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自成,趙瑞蕊,王龍憲,焦敬華,宋鵬飛
(1.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煙草學院,鄭州 450002;2.中國煙草總公司遼寧省公司,沈陽 110012;3.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玉溪 653100)
煙葉成熟度的研究進展
許自成1,趙瑞蕊1,王龍憲2,焦敬華2,宋鵬飛3
(1.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煙草學院,鄭州 450002;2.中國煙草總公司遼寧省公司,沈陽 110012;3.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玉溪 653100)
成熟度是煙葉外觀質量的第一要素。文章綜述煙葉成熟及成熟度的進展情況,從三個角度探討煙葉成熟度,一是煙葉成熟度的判定標準包括定性標準和定量標準;二是煙葉成熟度的七個影響因素,分別為遺傳因素、煙葉著生部位、氣候因素、土壤條件、栽培條件、成熟采收和科學烘烤;三是煙葉成熟度與煙葉品質的關系。
煙葉;成熟;成熟度;影響因素;品質
成熟度是煙葉品質形成的中心因素,煙葉田間成熟是獲得優(yōu)質煙葉的前提和基礎。生產(chǎn)實踐證明,在品種、土壤和栽培條件相似、田間煙株生長一致的情況下,采收成熟度好的煙葉,容易烘烤,烤后煙葉品質好、等級高、香吃味也比較好[1]。宮長榮認為成熟度是烤煙國家標準的第一品質因素,是煙葉質量的中心[2]。左天覺等研究認為,成熟采收對煙葉的質量貢獻占整個烤煙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的1/3[3-5]。宮長榮認為,對煙葉品質的貢獻,田間栽培占1/3,成熟采收占1/3,烘烤技術占1/3[6]。國際煙葉市場上普遍采用成熟度作為重要質量因素,各國煙葉分級中也將其列為首選品質因素。本文就近年關于成熟度的相關研究進行綜述,以期為正確認識、掌握及合理提高煙葉成熟度提供參考。
1.1 煙葉成熟
煙葉成熟是指煙葉生長發(fā)育的某個時期,此期采收調(diào)制可最大程度滿足卷煙工業(yè)對原煙的需要。煙葉成熟的概念具有3個層面含義:一是煙葉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時期,即工藝成熟期;二是具備某種特定狀態(tài),包括葉片組織結構、化學成分、生理功能、生化反應以及反映在外部的形態(tài)特征等;三是反映在調(diào)制效果上,成熟的煙葉經(jīng)適當調(diào)制能夠達到卷煙工業(yè)所要求的品質。因此,煙葉成熟實質上是煙葉原料質量的概念,成熟概念的含義是相對的,會因人、因時、因煙葉著生部位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6]。
1.2 煙葉成熟度
煙葉成熟度是一個質量概念,指煙葉適于調(diào)制加工和滿足最終卷煙可用性要求的質量狀態(tài)和程度,包括田間成熟度和工藝成熟度。田間成熟度是煙葉在田間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成熟程度;分級成熟度是田間收獲的葉片經(jīng)烘烤調(diào)制后形成的產(chǎn)品按采收標準而劃分成熟的檔次。田間成熟度是活體煙葉的性質,分級成熟度是烤后干煙葉的性質。田間成熟度是分級成熟度的物質基礎,分級成熟度是田間成熟度的根本體現(xiàn)和最終要求[6]。我國現(xiàn)行國家分級標準中,將煙葉成熟度劃分為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和假熟5個檔次;而國際煙葉市場將煙葉的成熟度劃分為生青、不熟、欠熟、生理成熟、近熟、工藝成熟、完熟、過熟和非正常情況下假熟等不同檔次。
