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曼婷
摘 要:通過對多媒體教學利與弊的分析,提出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該遵循的幾點原則。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教育革命優(yōu)勢;弊端
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吉布森和杜威均認為,教學媒體的本質不僅僅是媒體,還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學習者獲取信息的載體,是學習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同時是人體的延伸。大師們的話說明在教學活動中,教學媒體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多媒體課件革新了常規(guī)教學,給課堂帶來了勃勃生機,被譽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音處理技術、圖象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語音信號、圖象信號先通過模數轉換變成統(tǒng)一的數字信號,這樣,計算機就可以很方便地對它們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還可以查詢、檢索。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優(yōu)越性
1.投影畫面整潔、漂亮,鏈接豐富,而且能把一些曲線、曲面的生成,三維復雜結構的分析立體化地展現出來,這是語言表述難以達到的效果。
2.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3.動態(tài)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過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4.交互性,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學習更為主動,并通過創(chuàng)造反思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5.通過多媒體實驗實現了對普通實驗的擴充,并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
6.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節(jié)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的負面影響
1.過度使用課件容易造成課件為主角,缺乏課堂互動。教師辛辛苦苦做了大量精美的課件,希望拿到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因為課堂時間的關系,可能會造成原本應有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被觀看課件所代替。這在外語課堂上是尤其忌諱的。外語教學尤其是高年級的課堂,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分組討論等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以及快速思維的能力。如果這些時間都被觀看課件占用,那課件反而是畫蛇添足了。
2.過度使用課件會阻礙正常教學。因為學校規(guī)定或其他一些客觀原因,有些老師會濫用課件。結果造成了學生聽課不便、授課重點不突出、翻篇過快,加上有時影像不清晰,筆記很不好做,于是課后學生們就競相下載課件,甚至有人上課用手機、錄像機拍下投影畫面,索性不做筆記了?!把圻^千遍不如手過一遍”,使用先進工具的確很方便,但是效果卻不如傳統(tǒng)的自己做筆記那么好。上課做筆記,下課及時復習。這符合記憶規(guī)律,是最佳的學習方法。不過,在這個多媒體洶涌澎湃的現代教學環(huán)境中,似乎在逐漸被遺忘。
3.課堂成為課件成果展。課件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使用課件的目的之一,然而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技能。不過,多媒體教學之路似乎有些傾斜了。現在的多媒體課件似乎已經不再單純地作為教學手段而被使用了,在某種意義上變成各個學校多媒體教學實力的展示,變成了老師水平高低的展示,許多課件往往一味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學課件搞成電腦多媒體功能的成果展覽。
現代媒體的介入應該體現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觀念,而不是流于形式,局限于教學內容數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穎。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是人,多媒體課件是且只是一種教學方法,不是教學活動的目的,更不是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唯一標準。雖然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有著諸多的優(yōu)勢,但是絕不能夠完全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手段。教師的主導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視的。即使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的語言、表情、姿勢、板書也始終是連接各種教學媒體最活躍的因素。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控制因素,他決定著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的程度和水平,不能因為某些原因一味追求新鮮潮流的多媒體技術,讓教師和學生為新技術所累,被流行的新興教學方法牽著鼻子走。
所謂“教無定法”,固定化的多媒體課件不能孤立學生的思維多元化,也難以發(fā)揮教師的教學特色和教學個性。
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作用,盡量避免產生負面影響。課件的制作不能花哨繁瑣。課件再好也不過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因此,在制作時就應力求簡練實用,突出難點,適應課堂教學的使用。如果在課件中加入過多的音響效果和色彩鮮艷的圖片動畫就會喧賓奪主。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這樣的課件在使用時學生很容易走神,學生往往關注于上述內容而不跟著你的教學路子走。這樣就會因小失大,背離了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初衷。
參考文獻:
[1]陳寶泉.大學上課光有課件行嗎.中國青年網,2011-01-13.
[2]羅文明.淺談合理使用課件教學.萬安縣教育網,2007-7-27.
(作者單位 江蘇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