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摘 要】《念奴嬌·赤壁懷古》與《雨霖鈴》在題材、主題、表現(xiàn)方法和語言等方面各具特色,對于讀者都具有認識價值、審美價值和藝術(shù)借鑒的意義。
【關(guān)鍵詞】婉約;豪放;題材;主題;表現(xiàn)方法;語言
在宋代詞壇上,先有婉約派,后有豪放派。明人張綖首先明確地用婉約、豪放來概括詞中這兩種不同的創(chuàng)作傾向,他說:“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詞調(diào)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 。蘇東坡的詞和柳永的詞在中國文學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他們的詞的風格明顯不同,分屬兩派。
下面就拿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柳永的《雨霖鈴》做一比較鑒賞,看看他們詞的不同。
先看《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是一首詠史懷古詞,是一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代表。
作者蘇軾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和詩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在湖州任上因所做詩文被人誣陷有毀謗朝廷之意,被捕入獄半年。次年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磯游覽,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主要描寫赤壁的景色,同時兼懷古人,仿佛是由遠景、近景、特寫等一組不同的鏡頭組成的畫面組合。首三句,仿佛是遠景掃描,長江水浩浩蕩蕩,奔流不息,亙古不變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風流人物。次三句,鋪陳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戰(zhàn)場?!叭说朗恰比?,表明作者也不知道此處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戰(zhàn)場,只是借“赤壁”之名詠寫古事,抒發(fā)感嘆。上片最后兩句,是整個上片景物描寫的總結(jié),引起了下片對周瑜的追懷。下片懷古,詞人抓住周瑜年輕有為這個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發(fā)的英雄形象。想當年,年輕的周瑜手執(zhí)羽扇,頭戴綸巾,他是那樣的英俊瀟灑、倜儻風流;他又是那樣的富有謀略,談笑之間,曹軍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少年有為,在年輕的時候便建立了世人矚目的赫赫功績,而自己現(xiàn)在已鬢染霜華,卻一事無成,一腔報國之志無處施展。這是讓詩人無限感傷的原因所在?!岸嗲閼?yīng)笑我”始,自我傷感之意由此可見。華發(fā)早生,功業(yè)無成,失望之余,詞人不免產(chǎn)生人生如夢之感,因而結(jié)尾二句歸結(jié)為詞人深沉而又頗多消極的慨嘆。人生如夢,世事滄桑,面對滔滔東流的江水,詞人只有舉杯對月,自澆心中愁緒。這首詞在吊古的基礎(chǔ)上傷今,回到現(xiàn)實,抒發(fā)自我的感傷。總體看來,這首詞寫得雄渾豪放,大開大闔,氣象恢弘,堪稱歷代詠史懷古詩詞之絕唱,亦開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
再看《雨霖鈴》這是一首離別之作。作者柳永是一個浪漫詞人,柳永的詞大都是在“偎紅倚翠”生活中“淺斟低唱”的產(chǎn)物。他離鄉(xiāng)背井,長期浪跡江湖,體嘗到了生活中的種種苦況;又因此常常不得不與所戀的人離別,故所作多怨苦凄悲之辭?!队炅剽彙罚ês凄切)便是他這方面的代表作。
此詞表現(xiàn)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shè)帳餞行,到蘭舟摧發(fā),淚眼相對,執(zhí)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tài),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北宋時柳詞不但都下傳唱,甚至遠及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柳詞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這種明白曉暢、情事俱顯的詞風不無關(guān)系。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shè)想別后情景。劉熙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敖裣契ê翁?,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確實,“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為名句,不僅在于虛中有實,虛景實寫,更因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敖裣菩押翁帯保b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按巳ァ币韵?,以情會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經(jīng)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回環(huán)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不盡愁思。宋人論詞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詞一向被判為“俗曲”。此詞上片中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等語,確實淺近俚俗,近于秦樓楚館之曲。但下片虛實相間,情景相生,足以與其他著名的“雅詞”相比,因此堪稱俗不傷雅,雅不避俗。
《念奴嬌·赤壁懷古》雄壯豪放、曠達飄逸,《雨霖鈴》婉約清麗、纏綿緋側(cè),各有特色。
從題材上看,《念奴嬌·赤壁懷古》描寫的是古戰(zhàn)場情形,表現(xiàn)作者對古代豪杰的憑吊,字行間透露出豪壯雄渾之感,讀來精神倍增;《雨霖鈴》描寫的是秋夜戀人離別,表現(xiàn)作者的依依之情,“悵飲無緒”,更突出作者因即將與戀人離別而煩燥、憂思之情。
從主題上看,《念奴嬌·赤壁懷古》反映了作者建功立業(yè)、實現(xiàn)抱負的豪情壯志。拿周瑜和自己相比,喟嘆不遇明主、壯志難酬,但詞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而是一種豪情壯志,道出人生易老,宜早建功業(yè)的感慨;《雨霖鈴》表現(xiàn)的是凄涼的離別之情,“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終日親相愛的戀人,一旦分別,留戀難舍,“淚流語噎”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表現(xiàn)出難分難舍的深深愛戀。
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念奴嬌·赤壁懷古》采用概括和抒情的方式,展開的是宏偉的畫卷:古戰(zhàn)場,抒發(fā)的是豪放的感情:建功立業(yè),開頭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整個詞的豪放氣勢便躍然紙上,而“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更壯大了整首詞的宏偉氣勢,展現(xiàn)一幅壯偉的畫面,在此基礎(chǔ)上,描寫周瑜的建功立業(yè),發(fā)出功業(yè)難成、花發(fā)早生的喟嘆,但這不是哀婉細膩的抒情,而是壯懷激烈的感慨;《雨霖鈴》采用的是細膩的白描,委婉的抒情,戀人離別當然不可能是豪壯的場面。“寒蟬凄切”、“悵飲無緒”襯托出離別的凄婉,描寫了這樣一個具體而細膩的畫面:秋雨霖鈴剛停,秋蟬在樹上凄凄地鳴叫,天色將晚,即將分別的戀人,雙手相執(zhí)四目相對,淚流滿面,哽噎無語,哪有什么心情在帳篷內(nèi)飲酒?渲染的完全是一種凄涼的氣氛。
從語言上來看,《念奴嬌·赤壁懷古》表現(xiàn)的是崇高壯美的景象,讀來豪氣干云,壯麗之情油然而生,《雨霖鈴》表現(xiàn)的是感傷柔美的意象,讀者未免不受影響,讀著讀著自然而然便覺得自己也似與戀人離別。
蘇柳這兩首詞表現(xiàn)了不同意象,也抒發(fā)了不同的感情,對于我們都具有認識價值、審美價值和藝術(shù)借鑒的意義,在文學史上具有永不磨滅的光輝。
參考文獻:
[1]夏成濤.宋詞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徐師曾.文體明辨·詩余.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