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個性化公益標語與多元優(yōu)化翻譯策略
      ——從切斯特曼翻譯規(guī)范視角的一種解讀

      2014-03-06 11:42:48陳孝靜
      關鍵詞:標語譯者原文

      陳孝靜

      (武夷學院 人文與教師教育學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一、個性化標語與功能主義譯論

      如今,個性化標語*標語與公示語,似乎前者更多用于宣傳,后者多于公眾設施或場所,實則難以嚴格區(qū)分。本文所涉及的通常指標語,有的也屬公示語,并不做嚴格區(qū)分。,類似“請將水關訖,莫讓其哭泣”、“醉不上道,上上之道”、“小草青青,足下留情”特點十足,有效地吸引了受眾的眼球,令人不覺為之叫好。五彩繽紛的個性化標語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也給翻譯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即應用什么思路來譯呢?

      功能主義者如REISS提出翻譯感染文本重在傳達原文信息,應以效果為中心,盡量使譯文符合目的語文本及文化規(guī)范,不必拘泥于原文及結構,以免以形害義,從而影響受眾對譯文接受。因此,在其理論影響下,強調(diào)意譯、效果,而不注重形式的翻譯策略通常認為是標語翻譯的最適合方法。對此,李德超等[1]認為并非如此,其翻譯策略并非如REISS所言,只能千篇一律,重功能而不重形式。他們提出標語翻譯有不同層次的目標,應先根據(jù)標語是否為文體驅(qū)動型,再分別用不同策略來處理。此外,針對應用文類翻譯中功能翻譯理論被過度尊崇的傾向,陳孝靜[2]也指出了其原因:(1)其被人們所誤讀;(2)傳統(tǒng)形式/內(nèi)容、直譯/意譯的二分法有明顯局限性;(3)受眾審美期待被忽視,及其危害:(1)忽視了翻譯的人文關懷;(2)違背翻譯倫理,不尊重“他者”;(3)助長譯者惰性,不利其發(fā)揮主體創(chuàng)造性。并從詩學、言語行為及文本類型等角度分析了創(chuàng)新個性化標語特點及其在中西之間傳通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思路,即應提倡多元優(yōu)化原則,運用多種策略方法進行應用文體翻譯。

      由于過分強調(diào)以功能為導向,忽視了翻譯中一系列其它相關因素(如原文文體特點),功能主義譯論在五光十色的個性化標語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在東西方,越來越多地涌現(xiàn)出的個性化十足的標語,是否預示著一種新的風向或轉變呢?而對于標語翻譯,是否也同樣如此呢?在下文中,筆者將試著從切斯特曼的翻譯規(guī)范思想的角度嘗試進行一番解讀。

      二、切氏翻譯規(guī)范理論

      切斯特曼[3]借鑒DAWKINS在TheSelfGene一書中提出的Mimeme,將模因(Meme)這一概念其引入翻譯理論,從模因進化的角度提出了翻譯模因論,用于解釋西方歷史上及當今一系列翻譯理論及現(xiàn)象。在上述專著中,他提出翻譯規(guī)范的思想,分為兩種:產(chǎn)品/期待規(guī)范(Product or Expectancy Norms);過程/專業(yè)規(guī)范(Process or Professional Norms);后者又可分為3條:責任(Accountability)、交際( Communication )及關系(Relation)規(guī)范:

      (1)期待規(guī)范:由目標語讀者群對某種特定譯作的期待構成,體現(xiàn)了對譯作語法、風格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如:譯文如何方能稱為翻譯?語言風格如何?其整體風格如何?

