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近5年針刺治療面癱的臨床研究進展

      2023-10-21 16:51:15王翌宸高龍霞
      中國民間療法 2023年17期
      關鍵詞:牽正頰車面癱

      王翌宸,張 倩,高龍霞

      (1.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河北 滄州 061000)

      面神經麻痹(簡稱“面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受損并反映在面部的疾病,發(fā)病誘因多樣,臨床多表現(xiàn)為單側面神經癱瘓,典型癥狀為口眼斜,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前并未察覺到異常,容易失治誤治,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1]。研究顯示,針刺治療面癱效果顯著[1-2]。《中國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診治指南》指出國內臨床雖常用針灸治療面癱,但由于不同專家對于針灸療效和時機的不確定,還需臨床試驗進行證實[3]。因此,本文綜述近5年有關針灸治療面癱的文獻,對針灸治療面癱的時機及治療方法進行綜述。

      1 針刺介入時機

      面癱分為急性期(發(fā)病后1~7 d)、靜止期(發(fā)病后8~20 d)、恢復期(發(fā)病21 d后)3個階段,不同醫(yī)家對針刺時機的選擇持不同觀點。部分學者認為在急性期針刺會加劇面部神經的受損程度,或引起炎癥水腫,不利于疾病恢復;也有學者認為早期干預能縮短病程,改善預后,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產生。靳丹丹等[1]認為針灸對于神經的刺激是安全有效的,從急性期介入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減少并發(fā)癥,且早期介入針灸治療可以減輕面神經水腫和受壓。杜果等[2]把160例患者按照針刺時機的不同分為A、B、C、D 組,A、B、C 組分別于發(fā)病后1~3 d、4~7 d、8~21 d給予針刺干預,D 組為對照組。結果顯示針刺組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1個月后,B 組與A、C 組相比,瞬目反射更靈敏,面神經潛伏期更短,預后更佳。林建順等[4]選擇急性期組(發(fā)病1~7 d)和緩解期組(發(fā)病大于8 d)面癱患者各4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及針刺治療,但針刺時機不同,結果顯示急性期組總有效率(100%)高于緩解期組(87.5%)。趙麗等[5]認為針刺治療面癱應在初期病情較輕時及時醫(yī)治,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從中醫(yī)機制上看,針刺越早介入,越容易阻止風邪向更深層次的經脈侵襲,故在急性期介入針刺治療比緩解期介入更有利于緩解癥狀,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這也與西醫(yī)改善面神經水腫和受壓的治療機制相同[1]。綜上所述,針刺治療面癱的介入時機是急性期,尤其以發(fā)病后4~7d介入最佳。

      2 針刺法

      2.1 毫針針刺

      (1)毫針常規(guī)療法 陽明經的循行經過一側面部,且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故治療面部疾病多于手足陽明經取穴。選穴為攢竹、陽白、四白、顴髎、頰車、地倉、合谷,并根據(jù)具體情況加減穴位,如水溝、承漿、迎香等。針刺陽明經穴位可使氣血通達,正氣得復而邪氣自祛,同時針刺地倉、頰車、下關等穴位,既可以打開腠理以祛邪,又可以刺激相應區(qū)域的面神經分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肌纖維收縮,從而修復受損的面部肌肉,配合透刺法、排刺法以適當刺激面神經,促進恢復[6-9]。林容枝[6]、喬虹[7]通過針刺四白、顴髎、頰車、合谷等常用穴位對比西藥治療面癱的療效,結果顯示單純針刺法有效率更高,面神經功能分級量表(H-B)評分較治療前提升更快。周麗媛[8]對比常規(guī)西藥與針灸治療面癱的效果,結果提示針灸組總有效率及面神經麻痹水平均優(yōu)于常規(guī)西藥組。

