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平
摘 要:在我縣實施課程改革十年的基礎上,在全國繼續(xù)推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反思課程改革工作,再次將目光聚焦在課堂教學改革上,進一步推進我縣課改工作向縱深發(fā)展,為全面提高我縣教學質(zhì)量夯實基礎。
關鍵詞:高效課堂;會學;學會;以“學”平“教”
一、課改十年:我們?yōu)槭裁匆俅尉劢拐n堂教學改革
1.這是由課堂教學改革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所決定的
從課程改革的全局看,課堂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tǒng)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知道,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如果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行為,那么課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話。
2.這是由我縣課改十年中小學的課堂現(xiàn)狀所決定的
我縣課改工作推行十年來,經(jīng)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廣大教師的教學思想和理念發(fā)生了一些明顯改變,課堂的教學面貌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出現(xiàn)了一些積極、可喜的現(xiàn)象;同時涌現(xiàn)出了部分走在全縣前列的學校,培養(yǎng)了一批課改能手和名師。但是,放眼全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與課改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教育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還有一些已經(jīng)把辦學作為一種文化產(chǎn)業(yè)來做大做強、形成品牌效應的學校相比,我們的教育觀念還很落后,教育思想還不夠解放,缺乏具有開拓精神、敢創(chuàng)敢為的教育專家。
3.這是由我縣當前面臨的教育形勢所決定的
這兩年,我縣的教育形勢有兩個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一是全縣生源在不斷減少,“質(zhì)在量中”已開始成為歷史;二是從近幾年中考情況看,我縣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質(zhì)量已出現(xiàn)下滑趨勢,前景不容樂觀。
二、課程改革需要怎樣的高效課堂
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學科和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老師和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解讀。在這里筆者宏觀地分兩個層面說說課改需要怎樣的課堂:教研專業(yè)人員需要的高效課堂,
教師、學生需要的高效課堂。
1.教研專業(yè)人員需要的高效課堂
(1)任務和目標都非常清楚明確的明白課堂
任務和目標要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上課的時長相適應,既清楚明確,又具有可行性,大部分學生通過努力當堂課完全可以達成。任務來自教材,教師依據(jù)任務,結合學生實際確定目標。
(2)不僅僅是教學過程合理的優(yōu)化課堂
教材解讀到位,教學設計別具匠心,科學合理,注重實效。這幾點只是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會學”。
(3)教師和學生角色定位準確的人文課堂
教研員眼里的課堂既是教師的講堂,又是學生的學堂;課堂不是教師展現(xiàn)個人教學才藝的舞臺,而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平臺。
(4)關注全體學生發(fā)展進步的生態(tài)課堂
“自主,合作,探究”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得到使用,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分析以及和同學們的交流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
(5)充滿民主和諧氛圍的愛心課堂
教育是大領域,比起教育更深廣的背后是文化。美國的教師蹲下和學生講話溝通,體現(xiàn)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價值觀和社會行為規(guī)則。
(6)以“學”評“教”
恰當?shù)慕虒W評價方式,教研員看學生又看教師。
三看學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四看教師:一看課中是否堅持了“學生中心”;二看是否依據(jù)模式備課、上課;三看是否體現(xiàn)了三維目標,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四看教師的學案備課。
評課三看:一看教師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導學案上課,是否充分使用和調(diào)動了小組積極性,是否組織了當堂達標測評,
嚴格規(guī)定“講”絕不能超過10分鐘;二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氣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學、偽學現(xiàn)象;三看教師是否注重學習方法,關注學習過程,嚴禁教師上課“對答案”,嚴禁用標準答案囚禁學生的思維。
2.師生需要的高效課堂
(1)師生需要處理好進度與目標的高效課堂
(2)師生需要處理好“會學”與“學會”的課堂
(3)考出好成績才是硬道理
三、高效課堂:構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要慎重選擇課堂改革方案,切忌照抄照搬
2.要先行試驗然后逐步推廣,切忌盲目冒進
3.要以追求實效為改革目標,切忌形式主義
4.要勇敢面對改革困難挑戰(zhàn),切忌虎頭蛇尾
四、全國知名高效課堂模式推介
下面,我給大家推介一些高效課堂模式,這些模式在全國知名,目前已經(jīng)取得一定成效,請各校參考使用。
1.昌樂二中的“271”課堂法則
2.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
3.杜郎口的“三三六”或“10+35”模式
4.西峽教改的“三疑三探”模式
5.安陽市殷都區(qū)的“雙向五環(huán)”模式
6.東廬中學的“講學稿”模式
7.北京志鴻教育的“1333教學”模式
8.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
9.邱學華的“先練后講,先試后導”模式
10.盧仲衡的“自學輔導教學”模式
11.黎世法的“異步教學”模式
12.錢夢龍的“語文導讀教學法”
提高課堂效率,要把“教”落實到“學”。教師要完成教育教學的解放就必須先解放自己,同時解放學生。教師要求學生“學會”,更為重要的是把義務教育確確實實當成終身教育的一部分,幫助學生“會學”。處理好“學會”和“會學”的關系,就擺正了教師、學生的關系,體現(xiàn)出學生作為人而不是知識的器皿。只有受教育者成為人,才能調(diào)整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未來的人才??荚囀遣豢苫蛉钡模皶W”的學生是一定可以“學會”的。這樣我們縣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就是有保障的。而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為人,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大事啊。
參考文獻:
[1]徐穎萍.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4).
[2]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05.
(作者單位 陜西省城固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