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平措
摘 要: 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閱讀,閱讀也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 閱讀教學 多元化閱讀 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都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在語文考試中,閱讀考題的賦分在25%以上。如何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是語文老師非常重要的任務。下面我談談對這個問題的做法。
一、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閱讀教學
語文教師必須了解新大綱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必須熟悉教參,深入研讀文本,明確每一冊每一單元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掌握閱讀技巧。新大綱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初步學習各種閱讀方法。七年級的學生剛由小學進入初中,處在一個過渡階段,我在七年級上冊訓練的重點是: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七年級下冊在原來訓練重點的基礎上,初步教給學生各種閱讀方法,讓學生根據(jù)所學方法學會獨立閱讀課文;到了八年級,要求學生在掌握老師所教方法的基礎上學會歸納總結,舉一反三;九年級,要求學生分類歸納初中階段各單元各類型課文進行閱讀,并能學以致用,將所學習、歸納的方法應用于課外閱讀中,提高應試能力。
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有神奇的推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a效,化低效為高效。那么,怎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1.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增加讀書的情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置身于濃厚的讀書環(huán)境中,是激發(fā)學生喜愛讀書的主要客觀因素。我征求學生意見,在班級開設圖書角,每位學生從家里最少帶來一本書,這樣,書的數(shù)量、種類多了,自然就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刊,男學生喜愛歷史、軍事、科學類,女學生感興趣的是故事、文學、娛樂、服飾類等,當男生為某一個歷史或軍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不分勝負時,女生也會伸過頭瞧一瞧,時間久了,耳染目睹,女生對某些軍事、科學類問題也能說出個一二,偶爾也會翻一翻那些書刊。另外,我對同學們的獎勵基本也是以書為獎品,獲獎的同學獲得了榮譽和獎品的所屬權,但人人都具有閱讀權。此外,我要求每位學生每個學期最少買一本書,讀一本書(要求是經(jīng)典名著)。雖然是一本書,初中六個學期下來,就有了六本,如果拿到班上和同學交換,那么遠遠不止六本。這樣,同學們自己的書越來越多,班上的書也越來越多,讀書氛圍就越來越濃了。
2.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白x熟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利用每天的早讀、晚讀、睡前飯后進行古詩文朗誦,每周背誦一首詩,背得快的同學可以背兩首、三首,讓大家與古代文化的精華——唐詩宋詞元曲交朋友?!白钍菚隳苤逻h,腹有詩書氣自華”。課外,我推薦一些經(jīng)典名著給大家閱讀,讓學生在古詩文的浸潤和名著的熏陶下學知識,明事理,增涵養(yǎng)。
自習課,我布置學習委員組織同學們到學校閱覽室借書看書。語文課前,我安排兩三個同學進行經(jīng)典精華語段朗誦,適時給予朗誦指導,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
閱讀,有自由自在的朗讀,有競爭性的背誦,有聲情并茂的演讀,還有默默的研讀,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3.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感受閱讀的快樂。教學中我總是有意識地結合教材給學生制造懸念,喚起學生的閱讀期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語文教學中,不管學習哪種文體的文章,都能分門別類地給學生講解與課文有關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閱讀。
三、閱讀方法要多元化
閱讀方法不單一,除了要懂得哪些文章該精讀,哪些文章可以略讀外,還要教會學生多元化的閱讀方法。例如:(1)讀與教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正確地讀課文。在深入閱讀時,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調(diào)動各感官,讀出味道,讀出情趣,這樣,老師講授的內(nèi)容和方法才能輕松地理解和掌握。(2)讀與思相結合。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把閱讀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當然,要給學生營造寬松的閱讀氣氛,學生才會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覺,才能積極思考,才能結合老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和方法進行分析、把握課文,從而形成獨特的閱讀感受。(3)讀與記相結合。這里的“記”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記憶,也就是說要邊閱讀邊記憶,不要水過鴨背。第二層意思是記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要養(yǎng)成邊閱讀邊記錄的習慣。這里的記錄,可以是摘錄精彩詞句,也可以是在原文上圈點,即做標記,還可以是對某句話的理解、分析。教師應教給學生做標記的方法,讓學生讀得有個性,記得規(guī)范。(4)讀與寫相結合。寫不離讀,讀為寫打好基礎,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讀寫相結合的好習慣。讀書應與寫讀書筆記、寫文章相結合,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提升寫作水平,還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zhuǎn)化為技能和技巧。
總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這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都有很大幫助,一個人知識的獲取靠的主要是閱讀,學生如果能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則將會終身受益。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多安排學生閱讀,多給學生閱讀的時間,指導學生多元化地閱讀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