      (2)毫針優(yōu)化療法 王波[10]將6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選取手足陽明經和足太陽經穴進行針刺,觀察組采用分期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辨證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證明采用分期辨證論治的方法有利于患者痊愈。史精等[11]采用眼瞼針聯(lián)合常規(guī)針刺治療面癱眼瞼閉合不全患者,對照組選用常用眼部穴位,觀察組增加眼瞼針治療。眼瞼針取穴為患側上眼瞼的內1/3和外1/3處,下眼瞼的內1/3 和外1/3 處,距瞼裂3~5 mm 處各取一穴,共4個點。結果顯示眼瞼針聯(lián)合常規(guī)針刺能促進面癱恢復期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李紫媚[12]基于《靈樞經》中“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和臟腑通別的理論,通過針刺遠端健側調動患側氣血以治療面癱,選穴為三泉穴、靈谷穴、側下三里穴、患側地倉透頰車等,治療3周后,觀察組臨床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如何把針刺時機、常規(guī)選穴與特色穴位相融合,形成一套更完備的治療方案還有待研究。

      2.2 梅花針療法 肖麗麗等[13]和趙海麗[14]根據(jù)面癱分期進行傳統(tǒng)針刺治療,且在針刺10 min后給予梅花針叩刺,均取得較好的療效。研究認為,梅花針叩刺穴位和局部可以通過痛覺反射使血管擴張,調整局部炎癥因子水平,消除水腫,同時梅花針直接作用于皮膚,使邪氣從表而散,縮短病程[15]。

      2.3 三棱針療法 劉東暉[16]使用牽正散聯(lián)合針刺及三棱針法治療面癱,放血部位為患側陽白、顴髎、下關及頰車穴,總有效率為100%。張伯霞[17]通過經絡探查找到反應區(qū),即牽正穴,在牽正穴刺絡放血祛除面部風邪,疏通經絡,糾正口眼斜、面部肌肉無力等癥狀,改善面癱。三棱針法通過選取面部肌肉較豐厚的穴位,如牽正、頰車、下關等,針刺放血排出瘀血,使邪氣隨血而出,在調解血液微循環(huán)的同時,毒素與炎癥介質隨血液流出,使機體的神經-血管-體液能正常發(fā)揮作用[18],配合針灸使體內正氣得以恢復,促進面部肌肉的恢復,對于頑固性面癱有獨到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針刺法通過刺激面部肌肉和神經,激發(fā)人體自身正氣,同時因勢利導,使邪氣隨針而出。毫針在面部多淺刺,對于面部肌肉豐厚處的穴位需聯(lián)合其他針刺法以加強刺激,可取得顯著的療效。

      3 針刺聯(lián)合其他治法

      3.1 針刺聯(lián)合中藥 中藥治療面癱的方式分為內服和外敷,其中內服代表方劑為由牽正散化裁而來的牽正復癱湯[19-21]。其組方以蟲類藥和補氣調營藥為主,利用全蝎、僵蠶等搜風剔絡,白芍、桂枝調和營衛(wèi),黃芪、天麻扶助正氣,以達到治療效果,但單純服用中藥效果慢、時間長,與針灸聯(lián)合應用可彌補其不足,提高療效。夏清華[19]、肖文照等[20]及金曉亮[21]在針刺面部陽白、地倉、頰車等面癱常用穴位時,聯(lián)合牽正復癱湯進行治療。結果顯示,針灸聯(lián)合牽正復癱湯的有效率及H-B評分更高,證明針刺聯(lián)合牽正復癱湯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恢復患者面部神經功能。

      3.2 針刺聯(lián)合灸法 艾灸通過溫通經脈使氣血到達受損部位,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面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缺血壞死區(qū)的血液供應。艾葉還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可以減輕針刺所致的肌肉損傷,預防感染。馬金英在針刺足三里、太沖、陽白、合谷等穴時配合灸下關穴,每次40 min,連續(xù)治療6 d為1個療程,持續(xù)治療3~4個療程,證明常規(guī)針刺聯(lián)合艾灸治療面癱能提高療效,有利于面癱患者的恢復。吳龍海等[23]通過針刺面部配合灸翳風穴治療風寒型面癱,臨床療效顯著,認為艾灸翳風穴可以扶助正氣,疏通經絡,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和面部功能恢復。對于穴位的選擇、艾炷的大小等影響因素還需進一步研究。

