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春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在閱讀教學中,從學生走進文本,到對語言材料的感悟、積累,直至學會運用表達語言文字,其中最重要的學習途徑還是朗讀?!耙宰x代講、讀中感悟”等等,都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但是,如何讓朗讀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把利器,為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老師示范 師生共讀
于永正老師說過:“教育的第一個名字叫‘影響?!庇檬裁从绊懀坑媒處煂φZ文的熱愛,用高質(zhì)量的示范去影響學生。在適當?shù)臅r機,當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在學生面前展示出來的時候,無疑是最有說服力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所以這就要求老師自身功夫要硬,要加強朗讀水平的提升,特別是要在備課時備好朗讀。教師的示范朗讀能讓學生感受朗讀時節(jié)奏、語調(diào)、停頓等技巧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能更有效地起到指導的作用。在蘇教版五年級練習3中讀京劇《紅燈記》的唱詞,欣賞京劇的訓練項目。雖然課前已經(jīng)布置了預習,讓學生對《紅燈記》做一個了解,但學生對那個時代比較陌生,所以在朗讀的時候不能把地下交通員李玉和那種危難時刻心里裝著革命、臨危不懼、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氣概讀出來。此時,老師可以進行范讀,讓學生感受老師朗讀時的腔調(diào)。教師的范讀要和學生的朗讀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接下來,讓學生來嘗試把這一段讀好。師生共讀,因為學生的心靈已被激起了漣漪,內(nèi)心有著極大的要讀好的愿望,此時的朗讀訓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朗讀,學生還品味到這一段唱詞的特殊含義,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進一步感受人物的偉大形象。接著,推波助瀾,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欣賞京劇唱段,認識“京劇”這一國粹。
二、有序進行 越讀越好
于永正老師對學生說:“書是讀懂的,它的味道是讀出來的,是思考出來的?!睂W生對語言材料的朗讀感悟是見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更需要老師的有序引導。在整篇課文的朗讀要求中,是分層遞進的。初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了解課文大意。再讀深入文本,感悟體驗,品味語言文字。在處理具體教學情節(jié)時,同樣也是循序漸進的。比如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螳螂捕蟬》第三節(jié)是這樣的:“第二清晨,他拿著一只彈弓,在王宮花園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這樣,一連轉(zhuǎn)了三個早晨。”我這樣引導學生朗讀感悟這個小節(jié)的:“吳王下了死命令,大臣們束手無策,但是這樣會遭來滅國之災啊,此時,有個少年卻挺身而出……”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讀了,但顯得平淡?!罢埬銈兟?lián)系上下文,說說少年的舉動有什么不尋常?”“他很勇敢,不怕殺頭。”“他很有毅力,露水沾濕了鞋子,也不介意,還堅持了三天?!薄昂茫奈辉賮碜x一讀”。這一次,把“毫不介意”加了重音。但覺得還沒到位,于是在啟發(fā),“怎樣朗讀讓人更明確感受他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少年?”于是,再請同學朗讀,讓他們把“一連”、“三個”也強調(diào)出來。這一段的教學中,在老師的有序引導下,學生的朗讀越來越好。這也是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沒有這個基礎(chǔ),最多只能達到“正確”和“流利”的要求。只有真正走進文本,才能從內(nèi)心真切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讀說聽寫 綜合訓練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是語言文字的運用。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品味、咀嚼,來探索文本的意蘊。學習語文的主要功夫,應該下在對具體語言材料的積累、品味、感悟上,在對語言材料整體把握的基礎(chǔ)上,再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可能,幫助學生體會、認識語文運用的規(guī)律。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是聽說讀寫的有機結(jié)合。朗讀訓練不是孤立存在的,老師要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議、讀中悟,以讀促寫,充分發(fā)揮整合訓練的高效作用,全面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例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小草和大樹》一課,解讀文本,本文主要是讓學生從文中細膩生動的描繪中感受勃朗特三姐妹的逆境成才的故事,讓學生領(lǐng)悟人生要不懈奮斗的人文思想。結(jié)合六年級的學生,可以放手讓學生朗讀品味,圈圈畫畫,互相討論,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三姐妹的堅韌和努力,品味語言文字之美,也感受人性之美。在最后環(huán)節(jié),可以安排小練筆的訓練。老師可以這樣啟發(fā):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三位偉大的女性,她們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筆。面對她們,你心里一定有許多話想說,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把自己的心里話寫出來。接著,再進行交流,學生把自己的習作朗讀出來。這樣的訓練,把讀寫有機地整合起來,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訓練中得到了提高。
四、尊重學生 個性朗讀
新課標突出強調(diào)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白鹬貙W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因個體不同,產(chǎn)生的感悟也有所異。個性朗讀在這里的表現(xiàn)為內(nèi)在獨特體驗的外露。教師對學生朗讀評價標準要寬容一點,要允許學生的個性化的朗讀,允許學生有情感流露的差異。
個性化的朗讀還可以指不同形式、情感豐富的朗讀。有帶著問題的思考性朗讀,有帶著感悟的表達性朗讀,還有帶著動作的表演性朗讀。學生從各自的感悟出發(fā),體其情,摹其形,擬其聲,讀得繪聲繪色,入情入境。
語文教學離不開朗讀。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朗讀的功能,引導學生學會朗讀,積極主動地進行朗讀,在朗讀中理解、感悟、積累祖國語言文字,并學會正確使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周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