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麗爽
摘要:在大力進行課程改革的今天,謀求高中語文教學新的發(fā)展方向,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改革創(chuàng)新,是新時代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是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觀的必然要求。作為語文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新性地實施語文教學過程、體現(xiàn)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5-0043-02
作為教學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著很多困惑,為此,我一直在積極探索語文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我常常在想:語文教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去學習語文?到底應該怎樣去上好語文課?如何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如何將語文引上促進學生現(xiàn)在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路子?
在大力進行課程改革的今天,謀求高中語文教學新的發(fā)展方向,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改革創(chuàng)新,是新時代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是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觀的必然要求。作為語文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新性地實施語文教學過程、體現(xiàn)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
一、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新課程改革既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又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關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即三個維度的目標。在高中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認為應該把通俗實用、直觀感悟的文章做為首選。比如文言文可以選擇《論語》、《詩經》等。詩詞的學習可以選擇唐詩宋詞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作為學習的范文,現(xiàn)代文應以文學性作品為主,如《我的空中樓閣》、《淺說一首(清明)絕句》、《雷雨》、《項鏈》、《警察和贊美詩》等文章,教師還可以從《讀者》、《智慧背囊》、《時文選粹》等刊物中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文章,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受到有益的啟示。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語文教學內容要呈現(xiàn)出生活化、多樣化的局面,教學方法必須要豐富多樣。語文課堂教學科學化、現(xiàn)代化要求語文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語文課程的發(fā)展離不開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我們的語文教學手段離不開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要靈活多變,增強吸引力。如在學習《科學是美麗的》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報刊等資料來源,找來我國宇航員從太空拍攝到的地球的美麗畫面,利用衛(wèi)星拍下的世界各地清晰圖片,天文觀察員用高倍望遠鏡拍到的流星雨等用于輔助教學。多媒體的教學應用,應該重在準確、簡潔和恰到好處的教學實用性,要盡量以少而精的計算機資源,制作出簡而優(yōu)的多媒體課件。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由此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從而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使學生從視覺、聽覺、感覺等多方位、多角度去體味科學的“魅力”。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特別明顯和重要的意義,我們教師課后可以讓學生從周圍的生活中,去尋找現(xiàn)實中的科學,并寫成文章,相互交流;還可以使其通過有關書籍和上網(wǎng)查閱等多種渠道搜集知識資料,并通過書面形式打印出來,供全班同學閱讀。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極大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課堂語文與生活語文關系密切,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如可以開設語文活動課,把語文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起來,開展采訪、演講、社會調查、辯論等活動;還可以開設語文專題課,如“古詩鑒賞”、“現(xiàn)代文學講座”、“文言文專題”等。葉圣陶先生要求語文教學要“課堂里學,生活里用”,教師必須把課文內容與學生有親身體驗的生活的聯(lián)結點找出來,讓學生深切感悟到每一篇經典課文的內涵與魅力,在感悟中升華,從而提高語文水平。
三、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決定了教學方法的雙邊性。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明確了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對話關系,即教學不是教師講學生聽,也不是教師導學生演,更不是教師尊學生卑,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學、互動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合作、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而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不再是知識接受的容器,而是學習的主體。
語文教學改革要“面向全體,全面發(fā)展,讓學生主動發(fā)展”,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使學生主動發(fā)展呢?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該怎樣去體現(xiàn)呢?作為教師,既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又要給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語文的時間和空間。這就要求我們要改變教與學的關系,從學生學的角度去備課、去組織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將課堂還給學生。語文學科需要閱讀與積累,需要感悟與體會,只有學生自主學習,自我體驗,才能真正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四、組織學生課外閱讀,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在閱讀中提高、內化和升華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受教材的限制,篇幅有限,但語言文字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課文只是提供例子而已,所以只有多讀課外讀物,多訓練語感,才能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僅僅依靠學習有限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學到的是閱讀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要拿到讀書實踐中去運用,多讀文學作品,多接觸各種有益的報紙、刊物以及文集等,才能使學生語文水平有很大提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讀書中,才能不斷提高閱讀欣賞能力。
作為語文教師,我經常幫助學生選擇一些必讀書目,指導學生在名家的風采中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每個學期我都會開展讀書比賽,創(chuàng)設讀書的濃厚氛圍,提高學生的讀書熱情。學生在我的指導下,既學會了閱讀一篇文章的閱讀方法,也學會了閱讀一本書的閱讀方法。學生的鑒賞能力、語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受益終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繼續(xù)深入實施新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