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著地球吃-----倫敦的下午茶
文/周芬娜
今年決定去倫敦度假,有幾分是沖著下午茶去的。倫敦最著名的喝下午茶的地方是麗池大酒店,以夾有胡蘿卜和榛實的三明治而著名。但價格也最貴,每人要二十一英鎊。我們到倫敦的第二天,冒著雨走了一個小時才到達位于匹克狄里的麗池大酒店。當時又冷又累,迫切地需要一壺熱茶和幾塊三明治果腹,但卻被拒絕入內(nèi)。原因是此處的下午茶以衫香鬢影、氣氛高雅著稱,外子卻穿了一條煞風景的牛仔褲。我們也沒有事先預約,只好怏怏而歸,算是碰了一鼻子灰。
后來聽說佛南與梅森既不需要預約,也不需要盛裝,便在最后一天下午,逛完大英博物館之后到那里小憩一番。這家店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百貨公司。一樓食品部,以紅黃兩色的紙花為飾,布置得典雅溫馨。販賣果醬、圣誕布丁、芥末、太妃糖等各種英國土產(chǎn),也是購物的好地方。喝傳統(tǒng)的下午茶要到四樓的圣詹姆斯餐廳,時間是下午三點到五點半,花費每人十英鎊,尚稱合理。另有一種流行于蘇格蘭的“High Tea”。除茶點之外另加烤肉、烘蛋或煎火腿,幾乎可以當晚餐吃了,每份十二塊兩毛五英鎊。我們點的當然是傳統(tǒng)的下午茶。
點心是用三層鍍金的小架子送上來,做得十分精致。上一層裝的是各色迷你三明治,計有蘇格蘭熏鮭魚、蝦夷蔥乳酪黃瓜和芥末烤牛肉三種。最下一層有四個剛烘好的小圓餅,還是熱的呢!中層則盛草莓果醬、奶油、吃圓餅專用的凝結乳脂。凝結乳脂是英國狄文夏爾郡的特產(chǎn),根據(jù)《紐約時報》所出版的《食品百科全書》的記載,做法就是以未經(jīng)高溫殺菌的濃乳,在天氣溫暖時置于室溫中十二小時,再加熱冷卻而成。夾在圓餅中吃起來甜濃香滑,確是絕配,三明治也新鮮可口。
紅茶則有好幾種可供選擇,我們點了皇家紅茶。英國人喝紅茶習慣加奶,加不加糖隨意。茶具是精美的白色骨瓷,光潔的桌布上插著鮮紅的康乃馨,餐室中洋溢著弦樂四重奏的旋律??腿私暂p聲細語,談笑晏晏,侍者則斯文有禮,善解人意。在這種氣氛下喝茶吃點心,無疑是一種物質和精神上的享受。我們總算見識了英國文化中優(yōu)雅高尚的一面。
我不禁想起中國式的喝茶吃點心——廣東人的飲茶。它的由來原是為商家談生意的需要,通常飲的是“早茶”。一大清早到茶樓,來上一盅兩件。茶點吃完,生意也談妥了。但因點心好吃,遂逐漸普及于大眾。
茶樓總是嘈雜的,如今不要說談生意,連朋友之間的閑聊都很困難。通常一頓茶飲下來,連嗓子都喊啞了。茶樓中既無鮮花,亦無弦樂四重奏,想必店家對茶點的美味深具信心,所以不需要任何東西來陪襯了!
一般人都認為英國人冷漠嚴肅,中國人熱情好客,這兩種迥異的民族性格,是否也在飲茶的文化中表露無遺了呢?
烏拉圭人待客飯菜豐盛
文/華志
若到烏拉圭人家中作客,臨行前要淋浴更衣,男人要修面,女性要化妝,并帶上鮮花、巧克力、蛋糕、酒等禮物送給主人。
客人進門,主人首先用馬代茶招待,馬代茶的茶具是一個葫蘆形的瓢筒,上面帶有富于民族特色的圖案或風景畫,一根銀質的吸管插入瓢筒內(nèi),吸管的一端是帶有小孔的管頭,另一端有吸嘴,將馬代茶放入瓢筒里,沖入開水,稍涼后用吸管慢慢吮吸,賓主你一口我一口,邊飲邊談,氣氛親切。
烏拉圭人招待客人的飯菜十分豐盛,主要食物有大米飯、面包、玉米餅、肉類、禽蛋、蔬菜、水果等。烏拉圭人的烤牛肉風靡美洲大陸,人們尤其喜愛吃帶皮的烤牛肉或烤羊肉。作法是將現(xiàn)宰殺的?;蜓蚱识绯扇舾蓧K,將鹽、辣椒、花椒等調(diào)料涂在肉上,架在炭火上慢慢熏烤,待烤到外焦里熟時,顏色深紅,味道鮮美。也有的是待肉烤熟后再蘸上佐料吃,味道同樣鮮美。烏拉圭人待客的飲料有美國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碧、意大利的格拉帕酒、用甘蔗配制的燒酒、葡萄酒等。吃烤肉時最好喝葡萄酒。進餐時和進餐后,客人要再三對主人的盛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