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俊,劉俊
1南京市浦口區(qū)中心醫(yī)院,南京 211800;2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藥劑科,蕪湖 241001
藥物相互作用致華法林抗凝作用增強的案例分析
慶俊1,劉俊2*
1南京市浦口區(qū)中心醫(yī)院,南京 211800;2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藥劑科,蕪湖 241001
華法林;抗凝;國際標準化比值;藥物相互作用
華法林是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標準抗凝治療藥物。然而,華法林抗凝療效影響因素復雜,患者自身遺傳因素,疾病狀態(tài),尤其是藥物相互作用,都對華法林抗凝療效產(chǎn)生影響。本文分析2例藥物相互作用導致華法林抗凝作用增強的原由,為臨床合理使用華法林提供用藥參考。
1.1 案例1
患者,女,60歲,因反復胸悶、心悸十余年,加重3天入院?;颊呒韧酗L濕性心臟瓣膜病和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病史,服用呋塞米、螺內(nèi)酯、卡維地洛和華法林。華法林給予3.125 mg qd,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維持在1.98~2.02。查體:體溫36.2℃,脈搏11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壓118/72 mmHg。心尖搏動位于第5肋間左鎖骨中線外0.5 cm,心率56次/min,律不齊,肺動脈瓣聽診區(qū)第二心音亢進,心尖部可聞及3/6級隆隆樣舒張期雜音,以左側臥位時明顯,三尖瓣區(qū)可聞及4/6級收縮期雜音。雙下肢輕度水腫。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中度狹窄伴輕度關閉不全,主動脈瓣輕度狹窄伴重度關閉不全,肺動脈壓偏高并三尖瓣輕度反流,肺動脈瓣輕度反流,左房擴大。
診斷:(1)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輕度狹窄伴重度關閉不全;(2)心律失常,陣發(fā)性心房顫動;(3)心功能Ⅲ級。
患者入院后給予口服呋塞米、螺內(nèi)酯和氯化鉀。入院第12天,患者行二尖瓣及主動脈瓣機械瓣膜置換術和三尖瓣成形術。術后給予抗感染、止血、保護胃黏膜、預防肝功能損害和營養(yǎng)心肌等對癥處理。術后第3天,患者行華法林(3.125 mg qd)抗凝治療,并繼續(xù)給予口服呋塞米、螺內(nèi)酯和氯化鉀等對癥治療。第6天,查凝血酶原時間(PT)15.6 s,INR 1.28,華法林調整至3.125mg和2.5mg交替服用。第11天,患者抗感染藥物調整為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復查PT 20.6s,INR 1.88,華法林維持3.125mg和2.5 mg交替服用。第15天,查PT 53.3 s,INR 3.55,停用華法林。第16天,復查PT 31.8s,INR 2.31,恢復華法林抗凝治療,華法林給予2.5 mg qd。第17天,停用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華法林維持2.5 mg qd。第19天,復查PT 16.8 s,INR 1.36,華法林繼續(xù)調整為3.125 mg和2.5 mg交替服用。第22天和第25天,分別查PT/INR:24.1 s/1.83和31.0 s/2.26,華法林維持3.125 mg和2.5 mg交替服用。第28天,患者出院。出院后華法林仍維持3.125 mg和2.5 mg交替服用。出院后第7天,復查PT/INR:26.5 s/2.06。
1.2 案例2
患者,女,49歲,因反復心慌、胸悶十余年,加重7天入院。患者既往有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和心房顫動病史,間斷服用呋塞米和螺內(nèi)酯。查體:體溫36.5℃,脈搏9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壓136/82 mmHg。心臟相對濁音界擴大,心率96次/min,律不齊,第一心音強弱不等。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中、重度狹窄,主動脈瓣輕-中度關閉不全,心房顫動,左心耳血栓形成。
診斷:(1)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中、重度狹窄,主動脈瓣輕-中度關閉不全;(2)心律失常,心房顫動;(3)心功能Ⅲ級。
患者入院后以呋塞米、螺內(nèi)酯和氯化鉀對癥治療,并給予低分子肝素鈉抗凝治療。入院第6天,患者停用所有藥物并行二尖瓣機械瓣膜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左房血栓清除術和左房成形術。術后給予抗感染、止血、保護胃黏膜、預防肝功能損害和營養(yǎng)心肌處理。術后第2天,給予口服呋塞米、螺內(nèi)酯利尿抗心衰,酒石酸美托洛爾控制心室率。第3天,患者房顫心律,心室率126次/min,給予鹽酸胺碘酮靜脈持續(xù)泵入。第4天,患者行華法林(3.75 mg qd)抗凝治療。第5天,患者再次房顫心律,心室率112次/min,繼續(xù)給予鹽酸胺碘酮靜脈持續(xù)泵入,并給予鹽酸胺碘酮0.2 g qd。第7天,查PT 18.9 s,INR 1.50,華法林調整至3.125 mg·d-1。第10天,復查PT 35.1 s,INR 2.51,華法林繼續(xù)調整至2.5 mg·d-1。第14天,PT 54.7 s,INR 3.62,華法林停用。第15天,復查PT 31.6 s,INR 2.70,華法林給予1.25 mg和1.875 mg交替服用,鹽酸胺碘酮維持0.2 g qd。第18天,查PT 23.8 s,INR 2.17,華法林維持1.25 mg和1.875 mg交替服用。第21天,復查PT 26.5 s,INR 2.26,華法林繼續(xù)給予1.25 mg和1.875 mg交替服用。第25天,患者出院,繼續(xù)服用呋塞米、螺內(nèi)酯、酒石酸美托洛爾、華法林(1.25 mg和1.875 mg交替服用)、胺碘酮(0.2 g qd)。出院5天后復查PT/ INR:28.8 s/2.13。
