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廣新
每每在課堂,看到學生被動地聽,機械地回答問題,我就在想:他們的好奇心能得到滿足嗎?我在教學中讓學生走上講臺,讓他們落落大方地站在講臺上去朗讀、去講解、去評議、去總結、去演出,去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去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上講臺前的準備工作
1.消除膽怯的心理,多鼓勵多表揚
先要讓學生們邁出艱難的第一步,哪怕只是站在講臺上說聲“老師好,同學們好”,然后逐漸地讓他們多說幾句,直至講完一個故事,使學生由怯于登臺到勇于登臺再到樂于登臺。鼓勵表揚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矯正學生的缺點,糾正缺點時,要注意說話要委婉、熱情、耐心,不能要求過高,操之過急。
用的詞匯少,可幫助他多用幾個,句子表達不完整,可耐心地讓他再說兩遍,說得層次不清或不連貫時,不要輕易打斷,可提醒他們列好提綱,列出先后次序,把相似的問題歸好類,以便下次說的時候就很完美了。這樣,鍛煉了學生的敢于表現(xiàn)、遇事不膽怯的心理,樹立起高度的自信心,成功的登臺演說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潛能,體會到表現(xiàn)的快樂,提高了他們的能力。
2.做好基本功方面的準備
學生要想在講臺上暢所欲言,演講能吸引聽眾,除了做到鎮(zhèn)定不慌、神情自若外,還要有較為扎實的基本功,力求做到講話字正腔圓,講解簡明扼要、生動形象,富有雄辯力等。這樣的要求也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自覺地去積累運用詞語,去學習有關演講與口才方面的知識,甚至去沒人的地方,偷偷地練習朗讀,去反復地練習說話的技巧等。這樣不僅使他們的演講生動地聽,也對語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3.準備好上臺所需要的材料
演說的材料,我有時給學生準備一些,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為了調(diào)動學生演講的積極性,主要由學生自己去準備。為了好好的表現(xiàn)一次,他們課下到處翻閱搜尋自己喜歡的故事,他們在腦中構思,甚至寫下自己的演講內(nèi)容,他們?nèi)セ貞?,去刪減,去拼湊聽來的故事,以期留下最精彩的部分。學生說話、演講的水平提高了,那寫作的水平又怎么會不提高呢?
這樣的訓練分階段、分步驟地進行,最終達到學生主動上臺,樂于表現(xiàn),能力提高的目的。短短幾分鐘,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摒棄了傳統(tǒng)的“復習提問”的開課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特別是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的養(yǎng)成,并且為下面的幾十分鐘學習書本知識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更加樂于表現(xiàn)自己,踴躍發(fā)言,大膽提問,主動回答問題。
二、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上講臺的機會
隨著學生說話水平的提高,我漸漸增多了讓學生上臺的機會,也擴大了學生講的范圍。一個思考性的問題,我讓學生走上講臺去回答、去闡述他的見解;對有爭議的疑難問題,我讓學生登臺說出自己的觀點;有不同觀點的可上臺與之辯論。對某一段或一句話內(nèi)容的理解,我讓學生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解。一節(jié)課結束前,我讓幾個學生去臺上總結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去概括文章的主題,對本課寫作方法點評等,這樣,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選擇恰當?shù)臅r機讓學生登臺講、評,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也消除了學生課堂上心不在焉、懨懨欲睡的現(xiàn)象。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了起來,學生的潛能也挖掘了出來,教學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三、教給學生上講臺的技巧
學生講的范圍廣了,講的量也大了。有時,我批閱好試卷會讓幾個學生分開來講,批改的作文讓學生來講,有時讓學生互批互改作文,我讓他們講他批改的某個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需要注意的問題等,最后拓展到一些淺易的課文讓素質(zhì)較好的學生來講授。
講課前,我教給學生一些講課的方法,提供材料并提出教學本課的重點問題要突出,設計的問題要為突出重點服務,難點問題要設計出突破難點的方法,教學步驟要靈活設計等。學生講課時,我做學生,對于學生錯解的問題提醒學生討論解決、訂正;對于漏講的問題我像學生一樣提問,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對于講解不透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究、討論或作些補充。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思維活躍了,辯論熱烈了。師生的心靈也在這種驚喜與激動中得到了慰藉與滿足。自己的學生這么樂于上講臺,這么快樂地享受學習的過程,這是做老師的多么大的幸福??!
是啊,講臺,應該是學生的陣地、學生的舞臺,他們的能力應當在這里得到培養(yǎng),他們的才華應該在這里得到挖掘,得到展現(xiàn)。在這里,他們逐漸成長壯大起來,他們從這小小的舞臺,走向人生的大舞臺、社會的大舞臺,舞出他們?nèi)松盥畹奈枳耍瑹òl(fā)出生命最絢麗的光彩。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豐縣創(chuàng)新外國語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