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林
摘要:通過分析我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現(xiàn)狀,提出了如何把我國民族民間工藝融入到高校的教育教學中去,從而樹立具有民族民間工藝美術教育的新理念,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民族民間工藝;高校;美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087-02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民族民間文化的需要不斷地增長,由于民族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財富,是發(fā)展先進文化的根基和精神資源,而從我國現(xiàn)行美術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教學內(nèi)容大部分都是在外來教育模式影響下進行的,借鑒的痕跡比較明顯。對本國的特色不夠重視,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的東西。因此,如何傳承和保護民族民間文化,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高教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現(xiàn)狀
高校是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學校,那么這樣的人才素質包括美術等藝術方面的素質。最早提出對民間工藝美術關注的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張汀先生,他早在20世紀期間,不斷探索著民族化的現(xiàn)代藝術教學模式,提出了重傳統(tǒng)、重民間、重實踐的美術教學方針,推動了中國美術教育走向新階段。因此,我國的許多藝術院校和有相關專業(yè)的藝術院校都紛紛開設了與民族民間工藝美術有關的專業(yè)或者相關課程,增強了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教師也通過言傳身教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護民族藝術的責任心。
二、本民族民間工藝美術資源的開發(fā)應用
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是知識分子的集中區(qū),同時也是傳播文化、知識、思想的陣地。所以說,高校應該得用本地優(yōu)勢設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內(nèi)涵的藝術專業(yè)。比如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校,我在暑假省培學習,就從所學的幾點體會談起:
1.回顧我國的《民間工藝發(fā)展史之——中國造物藝術的象征意義》。關于中國造物藝術的象征意義,是從器具、色彩、紋樣三個方面來講解的。(1)器具,例如:銅錢。銅錢的外形是外圓內(nèi)方,古代人認為天地是天圓地方,因此用銅錢的外圓內(nèi)方來象征天地,既昭示了鑄造者(朝廷)的威嚴,又表達了銅錢的重要性。另一說法是外面圓表示智慧(外在氣質),里面方表示剛正(內(nèi)在氣質)。這就是錢為什么是外圓內(nèi)方的原因。(2)色彩。象征意義,紅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黃狠,灰貪,藍兇,綠暴。(3)紋樣。象征意義,諧物之音,如:太師少師,太師是從西周開始就有的官稱,古文經(jīng)學家認為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三公之職,太師居首。少師是春秋時期楚國設立的職位,后歷代沿襲,人們借用諧音,用一大一小兩只獅子組成太師少師圖。太師少師是傳統(tǒng)寓意紋樣,寓意輩輩做高官?!緫谩浚禾珟熒賻熢诿耖g建筑中最為常見,一般獅子滾繡球分立門兩邊。借物之形。如:連中三元,三元:科舉制度稱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連中三元”。連中三元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意思是一個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傳統(tǒng)寓意紋樣:用荔枝、桂圓和核桃各三枚表現(xiàn),因這三種果實都為圓形,取其“圓”與“元”同音;又如:盤長,原為佛教法器之一。盤長,又稱吉祥結。是因為繩結的形狀連綿不斷,沒有開頭和結尾,是個“?”字,用它來表示佛法回環(huán)貫徹,含有長久永恒之意。佛教中用此字象征莊嚴吉祥,常用此字裝飾在佛的胸前,表示威力強大?!疽辍空驗楸P長代表了綿延不斷,民間由此引申出對家族興旺、子孫延續(xù)、富貴吉祥世代相傳的美好祈愿,我們熟悉的中國結,正是盤長紋的演化?,F(xiàn)在它最出名的地方是它作為中國聯(lián)通的公司標志。中國聯(lián)通紅色的盤長結大家都不會陌生。中國聯(lián)通的公司標識是由中國古代吉祥圖形“盤長”紋樣演變而來?;丨h(huán)貫通的線條,象征著中國聯(lián)通作為現(xiàn)代電信企業(yè)的井然有序、迅達暢通以及聯(lián)通事業(yè)的無以窮盡,日久天長。
