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園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先在自己班和隔壁班做了問卷調查:
你喜歡古文嗎?你覺得古文難嗎?難在哪里?對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經(jīng)過初步整理,簡述典型問題如下:
1.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容易混;特殊句式自己判斷不出來。
2.翻譯的時候漏掉重點詞,翻譯太復雜。比如,《大道之行》的翻譯。照著翻譯書抄,卻不明白意思和內涵。
3.查字典后同一個字意思太多,不知道如何選擇和區(qū)分。
4.主旨不明確。
5.眾多古文作者的朝代和字號容易混淆。
6.語言和表達方式不是我們所熟悉的。
眾生皆渴盼:輕松愉悅有趣的學習古文。
由此可見:他們之所以覺得難,不感興趣,是因為在文言字詞翻譯理解方面有難度,而且老師要求背記得多,還要聽寫。最后老師又因為考試的需要反復強調,強調的方式還單一枯燥。
文言文,是我們通過古人遺留下來的文字,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我們不熟悉他們的言語表達方式,對他們用的某些詞匯也感到陌生,對內容也疑惑重重。按道理說,不熟悉的東西,遙遠的時空,應該是我們深感興趣的,可是為啥還有這么多學生感嘆這是我們的“第二外語”呢?還有不少老師在感嘆文言文實在是難教。我想也許無趣的不是我們的古文,而是我們的教學方式。如何讓學生對文言文感興趣,不說愛上,但至少要有想去學習,去了解的欲望。
我的觀點就是多搞多樣的活動,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跳出框架,不要只為字詞翻譯考試服務。
如:我上期在班上搞的“期末古文大比拼”和“記憶大沖關”等活動?;顒右c時俱進,把現(xiàn)在流行的方式融入活動中,用同學們喜歡的感興趣的風靡的娛樂方式,來快樂鞏固古文,不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所以我們班的同學期末古文的復習是在輕松愉快和期待中完成的,考試結果表明效果甚佳。
我堅信:興趣是鑰匙,興趣會增強人的內驅力。關于激趣這個問題,一直是我探索的方向之一。而最近我正好教的是八年級上冊五單元,眾所周知這是個文言文單元。
下面就和大家在這里,談談我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文方面的一些嘗試,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賜教。
一、背誦方面
古文離不開背和寫,這是我們不可回避的事實。但是怎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樂意去背,這還是要講方式方法的。特別是他們的課程重,還有其他科目在盯著背,所以要讓他們在眾多學科的背誦任務中,偏好語文還是有難度的。
這里我就舉一個例子來供大家探討。
在講《大道之行》的時候,我是用的當堂指導背誦的方式,同時兼顧默寫。之前我先用極具誘惑的條件來鼓勵他們在老師教學前完成背誦,在上課前有近10個同學完成。在大肆表揚后,進入正課,激發(fā)起未背同學的好勝心。我先示范背誦,然后講析,完畢后。我讓學生臺下翻譯一句,臺上挑戰(zhàn)同學就默寫出一句,然后下一組對手接力。直至完成此文。然后共同來訂正修改。一堂課下來默寫和背誦同時完成。
二、翻譯方面
翻譯是個難點,一直強調的“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關鍵字詞必須落實,句式要體現(xiàn)。方式多樣性,才能讓學生不枯燥。學生喜歡有適度的挑戰(zhàn),能經(jīng)過一定的努力有成功的體驗。
比如,我示范翻譯,強調重點的時候,就會追問“老師的這個話是原文中的那個詞的體現(xiàn)?”或是讓學生來嘗試,然后問同學們,這樣準確嗎?有沒有注意的地方嗎?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參與進來,享受學習體驗收獲。一篇古文下來,評選出“小小翻譯家”來激勵他們。
三、理解內容和主旨方面
這點必須要有老師的點撥,特別是學生反映出來,有些內涵太多太深,他們覺得怎么可能會有那么多的含義。這一點就要求我們教的時候結合原文來分析,同時一定要透徹。畢竟遙遠的時代,要用今天的眼光和思想去看待,那還是有差距的。
當學生冒出不靠邊的話的時候,要重視,古文切忌模棱兩可。這就對我們老師提出了要求,首先自己要吃透,方可給學生解惑。否則自己都云里霧里的,怎么讓學生清晰明了。沒有教師的成長,學生的成長是不可能的。
四、實虛詞掌握上
實詞還好,虛詞就真的很“虛幻”了。特別是“之、其、以、而”等。我個人覺得還是要堅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教會學生查字典,學會區(qū)分選擇合適的意思,必須經(jīng)過自己的查尋思考后方印象深刻。同時要學會自己歸納總結。所以每次學完,我都會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本課的古文知識清單。選擇好的粘貼墻上表彰,同時也讓其他同學去審查挑錯。當然最開始我會做歸納的示范,告知學生從哪些方向入手。
其實這五個方面的師教和生學,都是建立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上,有了學習興趣和了解的欲望,才會有走進文言世界的動力。激發(fā)興趣乃是首要,才會實現(xiàn)“綠色”文言的可能。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也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不可孤立來完成,不放過任何一個鞏固的機會,盡量的多樣多元化來構建我們的文言教學。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我們不可忽視。
最后我想用這樣的話來結束:
你的心里沒有陽光,你的教育就不會輝煌。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些生活的詩意??菰锏奈难砸部梢匝堇[步步生花。
(作者單位 四川省瀘州市瀘州七中佳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