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耀明
“我已經(jīng)吃很少了,為何血糖還在增高?”“不吃飯就能將血糖控制下來嗎?”“究竟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有這樣那樣的飲食疑問,究竟我們該怎么控制血糖,能否吃好又健康?
我吃的并不多,還要注意嗎?
可以肯定地說,除了控制食物的分量外,飲食中的很多細節(jié)都要注意,譬如進餐時間,進餐食物的種類選擇等,怎樣才能使血糖控制在最佳狀態(tài),況且,每個人的能量需要量并不相同,至于到底“多不多”,還需要通過醫(yī)生問診及計算來衡量。
是不是所有甜食都不能吃?
答案是否定的,生活中甜食能為我們帶來感官的愉悅。對于血糖的控制而言,甜食的成分,進食的分量顯得較為重要,具體飲食可去營養(yǎng)科或內(nèi)分泌科咨詢。
是不是米飯吃得越少越好?
米飯或者谷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這是提供人體能量的基礎(chǔ)營養(yǎng)成分,如果一味追求吃得少,反而使得全天的能量攝入不足,使人體容易產(chǎn)生酮體,血糖亦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可以說是適得其反。
聽說南瓜可降糖,是否該多吃點?
對于食物,沒有降糖不降糖一說。但我們在這里可以引入一個血糖生成指數(shù)(glycemic index,GI)的概念,GI是衡量食物攝入后引起血糖反應(yīng)的一項有生理意義的指標。高GI的食物,進入胃腸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峰值高。低GI的食物,是能緩慢釋放能量的食物。根據(jù)食物GI指標,大家可以看出,南瓜并不屬于低GI食物,而很多水果的GI也并不高。
老火湯可以經(jīng)常喝嗎?喝湯能否代替吃肉?
對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我們都不推薦經(jīng)常飲用老火靚湯,因為這種類型的湯水中的營養(yǎng)成分低,只含少量的含氮浸出物、嘌呤、肉類中的大部分脂肪,并不能代替肉類提供的蛋白質(zhì),而且長期飲用嘌呤高的湯水容易引起患者尿酸增高,故湯水只能適當(dāng)食用,而且湯要忌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