2.蘇州桃花塢木刻藝術。我們來到桃花塢木刻年畫社進行考察,聽取了老藝人的講解,現(xiàn)場觀摩了老藝人的刻板、印制操作,實地了解一些珍貴信息資料,年畫是我們古代先民的藝術創(chuàng)造,是獨具中國文化氣質的藝術符號,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最具民間特色的藝術形式。年畫追其端緒,應是從辟邪鎮(zhèn)宅的原始宗教信仰而來。年畫是與年俗相關的民間藝術,年畫聲源于春節(jié)貼在門上的“桃符”。殷商時代,是我國巫文化的繁盛期,年頭歲尾,先民喜好祭神、祭祖,形成了一系列的年俗活動。這就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古老傳統(tǒng)“春節(jié)”的來歷。春節(jié)來臨之際,周人將長方形的桃木繪上神荼、郁壘兩門神的畫像,懸掛在大門兩旁,以鎮(zhèn)邪驅鬼、祈福納祥,即“桃符”?!疤曳痹诤髞淼难莼?,逐漸分化為春聯(lián)及門神畫,春聯(lián)向文字方向發(fā)展,是為年畫的前身。桃符正是年畫的藝術雛形。年畫,從遠古的時候宗教信仰,穿越漢唐文化的高度發(fā)展,形成于宋代繁華的都市生活,歷經(jīng)宋、元、明、清諸代,不斷走向輝煌。之后師傅專門做了示范,我們也一起印制了幾張劉海戲金蟾。從重影到完美線條的出現(xiàn)離不開師傅的手把手教導,感覺到桃花木刻的神奇魅力。
3.首飾設計與制作初衷。裝藝系的領導和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學校的工作室。我們驚嘆于學院齊備而先進的各項初衷設施。而我們特別對首飾工作室充滿了好奇,早早盼望著能坐在工作臺前,體會創(chuàng)造的激情與樂趣。年輕的羅振春老師先是用多媒體向我們講解了首飾設計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又一起欣賞了歷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我們都躍躍欲試,因為對我們來自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員來講,動手的機會是很少的。學校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羅老師為我們演示實際操作的整個過程。耐心而仔細地為我們講解,為我們示范,我們也一起討論設計稿,研究制作工藝,哪一道工序有欠缺,羅老師立即幫我們指出來。我因當中的一道工序錯了,再從頭干起。我們都很是贊賞羅老師嚴謹?shù)墓ぷ髯黠L,雖然忙碌但內(nèi)心充滿了歡樂。我們不僅制作出了自己喜歡的各色首飾,同時也學到了學校先進的課程設計理念。我們所學的這些民族民間藝術特色課程與蘇州民族文化相結合,充分挖掘當?shù)氐拿褡逦幕Y源。高校大學生是文化藝術傳承者,因而對他們進行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其實,美術教育本身就起到了對本地民族民間藝術傳承與發(fā)展的作用。這正是“繼承發(fā)展一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繼承保全作為傳統(tǒng)精神的創(chuàng)作者理念,即創(chuàng)造”。民間工藝美術的繼承和發(fā)展在于民間美術的民俗應用和社會應用,我們要學習和傳承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對民間美術有個消化、吸收、轉換和升華的過程,在創(chuàng)作時借助傳統(tǒng)的民間工藝美術,最終是要賦予它時代的活力。
三、加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人才的培養(yǎng)是傳承與保護必須的要求
讓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傳承與保護工作走進校園,在學校舉辦民族民間藝術培訓班,采用課堂講授、函授、實施排練教育等多種形式,分級、分期、分批對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有關管理人員、專業(yè)人員和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進行教育培訓,鼓勵和支持大專院校開設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專業(yè),大力培養(yǎng)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研究專門的人才,特別要培養(yǎng)一批懂專業(yè)、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建立一支素質較高的保護傳承工作專業(yè)隊伍。讓更多的人走進民間藝術,發(fā)揚民族之魂,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魂寶流傳千秋。
參考文獻:
[1]張仃.讓工藝美術與民族繪畫攜手起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204.
[2]李玉.中國民美術賞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