2.1 定性標準
目前,煙葉生產(chǎn)上主要通過眼看、手摸等感官感受定性地把握煙葉成熟度。定性標準主要體現(xiàn)在葉面顏色、主支脈變化、茸毛脫落情況、采收時斷面情況等方面。
2.1.1 葉面顏色及主支脈變化
葉色落黃是煙葉田間成熟的特征之一。有研究表明,煙葉成熟時,葉色落黃表現(xiàn)為葉片綠色逐漸消退而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黃綠色,營養(yǎng)發(fā)育充分的中上部葉應具有黃色泡斑[7]。葉脈變白發(fā)亮,通常下部葉主脈全變白;中部葉主脈全白,支脈部分變白;上部葉主脈全白,支脈2/3變白。研究指出[8],葉色落黃,通常表現(xiàn)是綠色減少,變?yōu)樯顪\不同的黃色,但要分清脫肥落黃、干旱缺水落黃、高溫逼熟落黃和正常成熟落黃四種情況。在一些特殊氣候條件下,煙葉主、支脈顏色變化程度比煙葉的顏色變化程度更能代表煙葉的成熟度,無論正常成熟、還是假象成熟,只要煙葉進入衰老過程,“成熟”主脈都變白發(fā)亮,支脈都退青轉白。孫福山等研究結果[9]表明,煙葉成熟采收標準為下部葉面黃綠色,約6~7成黃,主脈變白1/ 2以上;中部葉面淺黃色,約8~9成黃,主脈變白2/3以上,比常規(guī)推遲5 d采收;上部葉面基本全黃,約9~10成黃,主脈全白,比常規(guī)推遲7 d采收。福建三明煙區(qū),高漢杰等提出一套經(jīng)實踐檢驗可行的煙葉成熟度鑒別方法[10],即一片葉按10成計算,下部葉成熟標準為7~8成黃,也就是說在一片葉面上黃色占7~8成,綠色為2~3成。中部葉8~9成黃,上部葉9~10成黃,為成熟葉即可采收。劉健康等提出涼山煙區(qū)品種紅花大金元的成熟采收標準,下部葉以葉面黃綠色,5~6成黃,主脈變白1/3以上采收,中部葉以葉面淺黃色,7~8成黃,主脈變白2/3以上采收,上部葉以葉面基本全黃,9~10成黃,有葉尖發(fā)白或焦尖現(xiàn)象,主脈全白采收[11]。隨著煙葉成熟度的提高,葉綠素a、葉綠素b、總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均減少,但類胡蘿卜素占色素總量的比例卻在提高,這些色素變化的外觀反映就是煙葉成熟過程中顏色的變化,說明葉色落黃是煙葉成熟的特征之一。
2.1.2 茸毛脫落狀況
煙草葉片的上下表皮均密被茸毛,多數(shù)為腺毛,腺毛密度隨葉片的發(fā)育而發(fā)生明顯變化,且腺毛分泌活動與葉片發(fā)育有密切關系。因此,煙葉達到不同的成熟時期,腺毛活動表現(xiàn)差異很大,葉片接近工藝成熟期,腺毛分泌物開始增多,葉片彈性增強;進入工藝成熟期,腺毛分泌物大量溢出,葉片粘性最大,彈性好;進入過熟期,腺頭脫落,分泌活動減弱,葉片彈性減弱,內(nèi)在質量降低。有研究表明,下部煙葉成熟,茸毛幾乎不脫落;中部煙葉成熟,茸毛部分脫落;上部煙葉成熟,茸毛大部分脫落[8]。
2.1.3 采收時斷面情況
宮長榮提出,煙葉成熟采收時,葉基部產(chǎn)生分離層,容易采下,采摘時聲音清脆,斷面整齊,不帶莖皮[6]。崔國民認為,煙葉成熟采摘時有略帶沉悶的“當”的響聲,采后斷面整齊,呈馬蹄形[8]。張海宏指出煙葉成熟的特征,主脈變白、變脆,容易摘下,采摘時發(fā)生清脆的聲音,并且斷面平齊。在實踐過程中,葉基部產(chǎn)生的分離層,肉眼看不到;采摘時的響聲,聽得到;采后馬蹄形,看得到[12]。這條標準是煙葉進入衰老期的性狀表現(xiàn),也是成熟煙葉在采摘過程中物理特性外在表現(xiàn),對判斷煙葉是否成熟,僅僅作為驗證參考標準使用。
