):657-658.
[2]楊曉茹,董麗濱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兩種療法療效觀察[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8,29(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