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戀娥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主要有自讀式、教讀式、練習式、復讀式等。應從具體的教學目標出發(fā),從教學內(nèi)容和課文特點出發(fā),從學生的特征和學習需要出發(fā)進行選擇,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語文;教學;方法;思考
教學方法的選擇是設計教學方案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科學、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一、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方法有許多種,主要包括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具體到語文內(nèi)容,又可按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這幾方面劃分為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閱讀教學主要有:美讀法、語境感悟法、開拓想象法、比較閱讀法、欣賞評價法等;寫作教學方法主要有:問題引路法、發(fā)散求異法、集體作文法、互批互改法等??谡Z交際教學方法主要有:討論法、復述法、聽記法、演講法等。
“三主四式”導讀法是錢夢龍在總結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語文教學方法。
(1)自讀式。這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為主的訓練形式。自讀大致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先教后讀。教師先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學生進行自讀。二是先讀后教。學生先自讀,在教師的引導下加深理解,領悟閱讀方法。三是邊教邊讀。教師邊指導,學生邊自讀。
(2)教讀式。這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的閱讀訓練的方式。教讀必須與自讀同步進行。教讀集中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項的工作:一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三是幫助學生克服閱讀中的困難。
(3)練習式。設計練習要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主要練習類型有:以記誦或積累知識為主的練習;以消化知識為主的練習;以應用為主的練習;評價性作業(yè)。
(4)復讀式。復讀是一種復習性的閱讀訓練形式。指導學生的讀、想、議、練。復讀一般分為以下幾種:一是以知識歸類為目的的復讀,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主要方法是將復讀課文中的知識點按類別加以歸納、整理,可采用圖表、綱要的形式概括,方便記憶。二是以比較異同為目的的復讀。通過比較或求異、或求同,可以在文體特點、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方面發(fā)現(xiàn)特點、探索規(guī)律。三是以求得規(guī)律性知識為目的的閱讀。要求學生以一組文章提供的事實為材料,尋求支配這些事實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在歸納比較的基礎上,訓練學習抽象思維能力。
二、選擇語文教學方法的依據(jù)和出發(fā)點
(1)從具體的教學目標出發(fā)。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同,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如果師生需共同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就應采用講授法;如果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采用探究法;如果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就應采用美讀法和默讀法等。
(2)從教學內(nèi)容或課文特點出發(fā)。教學內(nèi)容也是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jù)。其中,課文特點對選擇教學方法的影響很大。課文是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的依據(jù)。因文體不同,教法也不同。即使同一文體,也有各自的巧妙構思與語言風格。在教學中,教師應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主動融入文本,體會作品的藝術美。
(3)從學生的特征和學習需要出發(fā)。語文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具體實際需要。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語文課堂中師生要共同活動,開創(chuàng)“以學定教、學教相長”的局面。
語文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兩個層面的工作。一是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語文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由被動轉(zhuǎn)為主動,不僅要開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而且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責任感。二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讓他們不僅“要學”,而且“能學”、“會學”。
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依據(jù)教學目標、課文特點、學生需要來選擇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王榮生,宋冬生.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1.
[2]謝廣田.聚焦課改決勝課堂——新課程改革論文薈萃[M].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黑龍江七臺河市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