2.1.4 其他特征
除此之外,煙農(nóng)還總結了其他一些判斷成熟度的經(jīng)驗值:①煙葉成熟時,煙葉葉片下垂,葉緣下卷。②葉面發(fā)皺,有成熟斑。營養(yǎng)和發(fā)育水平好的煙葉,中上部煙葉成熟時葉片皺縮,出現(xiàn)黃色泡斑,甚至有赤星病斑,葉實葉緣開始發(fā)生枯焦。③葉片主脈基部產(chǎn)生離層。④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不全的煙葉,其下部葉只要明顯落黃,茸毛部分脫落,葉脈部分變白即為成熟;對于中上部葉,主要看莖葉角度,只有葉片明顯下垂才算成熟;營養(yǎng)不協(xié)調(diào)、發(fā)育不正常的煙葉,包括貪青晚熟煙和黑暴煙,主要以茸毛脫落為成熟標志。
2.2 定量標準
目前關于烤煙成熟度定量標準的研究報道不多,探討定量標準主要包括葉齡和莖葉夾角等。金文華等研究表明,下部葉9周齡,中部葉11周齡,上部葉10~12周齡收烤最適宜[13]。有研究表明,一般成熟煙葉齡下部葉為50~70 d,中部葉為60~80 d,上部葉為70~90 d。王懷珠等研究指出,在煙葉成熟的過程中可定量地用莖葉夾角反映煙葉的成熟程度[14]。肖吉中等指出,各部位葉片從出生到成熟采收所需的葉齡,隨著部位的上升而增加,優(yōu)質煙葉生產(chǎn)所需的葉齡在不同品種和同一品種的不同部位之間都存在差異,下部葉9周齡,中部葉11周齡,上部葉10~12周齡收烤最適宜[15]。
研究者曾嘗試用其他方法或指標來判定煙葉成熟度。聶榮邦等研究認為單位長度柵欄細胞數(shù)和細胞間空隙率可作為度量煙葉成熟度檔次和確定適熟采收標準的最佳指標[16]。夏凱等研究表明,不同品種煙葉的葉片厚度、柵欄組織厚度及單位長度柵欄組織細胞數(shù)均隨著煙葉成熟度的提高而減小,以田間煙株鮮葉厚度作為煙葉成熟度的指標[17]。比色卡比色法最早是被日本研究采用的成熟度鑒別方法,且在日本全國煙區(qū)推廣應用[18]。比色卡共設10個格,1~4格為診斷田間煙株生長發(fā)育的營養(yǎng)狀況,5~10格為鑒別煙葉成熟度,其技術特點是,在晴天或陰天時,比色卡的色澤不會因外界變化而受影響。李佛琳等進行連續(xù)兩年的田間試驗,利用SPAD-502葉綠素計建立SPAD的成熟度TMDSPADV模型,提出以葉綠素相對值(SPAD)作為判別指標,進行量化鮮煙葉成熟度判別[19]。
綜上可知,煙葉成熟度的判定要根據(jù)天氣、煙葉采收部位,參考煙葉成熟定性標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同時測定定量指標,盡可能準備把握煙葉成熟度,適時采收。特殊情況下,煙葉成熟度的判定標準應靈活運用。
煙葉從葉原基分化到發(fā)育成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生長發(fā)育不僅受其基因型決定,還受光、溫、水、土等自然因素和人為栽培條件的影響。宮長榮認為,影響煙葉成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氣候因素、土壤條件、栽培條件、葉片在莖上的著生部位和遺傳因素等[6]。閆克玉等提出,光照、營養(yǎng)發(fā)育狀況、采收和烘烤技術影響煙葉的成熟度[20]。因此,煙葉的成熟及成熟度受內(nèi)外因素的共同影響。
3.1 遺傳因素
