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癡呆發(fā)展為全球“流行病”
全球老年性癡呆患者人數(shù)在過去3年里增長了近1/4。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全球有4400萬老年性癡呆患者,比3年前增加了22%。據(jù)德國《世界報》網(wǎng)站報道,發(fā)布該研究報告的國際阿爾茨海默氏病聯(lián)合會估計,到2050年全球老年性癡呆患者人數(shù)將增加2倍,增加到1.35億人。僅歐洲的患者就將達到1600萬。
國際阿爾茨海默氏病聯(lián)合會負責人馬克·沃特曼說,該病是一種“流行病”。情況將“越來越糟糕”。他警告說,患老年性癡呆的人數(shù)將“大幅”增加。他要求世界衛(wèi)生組織必須把治療老年性癡呆作為其工作重點之一。英國衛(wèi)生部稱阿爾茨海默氏癥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全球性挑戰(zhàn)” 。
暴力行為可能與炎癥有關
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人的狂暴行為與憤怒情緒可能與體內炎癥存在關聯(lián)。
據(jù)美國趣味科學網(wǎng)報道,研究人員抽取了70名被診斷為陣發(fā)性暴怒癥(IED)患者的血液,化驗其中的炎癥指標。陣發(fā)性暴怒癥的表現(xiàn)為反復出現(xiàn)沖動性攻擊行為和大發(fā)雷霆,常見于公路泄憤、家庭暴力和摔打物品等情形。
參與研究的還有61名經診斷患有無攻擊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沒有精神問題、作為對照研究對象的67人。
結果表明,陣發(fā)性暴怒癥患者體內兩項炎癥指標水平與沖動攻擊水平正相關,相比之下,在沒有精神問題的對照參與者身上,兩者并非正相關。根據(jù)《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卷》月刊刊登的這項研究結果,在考慮各組參與者的生活方式因素和其他差異后,結果仍然如此。
科卡羅說,這項研究結果并不意味著,服用阿司匹林等消炎藥可以讓人平息憤怒情緒,但確實為今后的研究打開了新的方向,即側重研究減輕炎癥是否能夠最終減少攻擊行為。
越愛吃蔬菜自殺傾向越低
據(jù)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國立國際醫(yī)療研究中心等研究團隊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越是愛吃蔬菜、大豆、海草、蘑菇等健康食品的人自殺風險越低。
本次調查以約9萬名40~69歲男女的飲食傾向為對象,平均追蹤時間達8.6年。期間共有249人自殺。
研究人員向調查對象詢問了攝取134種食品飲料的頻度,根據(jù)飲食偏好將其分成三大類:(1)蔬菜、大豆等“健康型”;(2)肉類、面包、果汁等“歐美型” ;(3)米飯、味增湯等“日本型”。
研究人員又根據(jù)“健康型”飲食傾向的強弱,將調查對象分成4個組別并調查與自殺的關系,結果顯示“健康型”飲食傾向最強的組別與最弱的組別相比,自殺風險低5成。但對“歐美型”、“日本型”進行同樣的分析卻不存在類似差異。
曾有研究表明,葉酸、維生素C等可預防憂郁癥,越是偏好“健康型”飲食的人越少自殺,可能正是因為這些健康食品中含有大量此類成分。
大氣污染是“一類致癌物”
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最近發(fā)布報告,首次指認大氣污染致癌,并視其為普遍和主要的環(huán)境致癌物。報告中說,近年來人們面臨的大氣污染威脅顯著增加,有充足證據(jù)表明,暴露于戶外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會相應增加。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對物質致癌性的評估分為四大類,按嚴重程度由低到高依次為:第四類“不大可能對人類致癌”,第三類“無法界定是否對人類致癌”,第二類“可能或很可能對人類致癌”,第一類“對人類致癌”。這份報告第一次將大氣污染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與煙草、紫外線和石棉等處于同一等級。這份報告?zhèn)鬟f了一個強烈信號:應立即采取行動制止大氣污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