      (2)專業(yè)規(guī)范:技術規(guī)范,指導翻譯過程本身及其中運用的方法或策略,通常由權威專業(yè)譯者們來制定,因其譯作、譯法通常為其他譯者所模仿,或是充當其衡量的標準。

      (3)責任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指譯者在翻譯中應竭盡忠誠,使原作者、委托人、譯者本人、潛在讀者及相關各方滿意。

      (4)交際規(guī)范:社會規(guī)范,指根據(jù)具體翻譯情形,譯者應使參與各方達到交際最優(yōu)化。

      (5)關系規(guī)范:語言規(guī)范,指譯者應使源語、的語文本之間達成適宜的相關相似性。

      此外,切斯特曼還從認知行為角度對翻譯進行了分析,揭示了三大類翻譯策略,以及共30多個級階的具體分類。

      李德超等[3]指出切斯特曼翻譯規(guī)范論揉和了哲學、社會學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研究范圍涵蓋了整個翻譯過程所涉及的社會、道德和技術規(guī)范,在多處顯示了對傳統(tǒng)翻譯觀念的逾越,對翻譯的理論建構和現(xiàn)象闡釋均有很強指導意義。此外,陳吉榮[5]等認為,切氏用認知模因來建構翻譯策略在理論上具有創(chuàng)新性,對譯者在翻譯策略中的主動性作用使用增值、傳播和發(fā)展來描述,對于提高其地位無疑助益甚多。他的翻譯策略分類,繼承并超越了傳統(tǒng)文本對比加策略分析的單一做法,將比較和描述模式很好地結合,在論述的系統(tǒng)性和層次性上有所突破,如果進一步拓展研究層面,結合語料庫驗證方法,會更增加論證的理據(jù)性。

      三、翻譯規(guī)范及策略視角分析

      (一)期待規(guī)范及其變遷

      吳偉雄[6]總結過英語標語特點,即:(1)引人注意,令人難忘;(2)語聲鏗鏘,語韻感人;(3)語言洗練,扼要簡明;(4)句法獨特,簡潔有力。可見英語標語十分注重語言藝術,文體特色鮮明。此外,林紅升[7]指出美國標語體現(xiàn)了一種較高的個人主義、相對低的不確定性防范( low uncertainty avoidance)和權力意識,以及低度的男性文化。而且,近來英語標語越來越體現(xiàn)創(chuàng)新與個性,原來單調(diào)直白的“Please Save Water!”,“Stop. Drunk Driving”, “Buckle Up. It′s The Law”漸由特色十足的“Use Only What Only You Need (Denver Water)”,“Conserve Energy. Conserve America”, “Slow the flow, save for tomorrow”, “Drink, Drive and Die”, “Safe Drive. Stay Alive”, “Click It or Ticket”等標語所取代。針對花草標語,SNELL-HORNBY[8]曾提到一例,Exeter大學沒用慣常的“Keep off the grass.”,卻用了“Your feet are killing the Spring bulbs.”,結果是成功的??梢姴徽撛跂|西方,人們樂于接受個性化標語。

      過去,中國廣告標語反映一種相對較高的集體主義、高的不確定性防范和權力意識, 以及高度的男性文化[7]。過去的中國標語,命令式口吻使用頻率極高,如“嚴禁……”、“禁止……”等,語言生硬,帶有強制口吻,常透出管理者居高臨下的話語霸權,既有傷大雅,又有礙觀瞻,甚至有的還違背民本思想,宣傳效果卻適得其反。有的標語還很極端,與法規(guī)相抵觸,如“誰砍樹,誰坐牢”、“寧可血流成河,不準超生一個!”。 陳妹金[9]指出,類似這樣的“警世通言”,既讓人誠惶誠恐,還有讓人感覺社會文明水準低下之嫌。