遺傳因子是影響煙葉成熟度的內(nèi)在因素,遺傳因子的差異即種質差異。不同品種的烤煙,其生長發(fā)育及成熟周期均有差異,通過烤煙各種新陳代謝酶的變化可反映出來。張曉蘊等進行品種篩選試驗,以NK4、S2007、豫煙5號、豫煙6號、8342、8302、NC89、紅花大金元、Y041和云煙87等10個烤煙品種為材料,相同的栽培管理條件下,分析其打頂后的酶活性,其結果表明:成熟前期,豫5、NK4的硝酸還原酶和轉化酶活性較高,煙株碳水化合物的積累較強,其后持續(xù)減弱;成熟后期,豫6和NK4的a-淀粉酶的活性較高,使得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強度減弱緩慢,有利于煙葉的充分成熟[21]??緹煹幕蛐蜎Q定煙株的株型、長葉數(shù)和生長周期,因此可認為遺傳因子本質上決定煙葉的成熟時期。
3.2 煙葉著生部位
煙葉著生部位決定煙葉生長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進而影響其葉片組織結構和生理生化特點。下部煙葉生長在光照差、濕度大、通風不良、營養(yǎng)物質還要不斷向上部輸送的情況下;中上部煙葉處于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有利條件下,由于生長條件不同,導致煙葉成熟特征不同。
3.3 氣候因素
煙葉成熟需要充足陽光,較高溫度和較少降雨條件。煙草是喜光作物,優(yōu)質煙生產(chǎn)需要充足和煦的光照條件。劉國順等指出,大田期日照時數(shù)最好達到500~700 h,日照百分率要達到40%以上,成熟采烤期要達到280~300 h,日照百分率要達到30%以上才能生產(chǎn)出優(yōu)質煙葉[22]。煙草生長發(fā)育的最適溫度是25~28℃,在20~28℃溫度范圍內(nèi),煙葉的內(nèi)在質量有隨成熟期平均溫度升高而提高趨勢。尹智華等提出,氣候對烤煙生產(chǎn)影響巨大,是影響煙葉成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南雄烤煙生長中后期天氣雨水偏多,光照不足,田間漬水嚴重,影響根系發(fā)育,造成中上部煙葉身份偏薄,耐熟性較差,落黃較快,成熟期較短,假熟煙較多,嚴重影響煙葉成熟度[23]。
3.4 土壤條件
土壤是煙草生長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元素來源,土壤類型、土壤肥力、土壤酸堿度及土壤質地影響煙葉化學成分和煙葉組織結構,也影響煙葉的成熟過程。研究表明[24-25],土壤有機質含量是表征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有機質含量和性質關系到土壤的結構、可耕性、持水率、保肥供肥特性及生產(chǎn)性能。土壤有機質含量過高,煙葉貪青晚熟,不易正常落黃,甚至黑暴,烤后的煙葉主脈粗,葉片過厚,煙堿及蛋白質含量過高,色澤差,刺激性大,品質較差;有機質含量過低時,所產(chǎn)烤煙香氣不足。
3.5 栽培條件
煙田栽培管理包括整地、移栽、施肥、灌水、中耕、培土、打頂、采收,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影響煙葉階段性的生長發(fā)育,最終影響煙葉的田間成熟度。
煙株必須有適宜的種植密度才能保證通風透光和煙葉正常成熟,一般認為煙田最大葉面積系數(shù)2.5~3.5比較適宜。若種植密度過大,田間郁蔽,通風不良,光照不足,特別是下部葉的環(huán)境小氣候極差,往往因濕度大、光照不足,最終形成“水黃”“白黃”現(xiàn)象,即所謂的底烘。底烘煙葉難以烘烤,烤后特別薄,質量很差;相反,若種植密度過小,雖能夠正常成熟,但資源利用率降低,難以保證煙葉的單位面積產(chǎn)量。
