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速遞
從事中介服務的男子分三次騙取客戶126萬元土地過戶手續(xù)費等相關稅費后,揮霍一空。該男子劉某經湖南省寧鄉(xiāng)縣檢察院起訴,被法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半,并處罰金5萬元。
去年1月,長沙一家公司法人代表王先生在朱良橋羅巷村買了一塊地,因為辦理過戶手續(xù)很麻煩,于是找到當地一家中介幫忙辦理。該中介是個體經營戶,由劉某負責。雙方口頭商議由劉某辦理過戶手續(xù)和繳納相關稅費,一共是130萬元,其中126萬是稅費,辦完之后,王再給劉支付4萬元中介費用。
劉某先是以辦理過戶手續(xù)要繳納相關稅費為由,要王先生先給他60萬元??墒呛觅€的劉某收到錢后五天左右的時間就輸了個精光。同年1月30日,劉某致電王先生,說需要60萬元辦理產權證之類的手續(xù)。2月份,王先生又支付了60萬元。這60萬元,劉某輸光只花了兩天時間。后來王某又騙取6萬元就銷聲匿跡逃跑了。
2013年12月6日至13日,杭州某科技公司的設備技術員周強,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將同事徐某(在逃)交給他的一款含有惡意軟件的軟件包拷貝到公司某車間的產線服務器上,并將該軟件包安裝到某國產品牌某個型號的智能手機上,致使該批手機出現(xiàn)了被惡意收費等情況。經統(tǒng)計,這批被安裝惡意軟件的手機共計48665臺,并已全部出廠銷售。周強從中獲得好處費5500元。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周強伙同他人,違反國家規(guī)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故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6年,違法所得予以追繳并上交國庫。
因退票被收取20%服務費,律師董正偉要求國家鐵路局公開定價信息和退票成本信息遭據,起訴對方。經北京市一中院審理,國家鐵路局敗訴,被判對原告公開這份政府信息。
法院查明,2014年4月1日,被告收到原告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鐵路總公司制定調漲火車票20%退票費過程中政府定價信息和退票成本信息等”,并于2014年4月22日作出答復,告知原告申請公開的信息不屬于被告政府信息公開事項。同日,被告以掛號信的方式將被訴答復送達給原告,原告不服起訴。
對此,法院審理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相關規(guī)定,本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屬于公開范圍的,應該公開。根據國家鐵路局的職責,原告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鐵路客貨運雜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屬于被告公開的項目。
據此,對于被告給原告的原答復行政違法,法院依法予以撤銷,判決被告應在判決生效后,進行調查、裁量,對原告的申請重新予以答復。
內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區(qū)檢察院案受理了一起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是一名“游醫(yī)”。
被害人王某是陜西省某縣的煤礦主,因為2011年經營失誤造成了十多億的損失,王某也因此落下了神經衰弱的病根,四處求醫(yī)問藥。劉某為王某“診病”的過程中不斷探聽王某得病的原因,王某和盤托出。劉某立即表示自己有位患者,是北京的領導,曾在內蒙古公安廳工作過,自己對其曾有“救命之恩”,可以以合同詐騙立案的方式幫王某追回損失。王某聽聞此言,立即將此事托付給劉某。自2012年直至2014年,劉某先后多次以“疏通關系”“打通環(huán)節(jié)”等理由要求王某打款2000多萬元,王某幾次來到呼市督促事情進展情況,都被王某請來的“律師”、“政法委的領導”、“公安局的民警”等虛假身份的演員所蒙蔽。最后一次,王某將四百萬現(xiàn)金交給劉某后,劉某便再無蹤跡,王某發(fā)覺受騙,遂報案。
目前,劉某、李某等犯罪嫌疑人均已歸案,此案仍在進一步的辦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