      20世紀90年代以來,情況有所改觀,出現(xiàn)了一股新風氣。昔日冷漠生硬的宣傳標語,紛紛被溫情脈脈、人情味十足的標語取代,如“禁止在公園亂扔垃圾”、“嚴禁捕鳥”、“誰砍樹,誰坐牢”,“禁止踐踏草坪,違者罰款50元”,分別被“公園就是你的家,愛護家園靠家”、“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盼母歸”、“綠色就是我的家,親情關愛你我他”、“席地而坐綠草怨”等取代,既提升了標語宣傳品味、有利于公眾觀瞻,又起到了警示、宣傳作用,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置身這樣的溫情標語之中,對人們的思想行為起到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因此,標語“變臉”不僅更親情化、人性化,還拉近了政府和群眾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方面,體現(xiàn)了一些政府部門對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從“管理者”向“服務者”過渡的轉變。另一方面,當今是信息民主化的時代,思想、信息交流溝通更便捷。從全球視角來看,個性化已經(jīng)是一種時尚潮流,成為新時代人們追求的價值觀。時代與經(jīng)濟的進步,促使社會整體的價值觀會有所變化,人們開始追求個性化、去中心、去權威,追求自我價值的表達。大量個性化標語出自社會各界,個體是創(chuàng)造主體,個性化的標語是其獨特的社會文化體驗、想象的言說與表達。這與全球范圍內(nèi)的信息民主化浪潮是分不開的。2011年8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顯示,現(xiàn)實中標語多為“假大空”,六成以上大眾支持親民化標語?;ヂ?lián)網(wǎng)的普及,信息傳播民主化與大眾化趨勢的加快,標語逐漸具有了一種軟性的指引和服務功能。北大新聞與信息學院龔文庠教授指出,“標語親民風反映了當前官民關系的變化”,隨著官民關系由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向服務與被服務的轉變,標語的政治性正在不斷淡化,服務性不斷增強,并同時出現(xiàn)了親民化、人性化、多樣化等特征。

      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表示:“科學家基于多年對中國葡萄酒消費者的研究,基于中國消費者飲食文化的特點、飲食習慣以及餐飲搭配的偏好,創(chuàng)設了具有中國特色葡萄酒鑒評體系。該體系的目標是幫助消費者更好認知葡萄酒,同時幫助生產(chǎn)商和進口商更好的了解中國消費者和中國市場。經(jīng)過近幾年各級葡萄酒質(zhì)量大賽的檢驗和相關機構的實驗,中國葡萄酒感官評價體系已經(jīng)得到了驗證,證明是目前順應中國消費市場的葡萄酒評價方法。今天三家協(xié)會在這里共同發(fā)布中國葡萄酒感官評價體系,不僅是建立適應我國葡萄酒消費市場的評價方法,同時也是我國葡萄酒產(chǎn)業(yè)的文化自信、產(chǎn)業(yè)自信和市場自信的表現(xiàn)?!?/p>

      此外,標語受眾的期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時代流行的期待規(guī)范亦不相同。中國前30年標語多以政治為導向,主題以領袖語錄和社論為主,內(nèi)容激情化、風格硬朗,為自上而下的傳播。而后30年以經(jīng)濟導向居,主題以社會實踐為多,內(nèi)容務實化、生活韻味濃郁,以自下而上的傳播為多。前30年以政治為導向的標語,勢必要求忠實于原文,原文大于一切。這種再現(xiàn)的倫理體現(xiàn)出的是原文文本的重要性,譯員處于從屬地位,必須尊重原文作者意圖,忠實于原文文本, 將原文含義最大程度地用目的語展示出來,而其自身沒有思想、沒有情緒、沒有發(fā)言權。異化觀是其代表,譯文帶有明顯異國風味,是外來的,是有別于目的語文化的“生澀”的“不同”的思想和文字[10]。具體的例子如過家鼎[11]提到的“紙老虎”(paper tiger)和“精神文明”(spiritual civilization)等的翻譯。相反,后30年標語以經(jīng)濟導向,翻譯就走向了另一極端。這時,使用者才是上帝,這種服務的倫理體現(xiàn)出譯文使用者即客戶等的重要性, 譯員仍然處于從屬地位,其職責就是使譯文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及需要, 忠實于目的語的接受方, 將原文以后者最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此時譯員被賦予一定的主動性,可適當刪減或“詮釋”原文文本。歸化觀是這一思想的代表,譯文表達方式符合目的語文化,為使用者熟悉, 易理解、易讓其產(chǎn)生共鳴[10]。例如“雨雪天氣,小心注意”,功能主義“地道”譯文為:“Slippery when wet.”, 但這樣原文押韻特色喪失貽盡,等于簡化了表達效果。從網(wǎng)上可檢索到一條新的標語“Ice and snow. Take it slow.”,不妨稍微修改來套用:“Rain and snow. Take it slow.”,這樣卻很好地傳達了原文文體特色,語意也契合。這印證了切斯特曼[14]所說“The TIANA Principle”,即“否認存在所謂的唯一完美譯文”。這也說明,過分強調(diào)譯文規(guī)范性(normative),易導致譯文僵化,會顯出規(guī)定性翻譯(prescriptivism)的傾向。正如MARY SNELL-HORNBY[8]所說,類似上述規(guī)范性法則,是無法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復雜的翻譯問題的。

