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興華,余秀蓮(重慶市忠縣拔山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內(nèi)科,重慶 忠縣 404302)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62例觀察
汪興華,余秀蓮
(重慶市忠縣拔山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內(nèi)科,重慶 忠縣 404302)
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們收治肺心病心力衰竭124例,總結如下。
124例中,男68例、女56例,年齡45~75歲、平均(60.48±5.45)歲,病程2.5~13年、平均(7.45±3.57)年,體重平均(58.75±8.43)kg,身高平均(170.85±9.12)cm。按NYHA分級標準,Ⅱ級69例,Ⅲ級32例,Ⅳ級23例。肺氣腫42例,慢性支氣管炎38例,支氣管擴張20例,支氣管哮喘17例,肺纖維化5例,胸廓畸形2例。12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62例,兩組性別、年齡、體重、身高、心功能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有不同程度的喘咳、肺部啰音、高血壓、水腫或腹水等癥狀,或頸靜脈怒張程度較重且有紫紺癥狀。23例出現(xiàn)肺部感染,6例出現(xiàn)高燒癥狀,40例出現(xiàn)水、電解質(zhì)失衡。
納入標準:符合1977年全國第2次肺心病專業(yè)會議制訂的診斷標準,血糖濃度正常,自愿參與。
兩組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保持呼吸道清潔與順暢,給予持續(xù)低流氧,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嚴重感染者用頭孢唑啉鈉),補充體液,糾正電解質(zhì)、酸堿度、水失衡狀況,用酚妥拉明11~18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min16~25滴,7天為一療程,治療70天后評估療效。
實驗組另用中藥人參、桑白皮、黃芩、桃仁、川芎、水蛭、赤芍、防己各10g,葶藶子、浙貝母、益母草各15g,黃芪18~25g,制附子5~9g。水煎服,每日1劑,煎煮濃縮至200mL,早、晚各服用100mL,2周為一療程,治療70天后評估療效。
顯效:心功能顯著改善2級,咳嗽、咳喘、呼吸困難、紫紺基本消失,水腫、肺部啰音、頸靜脈怒張明顯消失,心力衰竭受到控制,肺動脈高壓降低超過15%。有效:心功能顯著改善1級,咳嗽、咳喘、紫紺減輕,呼吸困難減輕,水腫、肺部啰音、頸靜脈怒張減輕,心力衰竭得到基本控制,肺動脈高壓降低6%~15%。無效:病癥無好轉(zhuǎn)甚至加重。
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實驗組顯效30例,有效2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1.94%。對照組顯效25例,有效2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79.0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性(χ2=4.159,P<0.05),實驗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兩組肺功能與血氣指標見表1。
表1 兩組肺功能與血氣指標比較(x±s)
肺心病心力衰竭屬中醫(yī)“痰飲”、“水腫”范疇。病機為心腎陽虛虧虛,水失氣化,血運受阻。
中藥配方具有活血功能,能擴張組織周圍毛細血管及小動靜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淤血狀況,緩解局部組織缺血。另外,中藥還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可緩解右心負荷,改善心功能。因此,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療效顯著。
R541.5
B
1004-2814(2014)04-0303-01
20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