王小東等指出,合理的營養(yǎng)水平是煙葉生長發(fā)育的物質基礎,“少時富,老來貧,煙葉長成肥退勁”是煙葉生長過程中土壤肥力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26]。正確的施肥直接影響煙葉的正常成熟。因此,在生產(chǎn)中要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協(xié)調(diào)氮、磷、鉀肥之間營養(yǎng)平衡,注重煙株營養(yǎng)與土壤養(yǎng)分平衡、硝態(tài)氮和氨態(tài)氮的平衡、有機營養(yǎng)與無機營養(yǎng)的平衡、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
適時打頂,合理留葉對煙葉的正常成熟非常必要。封頂打杈可以抑制煙株生殖生長,減少下部葉片的營養(yǎng)物質向上部葉片輸送,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上部葉片生長,擴大葉面積、增加葉片厚度;煙株打頂后可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根系吸收和合成功能,根合成的煙堿向葉內(nèi)積累,提高煙堿含量,并使葉片提早成熟。一般要求現(xiàn)蕾打頂,通常留葉數(shù)18~22片。打頂過低,留葉過少,煙葉往往推遲成熟;相反,若不打頂,放頂開花,葉內(nèi)營養(yǎng)物質大量用于生殖生長,則葉片內(nèi)含物不充實,不能真正成熟,尤其是下部煙葉,常表現(xiàn)為假熟。
3.6 成熟采收
一片煙葉自莖頂端發(fā)生到成熟大致經(jīng)歷幼葉生長期、旺盛生長期、生理成熟期和工藝成熟期四個階段[27]。當煙葉達工藝成熟期后,其內(nèi)部各種化學成分向有利于提高煙葉品質的方向轉化,烤出的煙葉品質最好,價值最高;若煙葉未達到工藝成熟就采收,葉內(nèi)化學成分不協(xié)調(diào),烤出的煙葉品質較差,經(jīng)濟效益也不高;若煙葉已到工藝成熟還不采收,其內(nèi)部化學成分繼續(xù)分解、轉化、消耗,會導致煙葉產(chǎn)量和品質下降,經(jīng)濟效益降低。因此,準確把握煙葉的成熟度,及時采收至關重要。
宮長榮提出,煙葉采收的基本原則是熟一片、收一片,生葉不收,熟葉不漏,通常情況下,自腳葉至頂葉5~10次采收,每次采1~3片葉,頂部4~6片葉往往成熟后一次采收,兩次采收間隔時間一般5~7 d[6]。煙農(nóng)根據(jù)多年種煙經(jīng)驗,總結出煙葉采收原則:“下部葉綠黃適時早收,中部葉淡黃適熟采收,上部葉全黃充熟采收”。采收以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時以后進行為好,以便正確識別成熟度和避免日光暴曬;天氣干旱宜采露水煙,煙葉成熟時若遇雨返青,應待其重新表現(xiàn)出成熟特征時再采收;注意采煙時應做到不采生、不丟熟、不沾土、不暴曬、不擠壓、不損傷。
3.7 科學烘烤
烘烤是煙葉離體后生成香氣物質的過程,是煙葉體現(xiàn)其價值的關鍵點。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是三段式烘烤工藝。正常采收的成熟煙葉,經(jīng)過恰當烘烤,烤后煙葉的外觀和香吃味符合卷煙工業(yè)的要求,可實現(xiàn)其價值;若出現(xiàn)非正常煙葉,如黑暴煙、干旱煙、返青煙、高溫逼熟煙等,可通過調(diào)整烘烤工藝,改善煙葉質量,減少經(jīng)濟損失。
成熟度好的煙葉,其內(nèi)含物充分而協(xié)調(diào),經(jīng)調(diào)制后顏色、香吃味符合卷煙工業(yè)要求。當鮮煙葉成熟度過低時,烤后干葉達不到預期的成熟程度;鮮煙葉成熟度過高(即過熟),煙葉經(jīng)不起調(diào)制,也會降低干葉質量甚至失去應有價值[28]??梢?,煙葉成熟度與煙葉品質有關系密切。