      而如今,不論在東方或是西方,標語個性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標語亦注重形式與功能方面相合,儼然已成為一種新的風氣,原來四平八穩(wěn)、千篇一律的公式化標語越來越難以吸引受眾的眼球。在這個注意力經(jīng)濟時代,標語翻譯也得順應個性化時代的潮流與風氣,滿足受眾期待,才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為充分在翻譯中體現(xiàn)標語語言特點的時代變遷,李德超等[1]設計了一種更為精細的標語翻譯策略模式,將標語分成文體驅(qū)動及非文體驅(qū)動型,前者至少有同時有4種譯法:簡化、補償、移植和優(yōu)化,從效果來說,簡化劣于原文,移植等同于原文,優(yōu)化勝于原文,而補償兼具三種可能,優(yōu)化是最理想的策略。他們認為,不同類型的標語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對提高標語翻譯的教學和實踐水平以及提高對外宣傳質(zhì)量均有裨益。切斯特曼堅信“The TIANA Principle”,否認“唯一完美譯文”,就等于宣布了翻譯應該多樣化(科學術語等除外)。因此,陳孝靜[2]也提出創(chuàng)新個性化標語的興起,要求譯者突破功能至上傾向的狹隘思維,尊重其個性與差異,應遵循多元優(yōu)化原則,在9種基本策略的基礎上,用組合策略來翻譯五光十色創(chuàng)新個性化標語,還其個性與精彩。由于個性化標語滿足了受眾的期待,如信息民主化,倡導新型公益理念以及更高審美要求等,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為順應受眾這種期待與要求,譯者翻譯時,應從用詞、句法、語意、修辭、語用、情感訴求等多方面著手,體現(xiàn)時代賦予標語的特點,展現(xiàn)其新、奇、巧的個性。

      (二)專業(yè)規(guī)范與翻譯策略

      對于標語翻譯,從責任規(guī)范角度來說,譯者在翻譯中應對各方竭盡忠誠,而且這里所說的忠誠,是忠誠于原作者意圖,并非文字等方面的“字忠句實”。對翻譯中涉及的各方盡到忠誠,達成一致的平衡妥協(xié),就不至于走向極端,具有極大的包容性。一方面,可避免政治性標語翻譯中的過度異化的弊病,又可防止以經(jīng)濟、效果為導向的歸化式的激進功能主義極端傾向。另一方面,由于實際翻譯中所涉各方其基本意圖大體一致,即影響受眾,這樣譯者既能對各方恪守忠誠,也可發(fā)揮主動性進行適當平衡調(diào)整,保證譯文為各方接受。