2.1 華法林抗凝治療及抗凝目標強度的選擇
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后,由于人體血液與非正常心內(nèi)膜表面接觸,促使纖維蛋白與血小板凝塊的形成,血小板激活及機械瓣膜下游形成湍流,啟動凝血級聯(lián)反應,大量凝血因子生成,機體往往處于高凝狀態(tài),加之機械瓣膜的表面均可能形成血栓,影響瓣膜功能。上述兩例患者均行二尖瓣機械瓣膜置換術,依據(jù)《美國心臟病學會及美國心臟協(xié)會(ACC/ AHA)抗凝指南(2008年)》,對于行二尖瓣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需要終身抗凝治療,首選藥物為華法林,并使INR控制在2.5~3.5[1]。然而,依據(jù)國外的抗凝標準,中國人群卻表現(xiàn)出較高的出血率(7.8人/年)和較低的栓塞率(0.48人/年),二尖瓣機械瓣膜置換術中國人適宜的抗凝強度為1.8~2.0[2]。結合患者合并心房顫動,其適宜的抗凝強度宜為1.8~2.5。
2.2 抗菌藥物對華法林抗凝作用的影響
華法林是香豆素類口服抗凝血藥,主要是通過干擾肝臟合成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從而抑制血液凝固。抗菌藥物與華法林聯(lián)用導致華法林抗凝作用增強的研究和個案報道多見于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及三唑類抗真菌藥等[3]。青霉素類對華法林作用的影響也僅見于一些耐酶青霉素,如氯唑西林、雙氯西林、氟氯西林等[4]?!度A法林抗凝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中列出了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可能增強華法林抗凝作用[5]。案例1中患者聯(lián)合使用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和華法林,導致華法林抗凝作用增強,可能與其抑制腸道細菌的生長,阻斷維生素K的合成,導致凝血因子減少有關。
2.3 胺碘酮對華法林抗凝作用的影響
胺碘酮和華法林是心房顫動通常聯(lián)合使用的藥物。1988年Kerin、Blevins和Goldman首次報道胺碘酮與華法林相互作用。華法林在體內(nèi)主要經(jīng)過肝臟細胞色素P450 2C9(CYP2C9)代謝,胺碘酮及其代謝產(chǎn)物脫乙基胺碘酮可抑制CYP2C9的活性,使得華法林代謝過程受到影響,導致華法林血藥濃度升高,華法林抗凝作用增強。研究表明,胺碘酮可使心房顫動患者出血風險增加3.2倍(P<0.01),是華法林出血的極高危因素[6]。案例2,聯(lián)合使用胺碘酮后華法林從3.75 mg·d-1逐漸減量至2.5 mg·d-1,INR持續(xù)升高至3.62,最終華法林穩(wěn)定在1.25 mg和1.875 mg交替服用,考慮胺碘酮增強華法林抗凝作用而導致INR持續(xù)升高。
上述2例患者雖未引起出血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但INR升高可增加患者潛在的出血風險。因此,提醒臨床醫(yī)生在使用華法林時應充分考慮其它藥物對華法林抗凝作用的影響,在使用對華法林作用影響明顯的藥物時,應適量調整華法林給藥劑量,并密切監(jiān)測PT/INR,從而降低患者因華法林抗凝過量導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風險。
[1] Bonow RO,Carabello BA,Chatterjee K,et al.2008 focused updated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C/AHA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s[J].J Am Coll Cardiol,2008,52(13):141-2.
[2] 王斌,徐志云,葉小飛.華人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后華法林抗凝強度標準的系統(tǒng)評價[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0,37(6):361-366.
[3] 孫云川,王昕,秦明照,等.藥物相互作用致心房顫動患者INR異常升高的病例分析及文獻復習[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3,11(3):48-50.
[4] Marusic S,Gojo-Tomic,Bacic-Vrca V,et al.Enhanced anticoagulant effect of warfarin in a patient treated with cloxacillin[J].Int J Clin Pharm Therap,2012,50(6):431-3.
[5]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華法林抗凝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13,52(1):76-82.
[6] 魏蔭,陶宜富,葉飛,等.房顫患者華法林初始劑量及出血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2,17(1):83-7.
R969.2
A
1673-7806(2014)03-283-02
慶俊,男,副主任藥師 E-mail:15358112838@163.com
*通訊作者 劉俊,男,臨床藥師 E-mail:xiaoyu234561@sina.com
2013-12-31
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