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婧 周白瑜 譚瀟 孟麗 段春波 于普林
.文獻計量學.
基于CONSORT聲明的2009—2013年中國心血管雜志臨床試驗文獻質量評價
石婧 周白瑜 譚瀟 孟麗 段春波 于普林
目的 了解《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2013年發(fā)表的臨床試驗文獻的質量。方法 采用以臨床試驗報告統(tǒng)一標準(CONSORT)聲明為依據(jù)的評分量表對該雜志近5年全部臨床試驗文獻的19項指標進行評價。結果 279篇臨床試驗文獻中,前言部分報告內(nèi)容較規(guī)范。方法部分評價結果顯示,隨機對照文獻(RCT)比例較低(25篇,9%);盲法的應用比例少,僅12篇(4.3%)采用雙盲或單盲試驗;樣本含量的計算在臨床試驗中的應用較差,僅2010年的2篇文獻在試驗前計算出樣本量;干預措施報告率為50%~70%;設置合理對照文獻比例較高,5年均超過70%;主要結局指標和方法以及統(tǒng)計學方法明確表述的文獻比例較高,均達90%左右。結果部分評價結論顯示,文獻對研究對象來源及隨訪起止時間、基線資料可比性的描述較規(guī)范;250篇(89.6%)的文獻對臨床試驗主要結局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進行了較明確的闡述;僅22篇(7.9%)文獻提及失訪,而沒有文獻對研究對象依從性進行描述;71.0%的文獻未提及試驗的重要不良事件或不良反應。討論部分評價結果顯示,僅110篇(39.4%)的臨床試驗文獻討論部分對試驗的偏倚和局限性進行了描述,該比例不高;157篇(56.3%)的文獻在討論部分通過綜合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詳細說明與試驗結果關系。結論 《中國心血管雜志》臨床試驗文獻大部分項目內(nèi)容報告規(guī)范、清楚,加強隨機、盲法的應用、樣本量的計算及重視隨訪、失訪情況和重要不良事件的報告是研究者在科研設計及論文寫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臨床試驗; 文獻計量學; 隨機對照試驗
如何客觀、準確地運用評價工具對臨床試驗文獻進行評價,進而規(guī)范該類文獻的寫作,為臨床醫(yī)學的發(fā)展提供更多、有更高價值的證據(jù)意義重大?!吨袊难茈s志》是國家級心血管專業(yè)學術期刊,本研究采用以臨床試驗報告統(tǒng)一標準(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為基礎制訂的評價量表對該刊2009—2013年發(fā)表的所有臨床試驗文獻進行詳細評價,旨在了解心血管專業(yè)領域文獻質量情況,為進一步規(guī)范臨床科研和論文寫作、推動學科發(fā)展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2009—2013年《中國心血管雜志》刊出的全部臨床試驗文獻。納入標準:以患者或健康人為研究對象的臨床試驗文獻,包括藥物試驗、治療方案、病因學、檢查及診斷方式研究等;排除標準:專家論壇、述評、動物實驗、調查研究、綜述、病例報告、薈萃分析等非臨床研究不屬于本次評價的范圍。
1.2 方法
1.2.1 檢索方法 文獻來源于萬方醫(yī)學網(wǎng),在期刊搜索欄中輸入“中國心血管雜志”進行精確檢索,時間限定為2009—2013年;然后逐篇篩選并對每篇臨床試驗文獻的各部分內(nèi)容進行評價。
1.2.2 評價量表 評價量表以CONSORT聲明為依據(jù),采用專家咨詢法并結合國內(nèi)臨床試驗文獻實際情況設計而成,分級及評分標準參考文獻[1]。量表對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4部分分別進行評價,共19個項目,滿分100分。評價內(nèi)容主要包括文獻的一般情況、隨機化的方法、對照和盲法的應用、診斷納入及排除標準、樣本量估算方式、統(tǒng)計學方法的應用、組間是否具有可比性、失訪及依從性是否詳細描述、不良反應是否報告和結論的可靠性等方面。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一般情況
共檢索2009—2013年《中國心血管雜志》臨床試驗文獻279篇,其中2009年45篇、2010年63篇、2011年64篇、2012年52篇、2013年55篇。該雜志5年臨床試驗文獻總評分(58.75± 2.27)分,2009—2013年評分分別為(56.03± 2.27)分、(59.51±2.29)分、(59.39±2.26)分、(58.12±2.28)分、(59.96±2.26)分,各年度發(fā)展較穩(wěn)定,未出現(xiàn)較大的上升或下降(F=1.271,P=0.279)。
2.2 前言部分評價
前言部分評價指標為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該部分總評分為(9.68±0.69)分,各年評分穩(wěn)中有升(F=2.628,P=0.034),其中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評分均較2009年有明顯提高(P=0.003、0.045、0.010)。該刊近5年發(fā)表的臨床研究文獻基本對這兩項內(nèi)容進行了闡述,僅少量文獻表達不清楚(9.7%)或不明確(1.8%),見表1。
2.3 材料與方法部分評價
見表2。材料與方法部分評價指標共8項,總評分為(30.06±2.13)分,各年該部分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1.577,P=0.178)。
2.4 結果部分評價
見表3。結果部分評價指標共7項,總評分為(13.48±2.18)分,各年該部分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557,P=0.694)。
2.5 討論部分評價
見表4。討論部分兩項指標總評分為(5.52± 2.06)分,各年該部分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 0.277,P=0.893)。
表1 《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2013年臨床試驗文獻前言部分的評價
表2 《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2013年臨床試驗文獻材料與方法部分的評價
表3 《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2013年臨床試驗文獻結果部分的評價