韓錦峰研究表明,隨著煙葉成熟度的提高,凈光合強度降低,呼吸強度則隨著煙葉成熟度的提高而上升;葉綠素a、葉綠素b、總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均隨煙葉成熟度的提高而減少,但類胡蘿卜素占色素總量的比例隨成熟度提高而提高;細胞膜透性隨著煙葉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總糖含量隨著成熟度的發(fā)展而提高,達到最大值后則下降;葉片中蛋白質及煙堿在生理成熟前達到最高值,生理成熟后有所下降;總脂、總脂肪酸和大多數(shù)極性脂在煙葉發(fā)育和衰老過程中隨葉綠素含量變化而變化[29]。蔡憲杰等研究表明,烤煙外觀質量指標中,成熟度與組織結構相關性最強,原因可能是不成熟的煙葉細胞排列緊密,而成熟煙葉的柵欄組織寬度增加,海綿組織細胞間隙增大,組織結構緊密到疏松變化明顯[30]。韓錦峰研究認為,烤煙成熟葉片柵欄組織細胞密度、細胞原生質濃度隨葉位的升高而增加;葉肉細胞的原生質凝聚成絲網(wǎng)狀均勻分布;葉肉的空隙(胞間隙)隨葉位升高而減?。货r葉厚度隨葉位升高呈凹曲線變化,而經(jīng)正常烘烤干燥收縮后,葉厚順序則為下部<中部<上部[29,31]。楊士福研究表明煙葉的組織結構隨著煙葉成熟度增加,由緊密向疏松方向發(fā)展,柵欄組織細胞寬度稍有增加,長度稍有縮短,海綿組織細胞間隙加大,呈現(xiàn)疏松多空的結構[32]。宮長榮提出,從外觀質量上看,成熟度越低的煙葉烤后含青度越高,光澤弱,油分差,組織致密[33]。陳慶園等探討初烤煙葉外觀質量量化評分建立與主要化學成分的關系,結果表明,成熟度與兩糖比和糖堿比分別呈極顯著(P< 0.01)和顯著(P<0.05)正相關,與韓錦峰等研究結果一致[34]。蔡憲杰等研究表明,鮮煙葉淀粉含量變化為:欠熟~成熟煙葉淀粉含量逐漸升高,工藝成熟煙葉淀粉含量達到最高,過熟煙葉淀粉含量又降低[35]。在三段式烘烤工藝條件下,烤后煙葉淀粉含量則以工藝成熟采收的煙葉最低。其中,工藝成熟采收的鮮煙淀粉含量高于生理成熟采收的鮮煙葉,這與賈琪光的研究結果一致[36]。朱忠等研究表明,上部煙葉隨著其成熟度增加,總植物堿含量隨之增加,還原糖、總糖的含量及糖堿比隨之減少,總氮、蛋白質的含量則以尚熟時最高;對中部煙葉而言,還原糖、總糖、總揮發(fā)堿、蛋白質、總氮的含量以尚熟煙葉最高,總植物堿以成熟煙葉最高,糖堿比隨著成熟度的增加而減小[37]。朱忠等對河南烤煙K326不同成熟度上中部煙葉的22種重要中性香味物質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香味物質的含量及所測物質中醛類、酮類、醇類的總量都隨著成熟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趨勢[37]。隨著煙葉成熟度的增加,香氣質變好,香氣量增加,勁頭略有減小,雜氣減輕,刺激性、辛辣味減弱,余味變舒適,但是超過某一成熟度檔次后,總體質量又變差[38]。張樹堂等在云南玉溪、彌勒、賓川,以K326為試驗品種,進行初熟、適熟、過熟的采收成熟度試驗,結果表明,采收適熟煙葉,進行恰當烘烤,不但可提高煙葉化學成分的協(xié)調(diào)性和品吸質量,還可降低亞硝胺含量,提高煙葉的安全性[39]。
煙葉的成熟度與煙葉的組織結構、化學成分、香氣物質有密切關系,準確把握煙葉的成熟度,適時采收成熟煙葉,進行恰當烘烤,可提高煙葉質量,增加農(nóng)民收益。
