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軍,蘇 煜
(1.沈陽工業(yè)大學 遼陽校區(qū),遼寧 遼陽 111003;2.大連海事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6)
20 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專家弗萊維爾提出元認知的概念——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并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其實質就是個體對思維活動的自我體驗、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節(jié)[1-3]。該理論的出現(xiàn)不僅豐富了心理學中的相關理論,而且也從理論上解決了學生如何進行自我學習的問題,因此,國內外還專門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機構,并對兒童的智力和思維等方面進行了眾多的元認知實驗,結果也證實了元認知理論的假設[4-8]。另外,眾多學者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研究,尤其是關于語言學習能力的研究成果較多,并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9-11],但體育教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較少,尤其是針對不同項目的實驗研究更少,而對游泳教學的實驗研究尚沒有發(fā)現(xiàn)。
眾所周知,游泳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項目,學生不能在短期內全面掌握游泳技能知識,并且由于受到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并不能及時地獲得教師的反饋,因此,教學效果受到很大影響。然而,通過元認知游泳模型的構建,可以促進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并可以根據(jù)學習進程自我調節(jié)認知過程,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研究對象為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專業(yè)2012 級1班25 人和2 班25 人,其中1 班為實驗班,2 班為對照班,分別進行16 周的蛙泳教學。
(1)問卷調查法
運用自編的“大學生元認知游泳學習能力問卷”進行試驗前和試驗后的問卷調查。問卷的α系數(shù)為0.863,說明此問卷信度較高;另外,對問卷進行特爾斐法的調查中,將認同度高于85%的指標為問卷內容,說明此問卷具有較高的效度。
(2)教學實驗法
2013年3月~6月隨機抽取航海專業(yè)2 個班進行試驗,其中1 班為實驗班,2 班為對照班,并進行了25 米計時蛙泳的測試及大學生元認知游泳學習能力的前測。測試結果顯示,兩個班級沒有顯著性差異。隨后,實驗班采用元認知游泳教學模式、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進行16 周的教學實驗。
①實驗任務。為了保證實驗的同質性,實驗班在保證原有教學計劃的基礎上進行元認知游泳模式教學,教學條件一致,并且兩個班均統(tǒng)一為一個教師任教。另外,元認知游泳模式訓練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元認知知識訓練階段、元認知體驗訓練階段和元認知監(jiān)控訓練階段。每個階段中,教師通過元認知訓練單的方式進行強化,課前填寫元認知知識訓練單,課后填寫元認知體驗訓練單。
②實驗前測。25 米計時蛙泳的測試和元認知游泳學習能力的測試。
③實驗后測。300 米蛙泳測試和元認知游泳學習能力的測試。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運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對所測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和處理。
對兩個班級進行元認知能力和蛙泳成績測試的結果表明,兩個班學生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jiān)控和蛙泳測試結果均沒有顯示顯著性差異(P >0.05)(見表1)。這說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具有一定的同質性,可以成為可比樣本。
表1 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jiān)控和游泳成績的前測結果
學生在“元認知游泳教學模式”教學后具有較高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水平,t檢驗結果表明,學生的游泳學習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在兩種教學模式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元認知知識=4.16,P <0.01;t元認知體驗=2.55,P <0.05;t元認知監(jiān)控=4.78,P <0.01)(見表2)。這說明,教師進行“元認知游泳教學模式”教學在對學生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方面的培養(yǎng)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
表2 實驗后兩個班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的比較
實驗后,對兩組學生的游泳成績進行t 檢驗的結果表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后的成績均值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成績=3.49,P <0.01),實驗班實驗前和實驗后的成績均值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成績=-17.76,P <0.01),對照班實驗前和實驗后的成績均值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成績=-5.29,P <0.01)(見表3)。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后的成績均值差分為(102.71 ±144.16),表明實驗班的成績遠遠高于對照班。這說明,在兩種教學模式教學實驗后,兩組學生的游泳成績均有所提高,但教師進行“元認知游泳教學模式”教學在提高學生游泳成績方面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
表3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游泳成績分析
(1)實驗班和對照班兩組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和游泳成績在實驗前沒有顯著差異;
(2)元認知游泳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
(3)元認知游泳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的游泳成績方面明顯好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
(1)元認知游泳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所以值得借鑒和推廣;
(2)為了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結合自己學科的特點和教學需求,針對教學目標,制定多種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
(3)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各班的特殊情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區(qū)別對待,不要“一刀切”,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l]董 奇.論元認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9(l) :68-69.
[2]FLAVELL.J.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vling[J].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1976:232.
[3]FLAVELL.J.H.Cognitive monitoring.in: Children,oral communication skill[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1.
[4]龐國萍,王兄.元認知研究綜述及思考[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1,22(1) :116-118.
[5]師保國.元認知訓練方法研究述評[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2,28(4)41-42.
[6]童世斌,張慶林.問題解決中的元認知研究[J].心理學動態(tài),1997,(1) 36-39.
[7]胡志海,梁寧建.大學生元認知特點與非智力因素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2.25(4) :435-438.
[8]胡志海,梁寧建.學業(yè)不良學生元認知特點研究[J].心理科學,1999,22(4) :354-357.
[9]張慶林.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如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和思維[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128.
[10]胡志海.元認知在學習策略訓練中的作用述評明[J].渝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2,19(2) :87-90.
[11]汪曉贊,祝蓓里.動作記憶研究的新領域—動作記憶元認知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18 (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