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菊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婁葑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021)
讓自信的陽光驅散自卑的烏云
——小學生自卑心理疏導策略談
沈慧菊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婁葑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021)
自卑感強的小學生,心理脆弱,適應力差,辦事畏首畏尾,稍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從而使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能力受到嚴重的壓抑,長期發(fā)展下去,可能會導致一個人心靈扭曲。我們可以從一些方面入手,對他們進行情感溝通,心理按摩,幫助他們重塑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陰影。
自卑心理;鼓勵性評價;自我暗示;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這樣說道: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疤痤^來”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但是,在每個班級中,總有幾個孩子由于各種原因,從而變得很自卑。這種自卑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態(tài)和不良的心理品質。那么究竟該如何引導學生增強自信并正確地評價自己呢?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幾方面入手,對他們進行情感溝通,心理按摩,幫助他們重塑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陰影。
學生遭受挫折后,容易形成負面的經(jīng)驗和消極的情緒體驗,從而產(chǎn)生不自信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會延伸到未來的同類活動?!耙怀簧咭?,十年怕井繩”,使他們長期走不出挫折的陰影。經(jīng)驗表明,不少學生成績不良并非全是因為他們缺乏必要的智力基礎,而是失敗使他們喪失了學習的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一個學生沒有了自信心,又何來上進心,與成功。事實證明,只有當學生有強烈的上進愿望和信心時,他的進步才會出現(xiàn)并得以持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克服自卑感,更多的時候就是不斷喚醒其自信心。自信心首先建立在對自己客觀評價的基礎之上,對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有一個恰如其分的認識,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其實千里馬不缺,缺的是會賞析千里馬的伯樂;學生并不缺優(yōu)點,缺的是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的眼睛。班中有個叫陸俊的男孩,家中父母離異,隨父。爸爸平時一直在外,因此很少輔導孩子再加上孩子自覺性差,學習成績落后。但是他卻很喜歡為班做事,地臟了,他會主動去拖,飲水機沒水了,他會和幾個男生合力換水。于是,我就盡量安排一些勞動任務給他,大清潔時,把一些難度較大的留給他,并告訴他這項工作唯有他才能完成得好。他似乎在集體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在每個同學的贊揚聲中獲得了自信,克服了自卑,學習上也開始有了興趣,學習成績在他的努力下也不斷提高。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評價最具有權威及說服力。對同一項活動和同一表現(xiàn),教師的正面激勵性評價會使學生獲得成功感,相反,反面的否定性評價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失敗感。鼓勵傳達的是正面信息,有益于喚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的方式一般有兩類:一類是合理歸因鼓勵,即對產(chǎn)生挫折的原因進行合理分析,幫助學生找出差距,堅信自己只要克服了某些缺點,戰(zhàn)勝了某些外部困難,就能成功,這種方式帶有明確的指向性,有利于學生明確目標;另一類是運用遷移鼓勵,即找出學生過去的成績或者當前的“閃光點”,即將他的自信心激發(fā)起來,抵消挫折感,使學生感覺到自己不是“全盤皆輸”,并產(chǎn)生“我能行”的自信,化挫折為動力。班中有個平時比較膽怯的女生參加朗誦比賽,但沒有獲得名次,回來后心情很不好。作為老師可以這樣幫助他分析和鼓勵她:“你真不簡單!在全校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可以把一篇那么長的散文背出來。如果下次參加比賽時,聲音能夠再大些,表情再自然些,我相信一定能夠獲獎的。而且,班里還有很多同學說你的普通話說得很標準,都要向你學習呢?!蓖ㄟ^老師這么一番鼓勵性評價,這個學生雖然沒有成功,但抵消了挫折感,獲得了成功感,同時激發(fā)了她的自信和下次要做好的內在動力。
自我暗示法又叫自我引導法,其基本觀點是:人的認識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如果人對自己有積極的認識和評價,那么他就傾向于出現(xiàn)良好的活動效果。自我引導就是強迫地形成對自己的積極的認識和評價,通過它來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俗話說:你感覺你行,你就行,如果你感覺你自己不行,你就真的不行了。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很多研究者發(fā)現(xiàn),“我能行”有很大的動力作用。自己對自己說出這句話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個承諾,要兌現(xiàn)這個承諾,自己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努力的付出也就是預示著成功的到來,成功的最后獲得又極大地強化了自己的這種自我暗示,提升自信心。針對這一點,教師可在班級內推行“我能行”的口號,開展“我能行”的展示活動;設立“我能行”獎等??梢宰屆總€同學依次站起來大聲說:“我能行!我很有信心!……”或者“我能行!我對自己的……有信心!”
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卑的學生往往低估自己,輕視自己,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希望,整日為缺點煩惱。因此我們可以從下面四方面去引導。
1.引導他們多方面全面地評價自己,走出片面評價自己的誤區(qū)。教師應與學生一起具體分析他在身體健康、學習、交往、做事、能力等方面的優(yōu)點和缺點,使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并且對自己的短處也能接受,使自卑的學生對自己有自豪感、自信心。
2.引導他們懂得正確地與別人比較。與別人比較是認識評價自己的一種方法,但比較的時候應當全面地比,既要把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又要把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還要注意比較的條件,因為每個人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不同,比較的前提往往是不平等的。
3.引導他們懂得拿自己與自己比。這也是正確認識評價自己的一種方法。要讓他們明白:只要我現(xiàn)在在某些方面比過去進步了,我就該為自己高興、自豪。
4.引導他們學會積極歸因。自卑的人往往把成功歸因為運氣等外界因素,而把失敗歸因為自己的能力低。我們應引導他們學會積極的歸因:這次成功主要是因為我的能力強(但并不抹殺客觀的作用如他人的支持);這次失敗主要是因為我的努力不夠或是我努力的方向不夠正確(但并不否認客觀條件如任務難度),我能行,我只要再努力一點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
總之,作為教師要讓這些自卑的學生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讓其心胸開闊起來,不再自怨自艾,學會正確看待自己,一分為二地看待成功和失敗,重塑他們的自信心,讓自信的陽光驅散自卑的烏云。
G444
A
1674-9324(2014)40-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