成熟度是煙葉生產(chǎn)的核心,是影響煙葉質量的重要因素??緹煶墒於鹊呐袛?,仍以葉片顏色結合葉齡等定性指標的主觀判斷為主,客觀量化的判定方法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尚未推廣應用,本文煙葉成熟度判定標準可為煙農(nóng)生產(chǎn)中的準確判斷提供科學依據(jù),而量化判定標準尚需進一步研究。在煙葉生產(chǎn)中,應根據(jù)當?shù)赝寥罋夂驐l件,選擇成熟周期適宜的烤煙品種,合理密植,制定配套的水肥管理措施,結合煙農(nóng)的實踐經(jīng)驗,準確判定煙葉的成熟度,適時采收。
[1]胡榮海,等.云南煙草栽培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宮長榮,趙振山.煙葉成熟度、烘烤環(huán)境條件與煙葉品質的關系[C].北京:跨世紀煙草農(nóng)業(yè)科技展望和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1999:307-316.
[3]左天覺,朱尊權.煙草的生產(chǎn)、生理和生物化學[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
[4]周冀衡,朱小平,王彥亭,等.煙草生理與生物化學[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6.
[5]Davis L D.煙草-生產(chǎn)、化學和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6]宮長榮.煙草調(diào)制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
[7]高步青.怎樣掌握煙葉的田間成熟度[J].山西農(nóng)業(yè),1999(6):43.
[8]崔國民.煙葉的成熟度標準[J].云南農(nóng)業(yè),2006(9):16-17.
[9]孫福山,王麗卿,劉偉.煙葉成熟度及烘烤關鍵指標與煙葉質量關系的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02(3):25-27.
[10]高漢杰,陳漢新,彭世陽,等.煙葉成熟度鑒別方法與實用五段式烘烤新工藝應用研究的回顧[J].中國煙草科學,2002(4): 39-41.
[11]劉健康,郭群召,薛劍波.涼山煙區(qū)紅花大金元采收適宜成熟度研究[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10,23(3):656-659.
[12]張海宏.煙葉的成熟與采收[J].山西農(nóng)業(yè),2000(7):35.
[13]金文華,宮長榮,王振坤,等.烤煙成熟度質量效應分析[J].煙草科技,1997(3):36-38.
[14]王懷珠,汪健,胡玉錄,等.莖葉夾角與烤煙成熟度的關系[J].煙草科技,2005(8):32-34.
[15]肖吉中,江錫瑜,周敏蘭,等.烤煙鮮葉外觀成熟特征的研究[J].中國煙草,1993(2):15-18.
[16]聶榮邦,趙松義,陳傳孟,等.烤煙不同成熟度鮮煙葉組織結構研究[J].煙草科技,1991(3):37-39.
[17]夏凱,齊紹武,周冀衡,等.烤煙的成熟度與葉片組織結構及葉綠素含量的關系[J].作物研究,2005,19(2):102-105.
[18]高漢杰,陳漢新,彭世陽,等.煙葉成熟度鑒別方法與實用五段式烘烤新工藝應用研究的回顧[J].中國煙草科學,2002(4): 39-41.
[19]李佛琳,趙春江,劉良云,等.烤煙鮮煙葉成熟度的量化[J].煙草科技,2007,234(1):55-57.