      從交際角度來看,在某種具體翻譯情形之下,譯者要使各方達到交際最優(yōu)化,他承擔的是居間協(xié)調(diào)者(mediator)的角色,要實現(xiàn)交際效果最佳,他得適當進行協(xié)調(diào),在信度與效度之間取得最佳平衡,體現(xiàn)了其所發(fā)揮的主動性。具體翻譯時,語旨至上,可否決語義,語義可否決語形,前者統(tǒng)攝后者,后者服務于前者[12]。根據(jù)原作者的語旨,首先確定相應的語義,再選擇相應語形表達。若原文語形能表達語旨,就應保留原文語形。同理,原文語義若不背離語旨,可保留,運用增、減、轉、換、分、合等策略。反之,保留原文語形無法達到語旨,或者調(diào)語形或視角更有利于達到語旨時,可選擇面向譯文采用創(chuàng)譯,另起爐灶,采用編、述、縮、并、改、仿等策略。具體操作層面,如切斯特曼的生產(chǎn)策略,共有3大類:句法/語法策略(直譯、 借詞、移位、單位轉換、改變詞組結構、改變從句結構、改變句子結構、改變銜接、層次轉換、改變組合),語義策略(用同義詞、用反義詞、利用上/下義詞、反譯、抽象化和具體化、改變分布、改變強調(diào)、解釋、改變比喻、其它語義策略),語用策略(文化過濾、改變清晰度、改變信息、 改變?nèi)穗H關系、改變語言行為、改變連貫、 局部翻譯、改變譯者可見度、編譯、其他語用策略)[13]。

      從關系規(guī)范來說,體現(xiàn)原、譯本間適宜的相似關系,這種適宜度得由譯者根據(jù)具體場合而定,即譯者根據(jù)原文類型、委托人意愿、原作者意圖和潛在受眾的需要來確定二者之間相關類似性的程度。因此,這種適宜性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jù)翻譯發(fā)生的具體的場合、翻譯的目的、面向的讀者等因素而定。相對于傳統(tǒng)等值觀而言,徹斯特曼的觀點具有更大靈活性和更廣適用性,它可涵蓋文本之間盡可能多的相互關系,如等值、最大對等、相似等均屬于可能存在的相互關系中的一種。以往相對統(tǒng)一、封閉式的翻譯標準,如“忠實”、“對等”,在解釋種類繁多的翻譯現(xiàn)象時,往往顯得捉襟見肘[4]。這里所謂的“忠實”、“對等”標準,體現(xiàn)在標語翻譯中,前者為政治題材標語奉為圭臬,后者被功能主義者所推崇,體現(xiàn)為翻譯要實現(xiàn)“功能對等”,這兩種極端都是歧途,應予以及時糾正。

      四、多元優(yōu)化原則及翻譯策略

      從認知行為理論的角度,切斯特曼解釋了翻譯策略是一種層級過程,是語篇操縱的形式,以目的語為指向,以問題為中心,具有潛在意識性,具有主體間性等特點。他認為:“策略是譯者尋求符合規(guī)范的方式,不是尋求對等,而是僅僅尋求譯者所認為的最佳譯文。策略是一種過程,一種做事方法。提起翻譯策略,就等于把翻譯看作一種行為,應把它放在更寬的行動理論語境下來看待”[3]。采用斯坦納對認知行為的層級劃分方法,切斯特曼指出策略的3個層級:activity、action、operations。activity為最上層是文化或心理需求如受眾對標語民主化、個性化等的期待等引發(fā)的人類行為;action是為實現(xiàn)activity采取的必須行為,即翻譯中譯者采用的翻譯策略;operations是更為具體,如翻譯中圍繞具體翻譯問題的開展的動機、計劃、執(zhí)行和評價等。正如勒弗維爾所言,“在翻譯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假如語言學方面的考慮與意識形態(tài)或詩學的本質(zhì)發(fā)生沖突的話,后者往往占上風”[14]。翻譯目的是最上層行為,翻譯策略是中間層行為,屈從并服務于翻譯目的,也就是說標語翻譯策略要滿足受眾期待,迎合其對標語民主化、個性化以及差異化等的要求。這也與MARY SNELL-HORNBY的翻譯綜合法觀點一致,即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解碼過程,而是復雜多維的跨文化交際,翻譯的文本分析首先應根據(jù)文化和特定情景來確定,其次應從宏觀結構到詞匯銜接的層面進行分析,包括標題和文本主體間關系的分析,最后還應根據(jù)分析所得出的結論確定文本翻譯所采取的策略,這種分析側重點不在于深究孤立的現(xiàn)象或字詞,而在于追蹤一種關系網(wǎng),即根據(jù)個別字詞在文本中的關聯(lián)和功能來確定其含義的關系網(wǎng)[15]。

