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倫
近日讀伍爾夫的《普通讀者》,我不禁感慨于這樣一句簡單而樸實的話:“讀書是為了自己高興?!睘榇?,我不免想到作為教師是否應該有這樣一種很樸實的信條:教書是為了自己高興。
日月是喜悅的,那是因為它對大地的愛;大地是喜悅的,那是因為它對萬物的愛。從欲望中尋找幸福猶如緣木求魚,用物質(zhì)解決心靈疾患猶如以油滅燈。人生的最大悲劇莫過于開著幸福之車卻拼命尋找幸福。倘若讓過多的欲望與貪戀如影隨形,我們的人生怎能不頂水而立,怎能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教書是為了自己高興。”每天踐行著這句簡單的話,我們放眼四顧看到的也許不再是泛濫的物欲功利、聲色誘惑、躁狂虛妄,我們也許會帶著更多的微笑發(fā)現(xiàn)教育生活中的美、善、悲憫、愛、詩意與情趣,從而擦亮心靈、保持清明,流淌出股股清泉,煥發(fā)出自然光彩,帶著感恩心、敬畏心、慈悲心,獲得生活向度,保存書香襟懷、山川心胸,覺察到生命的美好與豐盛,了解到孩童生命的可貴,體驗到師生之間的相互贊美與認可,以智慧的雙眼觀看蕓蕓眾生,繼而傳播溫情與愛意,為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送去包容與祝福。
美學家蔣勛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比簟敖虝菫榱俗约焊吲d”也能上升為生活的一種信仰,我相信它就能喚醒我們內(nèi)心的正直與純凈,讓我們懂得開解自己,止住內(nèi)心的失望和悲傷,用一種明朗、從容的心態(tài)對待榮辱得失,保持內(nèi)心的明朗平和,積極向上,時時自省,日日更新,不妄想,不貪求,舍棄多余的欲望,減輕心靈的重負,從內(nèi)心生發(fā)出無限的歡喜,自覺豐富人生的情感,鍛造美好的心情,學會在平靜、樸素、從容、慈愛、悲憫中給自己一份好的生活,用心靈感應到“真,讓人感到踏實;善,讓人感到安慰;美,讓人感到愉悅”的價值,帶著梭羅一樣溫暖、明亮、柔軟、天真的心靈,浸潤到珍貴而稀世的瓦爾登湖,每天看得見生命的燦爛和溫暖,使我們的人生成為一趟充滿美好、喜悅、豐富的旅程。如此這般,我們就能智慧處事,慈悲待人,以愛去溫暖,像海綿一樣虛心,把成見、自私、虛榮全都清理出去,繼而超越功利,努力成為良心的護衛(wèi)者;悉心育人,努力成為道義的啟蒙者;超越教條,努力成為獨立的思想者;超越盲從,努力成為勇敢的批判者。正如我?guī)е敖虝菫榱俗约焊吲d”的信條生活,在教育筆記里不禁留下這樣一段感悟:真的慶幸每周為孩子們提供了自由自在的聊天機會,真的慶幸每周帶著孩子們走出校園,和他們一起在親近自然中享受到游戲的歡樂。而與同事結(jié)成研修共同體,時不時刺激著我的思考與嘗試,使我擁有一份實實在在的愉悅?!鞍颜n上得簡單,別把沉重留給孩子”,我這樣自勉著,這樣探尋著,這樣改變著,這樣積蓄著,這樣高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