[20]閆克玉,趙獻章,等.煙葉分級[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
[21]張曉蘊,趙銘欽,盧葉,等.南陽煙區(qū)不同品種烤煙打頂后酶活性及化學成分分析[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 36(2):155-159.
[22]劉國順.煙草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59-62.
[23]尹智華,謝曉斌,陳永明,等.提高南雄煙葉成熟度的探討[J].農(nóng)業(yè)與科技,2011,31(3):38-40.
[24]胡國松,鄭偉,王震東,等.烤煙營養(yǎng)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8-59.
[25]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
[26]王小東,汪孝國,許自成,等.對煙葉成熟度的再認識[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9):2644-2645.
[27]劉春奎,許自成.煙葉的成熟與科學采收[J].科學種田,2007,9:9.
[28]李曉.對提高煙葉成熟度的認識[J].中國煙草科學,2004(4): 33-34.
[29]韓錦峰,宮長榮.烤煙成熟葉片結構與葉位關系的研究[J].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88,22(3):277-279.
[30]蔡憲杰,王信民,尹啟生.烤煙外觀質量指標量化分析初探[J].煙草科技,2004,203(6):37-42.
[31]韓錦峰,宮長榮.烤煙成熟度與葉組織細胞結構及烘烤熱反應研究初探[J].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87,21(4):405-409.
[32]楊士福.不同成熟度煙葉的烤后性狀[J].云南煙草,1990(4): 27-29.
[33]宮長榮.烤煙三段式烘烤及其綜合配套技術[J].中國煙草, 2000(4):20-21.
[34]陳慶園,陳雪,袁有波.初烤煙葉外觀質量與主要化學成分關系的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1):30-32.
[35]蔡憲杰,王信民,尹啟生,等.采收成熟度對烤煙淀粉含量影響的初步研究[J].煙草科技,2005,211(2):38-40.
[36]賈琪光.煙葉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主要化學成分含量與成熟度關系的研究[J].煙草科技,1988(6):40-43.
[37]朱忠,冼可法,尚希勇.中上部不同成熟度烤煙煙葉與主要化學成分和香味物質組成關系的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2008, 14(1):6-12.
[38]韓錦峰.煙草栽培生理[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6:142.
[39]張樹堂,楊雪彪.采收成熟度對烤煙亞硝胺和煙葉品質的影響[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06,19(5):1019-1022.
Research advance of matur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XU Zicheng1, ZHAO Ruirui1,WANG Longxian2,JIAO Jinghua2,SONG Pengfei3
(1.School of Tobacco Scienc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2.Liaoning Provincial Tobacco Corporation of CNTC,Shenyang 110012,China;3.Hongta Tobacco(Group)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Yuxi Yunnan 653100,China)
Maturity is the first element of the presentation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The intension of mature and maturity of tobacco was summarized in the article.This paper discussed tobacco maturity from three angles.The first,two kinds of standards about tobacco maturity were introduced that quantitative standard and the qualitative standard.The second,seven influence factors of tobacco maturity were introduced,they were genetic factor,plant parts of tobacco,climatic factor,soil conditions, cultivation condition,harvesting and baking science.The third,it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bacco maturity and leaf quality.
tobacco;mature;maturity;influencing factor;quality
S572
A
1005-9369(2014)01-0123-06
2012-03-27
中國煙草總公司特色煙葉開發(fā)重大專項(Ts-02-20110018);中國煙草總公司遼寧省公司重點科技項目(LY201001);云南中煙工業(yè)公司科技攻關項目(2011YL03)
許自成(1964-),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煙草品質生態(tài)與煙葉質量評價。E-mail:zcxu@sohu.com
時間2014-1-10 6:29:24[UR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3.1391.S.20140110.0629.007.html
許自成,趙瑞蕊,王龍憲,等.煙葉成熟度的研究進展[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4,45(1):123-128.
Xu Zicheng,Zhao Ruirui,Wang Longxian,et al.Research advance of matur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4,45(1):123-12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