      個性化標語體現(xiàn)的就是這樣一個復雜多維的關系網(wǎng)絡:首先,如前所述,從社會文化視界來看,體現(xiàn)的是一種世界范圍內(nèi)的信息民主化浪潮,民眾的價值走向多元化,個性與差異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倡與尊重,標語也體現(xiàn)了這一趨勢;其次,通過個性化靈活多變的語言,標語在打破自身傳統(tǒng)的同時,也進一步促成了這一新的社會文化風氣;其次,標語類似于廣告,也有AIMDA的多重功效,即引起受眾注意、興趣,能記憶、欲望、以致行動。個性化標語,既有視覺、音韻效果,又有記憶、審美等多重價值。其目的并非只是讓受眾有所行動這么簡單。除了激發(fā)起其反映,體現(xiàn)“呼喚功能”外,還讓受眾從語言形式中獲得美感,也即達到“表現(xiàn)功能”。這兩種功能很難如REISS所說的那般,肯定有一種占統(tǒng)治地位;相反,它們之間是一種有機結合、互為補充、互為強化的關系。沒有“呼喚功能”,標語不成為標語;沒有“表現(xiàn)功能”,標語的“呼喚功能”不能充分實現(xiàn)。因此,REISS在其翻譯類型學中,強調(diào)在翻譯以標語、廣告為首的“感染文本”時,只需對效果忠實,無須對原文形式負責的觀點,顯然是忽略了某些標語中“表現(xiàn)功能”的作用,把其翻譯策略想得過于簡單化了[1]。取而代之的,必定是一種綜合、多元的理論與策略。因為任何一種單一的翻譯理論與策略,是無法解決翻譯實踐中的所有問題的。

      (一)基本策略

      (1)照抄原文:用原文,可配圖,受眾完全可從圖中明白原意。

      (2)保留:保留原文中主要文體特點或修辭。如“別讓地球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悔恨的淚水”:“Water: Every drop we need hold dear, lest the last should be our tear.”保留了原雙關。

      (3)再造:引入目標語中可接受的修辭或表達。如“節(jié)能需要你我他,節(jié)水更要靠大家”,特點是對偶押韻:“Saving energy and water is big affair, it needs each′s care, share and being aware.”譯文重復尾韻來實現(xiàn)。

      (4)補償:在譯文中引入相關類似修辭或表達?!皝硪泊掖?去也沖沖”:“Come though in a rush, leave after you flush.”;“前進一小步,文明一大步”:“A little step closer, a great deal better(cleaner).”。原文雙關無法保留,用尾韻來補償效果。

      (5)譯意:直接譯出原文意義或語用義。這是功能主義者常用的方法,如所有的節(jié)水標語似乎都可以“Please Save Water.”來譯,但也會導致譯文千人一面,個性無存。

      (6)圖文編輯:以圖、象征符號等來代替原文,類似符際翻譯;還可改變文字版式、標點等來達到特定效果。如“Dink Drive”,第二詞的“D、i、e”三個字母被加粗,并顯示為另一種顏色,成了另一版本的“Dink Drive and Die”。

      (7)零翻譯:即刪除不譯。如“滴水貴如油,莫讓水細流”,可刪除不譯,只用圖來表達意思。

      (8)套用:借用英文中現(xiàn)有表述方式?!包c滴節(jié)約,從我做起”,借用英文已有的“Do your part. Be water smart! ”。