      3.3 針刺聯(lián)合推拿 推拿通過疏通淺層肌肉筋膜及絡脈,控制炎癥,增強肌肉興奮性,防止肌肉萎縮,配合針灸補虛瀉實的功效可以加速循環(huán),促進肌肉恢復[24-25]。馮娜娜等[24]選取48例亨特綜合征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針灸治療,觀察組在其基礎上配合面部運動療法,除去失訪病例3例,觀察組總有效率、面部殘疾指數(shù)(FDI)量表及神經麻木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朱君君[25]在針刺四白、陽白、頰車等穴后配合按揉太陽、角孫、攢竹等穴位,發(fā)現(xiàn)按揉法可通過物理透熱作用刺激穴位,配合針刺可有效減輕患者麻痹程度,控制肌肉萎縮(P<0.05)。因面癱的復發(fā)風險很高,患者可以通過自行治療緩解癥狀,改善預后,但因推拿手法尚無統(tǒng)一的規(guī)范,還易受到手法、醫(yī)師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尚需進一步改善。

      3.4 針刺聯(lián)合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可使藥力透入皮膚,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又避免了口服藥所產生的肝臟首過效應。劉新靈[26]、紀守權[27]將面癱分為風寒型、風熱型、血瘀型,并在針刺四白、地倉、下關、迎香、顴髎、太陽、頰車、陽白等穴位治療面癱時,配合中藥貼敷頰車、下關等穴位,發(fā)現(xiàn)此類療法可使藥效直達病灶,適用于急性起病患者。

      綜上所述,針刺聯(lián)合其他療法治療面癱,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臨床癥狀。

      4 小結

      中醫(yī)認為面癱的發(fā)病機制為內虛外風[28]。風邪輕揚開泄,易襲陽位,故常傷及頭面;風邪善行而數(shù)變,故面癱發(fā)病迅速;風邪為百病之長,則易攜寒熱?!吨T病源候論·偏風口候》認為:“風邪入于足陽明、手太陽之筋,故使口僻?!背ネ怙L,內虛也是病因之一?!饵S帝內經》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敝倬疤岢隹诘牟∫驗椤皟忍撔爸小薄G濉づ碜右嫣岢觥盁o論何病,中氣當存,人即不病”,若人體中氣虛衰則不能抗邪,邪氣易犯頭面而致口眼斜。本文所述療法均是通過刺激位于面神經的穴位,調理面部氣血以扶正祛邪。

      目前針灸治療面癱的主要問題是為了直中面神經而忽視了整體觀,導致選穴集中于面部,且取穴模式化。因此,想要推進針灸在治療面癱中的新發(fā)展,需立足于整體觀和辨證觀,尋找新的取穴思路。

      猜你喜歡
      牽正頰車面癱
      東紅分期辨治周圍性面癱經驗
      牽正散合大補陰丸對蛋白酶抑制因子I誘導的帕金森病體外細胞模型大鼠腎上腺嗜鉻瘤細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面癱患者的自我康復
      牽正散結合針刺摩骨法治療急性期亨特面癱的臨床觀察
      常按5穴護牙齒
      針藥并用治療周圍性面癱驗案舉隅
      常按7穴不掉牙
      科學導報(2020年59期)2020-09-17 13:37:30
      牽正散水煎劑對PSI誘導的體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影響
      小穴位 大健康
      冷針冷灸治療胃火牙痛
      定西市| 南昌市| 休宁县| 鲜城| 凤城市| 红原县| 温泉县| 福泉市| 辰溪县| 无锡市| 封开县| 长沙市| 吉林省| 鹿邑县| 克什克腾旗| 盐津县| 晋江市| 北票市| 德阳市| 遵义县| 龙游县| 柘城县| 龙泉市| 宁德市| 蛟河市| 漳州市| 内江市| 德惠市| 古浪县| 漳浦县| 河津市| 灵山县| 山东| 阿克陶县| 青神县| 花莲县| 通榆县| 满洲里市| 汕尾市| 上栗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