表4 《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2013年臨床試驗討論部分的評價
本研究采用以CONSORT聲明為依據(jù)且根據(jù)國內(nèi)臨床試驗實際情況制定的量表[1]對《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2013年臨床試驗文獻進行評價,結果顯示,該刊近5年臨床試驗文獻整體水平穩(wěn)定,部分指標逐年提高。前言部分的核心內(nèi)容為描述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其中研究背景的描述主要為介紹該類研究的國內(nèi)外進展及已取得的成果和該方面研究的不足;研究目的則應描述進行該項研究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吨袊难茈s志》2009—2013年臨床試驗文獻研究背景和目的表達不清楚的文獻比例較低,主要問題表現(xiàn)為在介紹研究背景時以介紹疾病的定義、分類或診斷技術和方法為主,而在介紹研究目的時則主要描述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
材料與方法部分評價結果顯示,隨機文獻的比例為21.1%(59/279),高于國內(nèi)張玲和陳清[2]報道的《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的9%,但低于國內(nèi)于琦等[3]報道的32.67%,但應用隨機方法的臨床試驗文獻中僅不到一半的文獻清楚地表述了隨機的具體方法,如隨機數(shù)字表法或區(qū)組隨機方法等。本研究所調查文獻中盲法的應用比例亦偏低,僅達4.3%,略高于國內(nèi)張玲和陳清[2]的報道結果,且盲法均未描述具體方法。本研究所調查的文獻大部分設置了合理、有效的對照,而未設置對照的文獻或為治療方式分析類文獻或缺乏對照??偟膩碚f,該刊這5年隨機對照試驗(RCT)文獻比例偏低,今后在收集高質量RCT文獻方面有待加強。文獻中納入與排除標準均明確報告的比例較高,報告不全面的文獻主要為缺少排除標準;而在研究中明確排除標準是避免其他相關臨床病癥、保證研究對象重要特性均質性的重要方法。規(guī)范的臨床試驗應事先依據(jù)研究目的、根據(jù)主要結局指標參考值及相關公式計算出試驗研究中每組或總的樣本量;本研究所調查文獻僅2篇詳細介紹試驗前計算樣本量的方法,而其余文獻樣本量均按照研究的方便選擇一定時間范圍內(nèi)或一定數(shù)量的研究對象。所調查文獻對干預措施進行明確介紹的文獻占57.7%(161/279),部分不明確的文獻主要為過于簡單地介紹干預具體措施,或未對除干預措施之外的其他治療方式是否具有一致性進行說明。文獻中明確介紹主要結局指標和方法的文獻比例較高,疾病治療類文獻多以有效率、治愈率、惡性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生存率、各項量表評分作為主要結局指標。統(tǒng)計學分析敘述不太明確主要表現(xiàn)在:不論計數(shù)資料或計量資料均介紹“所有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檢驗未詳細說明是配對t檢驗還是獨立樣本t檢驗;未介紹方差分析多組比較后兩兩比較的統(tǒng)計學方法等。
目前研究對象隨訪和失訪情況在大部分臨床試驗文獻中描述均不完整。周登遠[1]對2000年國內(nèi)發(fā)表的169篇高血壓治療的臨床試驗文獻進行研究顯示,僅5篇文獻(3.0%)提到了失訪;而同期發(fā)表的該類臨床試驗英文文獻中,83.3%(60/72)的文獻對失訪進行了描述,提示研究者應加強對該項目的重視,避免造成的偏倚,影響結果的可靠性?;€資料具有可比性的各試驗組才具備進一步試驗研究的價值,該項目內(nèi)容描述不夠全面主要表現(xiàn)在僅對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進行介紹,而忽略了對各試驗組對象病情嚴重程度、疾病史、分型、臨床癥狀、生理生化指標等具有可比性的說明;或缺少統(tǒng)計學比較結果來證實是否具有可比性。所有的臨床試驗均要求研究者評價任何不良事件與試驗藥物或治療方式之間的關系,而本研究所調查文獻中提及不良事件的比例偏低,且大部分提及該項目的文獻未分析不良事件出現(xiàn)的原因,僅僅報告了不良事件的類型和發(fā)生比例。
在討論部分為更好地評價試驗結果應對試驗的局限性、可能導致不準確的原因進行分析,有助于為今后其他試驗者在工作中進一步完善、提高試驗效果提供依據(jù),較常見的臨床試驗的局限性表現(xiàn)在非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樣本量不足、非隨機或雙盲設計、隨訪時間過短等;所分析的文獻對試驗的局限性討論不夠,超過50%的文獻未說明此問題,提及并詳細分析的文獻比例也不到20%。在討論中描述其他研究人員類似的研究結果,并與本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和作為參考能增強該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本研究所調查文獻中幾乎均有引用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進行闡述,其中詳細說明其他研究成果與本試驗結果關系的文章比例過半。
綜上所述,《中國心血管雜志》臨床試驗文獻大部分項目內(nèi)容報告規(guī)范、清楚,近5年在整體水準保持穩(wěn)定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加強隨機、盲法的應用、樣本量的計算及重視隨訪、失訪情況和重要不良事件的報告是研究者在科研設計及論文寫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1]Zhou DY.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cale for assessing the report quality of clinical trials[D].Tianjin: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2005.(in Chinese)周登遠.臨床試驗文獻質量評價量表的制作及應用[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05.