      (9)創(chuàng)譯:圍繞同一主題,另起爐灶,進行創(chuàng)作。如“人有多大膽,車出多大險”:“When a driver gets reckless, he may end up legless”;“The more a driver gets reckless,the more likely he′ll end up lifeless.”就是依原主題進行的創(chuàng)譯。

      (二)組合策略

      上文提到,李德超等[1]認為文體驅(qū)動型標語至少同時有4種譯法。如“別“吻”我,我怕“修”,“吻”和“修(羞)”分別是語義、語音雙關,現(xiàn)有類似的英文為“Keep a safe (following) distance/Stop tailgating(保持車距,小心撞車)”,缺乏個性,效果類似于簡化。網(wǎng)上可檢索到類似的個性化標語,如“If You Can Read This. Stop Tailgating! Are You As Close To Jesus As You Are To My Bumper?/If you get any closer to my bumper we′ll have to get hitched./ If you get any closer you′ll feel the force./This is the back of my car, don′t let it become your front grill.”有的不妨套用,則效果類似等化。此外,用對比手法還可譯成:“Try to keep distance. Try not to kiss me.”,保留了一雙關;還有類似的譯文“Closer to my bumper. Closer to a bump.”;“Don′t get any closer or you’ll be sorry.”,都在一定程度保留了原文詼諧的情趣。

      個性化標語翻譯,為要達到多元優(yōu)化,要集中多種策略的優(yōu)勢,才能達到更佳效果。許多標語都有2種以上譯文,且通常是2種以上基本策略配對組合使用。切氏的3大類及30多個級階策略,區(qū)分得細致,實際運用卻是配合使用的。如“點滴節(jié)約,從我做起/Do your part. Be water smart! ”,“節(jié)約”語義被抽象化,分布、人稱也有變化,雙關未譯出,代之以尾韻,語法、語義及語用策略并用。如“綠色環(huán)保,世界更好”,譯成“Go green for an environment clean. Love nature for a better future.”,有2種尾韻,實現(xiàn)了優(yōu)化。再如“席地而坐綠草怨,信手涂抹白壁嫌”:“Sit not on the grass as it loves to stay green. Scribble not on the wall as it loves to stay clean.”,保留了擬人、尾韻效果,多了頭韻、反復手法;若譯成更簡潔的“Let it be! The grass green. Leave it alone! The wall clean.”,也是多種策略并用,效度可能更高。再如“食無語,食無余”,原雙關很難在譯文中保留,可補償,如:“Be graceful by being peaceful. Stay green by saving grain.”;“Be polite by being quiet,Stay green by saving grain.”,有2種尾韻,還有排比效果,還用了語義解釋。再如“人美,街美,城市美;靠你,靠我,靠大家”,譯成:“Fresh air, clean square and city so fair: all need your care, share and being aware”;“The folks, streets and towns so nice, relies on each′s efforts: his, hers and yours.”,用了排比及尾韻。

      酒駕標語很多,似乎很多可套用如:“Drive Safe. Drive secure.”;“Safe drive. Stay alive. Drive Sober. Drive Safe.”等英文現(xiàn)成標語,但用多了也就喪失了個性,體現(xiàn)不了多樣性與差異性,與標語個性化的大潮流不合。如“喝的爛醉,撞得粉碎”,至少有3種譯文:“A driver dead drunk is soon sunk”;“If drunk drivers sit behind wheels, death will be snapping at their heels.”;“A driver dead drunk can never tell if he is on his way to hell.”。再如“有酒即無舵,早晚要闖禍”,3種譯文含尾韻:“If drink ever gets into drivers’ head, it is never safe ahead.”;“Drivers who drink can never beat the odds as they think”;“A drunk driver may leave safety aside, but luck is never on his side.”。再如“消防連萬家,安全你我他”, 3種譯文如下: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 concerns our safety. It is our guarantee.”;“Fire prevention being such a big affair, it needs your care and share.”;“Fire Prevention: It matters a lot. It concerns our lot.”。前2種譯文用尾韻,后一種用雙關,各具特色。

