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780年前的蔡州(今屬河南駐馬店)城,鼙正是風云激蕩,狼煙四起,蒙宋聯(lián)軍將金國殘余圍困在這個小城里,昔日風光無限的大金王朝,終于迎來了它的黃昏。
當時的金朝國君叫完顏守緒,幾年來,他東奔西走,試圖挽回江河日下之勢。他也的確曾收復一些失地,只是大勢所致,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當他因兵敗躲進這個很小的城池時,心中有著太多的無奈與憤恨。逃亡之路上,一些重臣已經(jīng)風流云散,躲避大廈將傾之危。如今死守在身邊的,都是忠心之士,這讓他多少有一些欣慰。
在完顏守緒身邊的戰(zhàn)將中,最勇猛者莫過于完顏承麟。此人也是皇族,只是命運將他推到風口浪尖,倉猝揚名,后人連他的生年都不可考。他驍勇善戰(zhàn),死保皇帝,當他于亂軍之中奮起白刃之時,從未想過,自己能在史書上占據(jù)一個位置。
1234年正月,完顏守緒面對滿天烏云發(fā)出了一聲長嘆。金人剛剛又一次擊退了攻入城中的蒙宋聯(lián)軍,完顏守緒卻深知大勢已去,憂心如焚。就是在這時,他想到了一個問題:歷來未有不亡之國,而他就要成為亡國之君。他并非怕,實際上他已經(jīng)用盡心力,獨撐危局數(shù)年,即便一死也可面對列祖列宗。只是他并不想當亡國君,他知道當年宋國的微、欽二帝被擄之事,也知道亡國之君所受之辱之甚,他并不想受辱,于是想退位。
縱觀身邊之人,唯完顏承麟,文武雙全,又是皇室嫡親。完顏守緒決定讓位于他。完顏承麟起初是誠惶誠恐,執(zhí)意推卻,苦勸圣上三思,并一再保證定要替圣上殺出一條血路。無奈皇上心意已決,完顏承麟只好應承下來。
正月初十的晚上,完顏承麟對天長嘆。怎么說這個皇位來得有點荒唐,雖說被逼無奈,可是心中總是有著一些私心和虛榮的。正是有了這一點兒的僥幸心理,他才答應了明日的登基儀式。只是他嘆的是什么,后人無法得知。
第二日的傳位儀式還未結(jié)束,蒙宋聯(lián)軍再度破城,完顏承麟這個還沒坐上龍椅的皇帝,又拿起武器投入戰(zhàn)斗。
而完顏守緒自殺身死,他終于如愿,并未做亡國君。新君完顏承麟為其收尸,并謚其為“哀宗”。
隨著金哀宗身死,不一會兒工夫,完顏承麟也戰(zhàn)死于亂軍之中,后人稱之為金末帝。短短兩個時辰的帝位,始于荒唐,終于戰(zhàn)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