[2]Zhang L,Chen Q.Evaluation of clinical trial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from 2009 to 2011 depending on CONSORT statement[J].Chin J Neuromed,2012,11:421-425.(in Chinese)張玲,陳清.基于CONSORT聲明的《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09—2011年臨床試驗文獻評價.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2,11:421-425.
[3]Yu Q,Cui M,Li YB,et al.Literature appraisement of clinical trials in TCM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J].CJTCMP,2011,26:788-791.(in Chinese)于琦,崔蒙,李園白,等.中醫(yī)藥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文獻評價[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788-791.
Evaluation of clinical trial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rom 2009 to 2013 depending on 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statement
Shi Jing,Zhou Baiyu,Tan Xiao,Meng Li,DuanChunbo,Yu Pulin.
Editorial Board,Beijing Hospital,Beijing 10073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rial article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rom 2009 to 2013.M ethods A total of 279 clinical trial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past 5 years in this magazine were evaluated by checklist depending on 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statement.Results The contents of the Introduction part were much more standardized as compared with other parts(Methods,Results,Discussion).The proportion of random control trials(RCT)in Methods part was very low(9%),and only 12 articles used double-or triple-blind method.Application of sample size calculation was poor,and only 2 articles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2010 applied pre-test calculation method of sample size.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clear in 50%-70%articles,and the proportions of articles setting reasonable controls(>70%)and applying correct statistics methods(>90%)were high.In Results part,descriptions of follow-up and baseline information were more standardized than other items of this part.Main outcome was explicit in 89.6%articles;however,only 22articles(7.9%)mentioned the lost of follow-up and no article described compliance.71.0%of the articles did not describe important adverse event and side effect.In Discussion part,39.4%and 56.3%of the articles discussed limi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rial results,respectively.Conclusions Most contents in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are standardized and clear,however,application of random,double-or triple-blind method,sample calculation,and description of follow-up,lost of follow-up,important adverse event and side effect should be enhanced in clin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academic writing.
Clinical trial; Bibliometric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Yu Pulin,Email:pulin-yu@163.com
2014-08-08)
(本文編輯:周白瑜)
10.3969/j.issn.1007-5410.2014.05.019
精品科技期刊國際推廣項目(QK2010002-B)
100730北京醫(yī)院期刊編輯部
于普林,Email:pulin-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