      切斯特曼指出譯者任務的認知變量,不是為了“保全某個內(nèi)容恒定不變,而是使其增值,使其傳播,使其發(fā)展:譯者是致變因子。譯者事實上導致了變化”[17]。在論及譯者道德規(guī)范時,切氏從社會、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等更寬廣視野出發(fā),提出“被解放了的翻譯”(emancipated translation)的觀點,即譯者不能永遠做規(guī)范的奴隸,有權打破任何規(guī)范,建立新規(guī)范:新規(guī)范須以更高價值規(guī)范來衡量,應更合理,更有意義,更符合新形勢[18]。因此,對于標語,譯者為順應信息民主化的時代潮流,有責任打破“忠實”、“對等”等舊翻譯規(guī)范,堅持個性與差異,遵照多元優(yōu)化原則,才能譯出個性與精彩。

      [參考文獻]

      [1]李德超,王克非.標語翻譯的文本分析和翻譯策略——以上海世博會標語的翻譯為例[J].中國翻譯,2010(1):65-70,96.

      [2]陳孝靜.多元與優(yōu)化:論創(chuàng)新個性化標語翻譯[J].雞西大學學報,2014(出版中).

      [3]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Benjamins, 1997: 2-12.

      [4]李德超,鄧靜.傳統(tǒng)翻譯觀念的逾越:徹斯特曼的翻譯規(guī)范論[J].外國語,2004(4):73-74.

      [5]陳吉榮.論切斯特曼認知模因翻譯策略的貢獻與局限[J].上海翻譯,2011(3):18-22.

      [6]吳偉雄.中文標語英譯淺談[J].中國翻譯,1998(1):36-37.

      [7]林紅升.中美廣告標語文化價值觀對比研究[D].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2007.

      [8]MARY SNELL-HORNB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s,2001.

      [9]陳妹金.標語用語與社會文明[J].漢語學習,1990(1):34-35.

      [10]陳振東.翻譯的倫理:切斯特曼的五大倫理模式[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0(3):87-88.

      [11]過家鼎.關于“紙老虎”和“精神文明”的譯法[J].中國翻譯,2005(1):55-56.

      [12]趙彥春.翻譯學歸結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10-11.

      [13]韓江洪.切斯特曼翻譯規(guī)范論介紹[J].外語研究,2004(2):44-47,56.

      [14]芒迪.翻譯學導論:理論與實踐[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15]田德蓓.“翻譯研究的綜合方法”述評[J].外國語,2001(2):74-75.

      [16]張南峰.Delabastita的雙關語翻譯理論在英漢翻譯中的應用[J].中國翻譯,2003(1):32-36.

      [17]夏廷德.翻譯補償研究[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8]張光明,楊淑華.評切斯特曼的“翻譯模因論”[J].中國科技翻譯,2007(4):60-61.

      猜你喜歡
      標語譯者原文
      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標語變變變
      趣味(語文)(2021年3期)2021-07-16 06:46:18
      標語變變變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濫掛標語”
      當代陜西(2019年13期)2019-11-17 01:45:16
      讓句子動起來
      嘗糞憂心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外語學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賣身葬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东丽区| 德州市| 蓝田县| 鹤山市| 北京市| 耒阳市| 唐山市| 三门峡市| 淮北市| 都匀市| 长垣县| 嘉义市| 正蓝旗| 连平县| 辛集市| 微博| 中山市| 华亭县| 伊通| 陵川县| 偏关县| 当阳市| 甘泉县| 密云县| 承德市| 保德县| 苍溪县| 攀枝花市| 威信县| 页游| 祁连县| 营山县| 来宾市| 德令哈市| 磐安县| 西平县| 嵊泗县| 泰州市| 宁乡县| 通城县|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