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往復于其“實”所是與其“欲”所是
      ——論《送冰人來了》中自由價值下的身份破裂?

      2014-03-24 11:41:25魏衍學
      關鍵詞:霍普酒徒主客體

      魏衍學

      (蘭州文理學院,蘭州730000)

      往復于其“實”所是與其“欲”所是
      ——論《送冰人來了》中自由價值下的身份破裂?

      魏衍學

      (蘭州文理學院,蘭州730000)

      奧尼爾的經典之作《送冰人來了》是一部闡釋價值體系更迭中個人身份破裂的悲劇。劇中,美國夢破滅的酒徒們被物化隔離,正不可逆轉地滑向荒誕虛無的深淵。他們試圖超越、割裂傳統(tǒng),走向荒誕帶來的陣痛,卻在其實所是與其欲所是的錯位中破裂了身份。一方面,面對不堪的其實所是,他們狂飲作樂,長夢不醒,勾勒出一個美好的其欲所是,以白日夢自欺的維護著主客體自我的省識與統(tǒng)一,社會身份因而趨向破裂;另一方面,他們通過廢棄上帝解除了枷鎖和負罪感,追逐絕對的自由卻被自由所奴役,在這一悖論中,他們喪失了信仰,宗教身份走向破裂。劇末,狂歡的酒徒實現(xiàn)了對痛苦的抗拒。拒絕痛苦即接受荒誕,在非理性的狂歡中,酒徒們的個人身份完全破裂。

      社會身份;宗教身份;《送冰人來了》;奧尼爾;美國戲劇

      一、引言

      《送冰人來了》(以下簡稱《送》?。┦敲绹鴳騽≈赣冉稹W尼爾的經典之作。該劇以獨特的視角,平實深刻地描繪了傳統(tǒng)信仰失落、拜物主義和自由主義泛濫的背景下個人的身份破碎問題。價值體系的蛻變與個人自由的悖論激烈碰撞演繹了一出個人身份破碎之悲劇。

      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認為:“意識是對某物的意識,這意味著超越性是意識的構成結構,也就是說,意識生來就被一個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撐著?!保?](20)意識出場總是指向對象,意識指向對象是對自我存在的揭示,“是一個先在的包含了他者或對象的二元結構?!保?]換言之,對意識的意識是對無對象物的意識,是一種虛無(Nothingness)。一個人只要不想歸于意識的虛無,他就必然作為對象而存在,并且對他人眼中的客體我做出連續(xù)的反應來揭示自身的存在。薩特斷言人的存在是一種為他的存在,“我通過他人的顯現(xiàn)本身,我才能像對一個對象做判斷那樣對我本身做出判斷,因為我正是作為對象對他人顯現(xiàn)的?!保?]292薩特提出,人正是在客體化或成為非其所是中產生了自由,自由顯現(xiàn)于人的選擇和行動,但也必須對這一選擇和行動負責。人向他所不是者的超越,是對其本真的僭越與背叛,從而產生了在不誠與本真之間的沖突的可能性。[3]85《送》劇中,眾酒徒被物化隔離,迷失了宗教信仰,這是他們不敢直面的主體我——其實所是;同時,他們到白日夢中去追尋人之為人的尊嚴和意義,在一個封閉的社會角落建構一個體面的客體我——其欲所是。他們沉浸于白日夢的自欺之中追求絕對自由,因而無法在主體我與客體我中保持一種連續(xù)的省識,割裂了自我的身份。《送》劇以戲劇化的藝術效果描繪了人在其實所是與其欲所是之間掙扎而身份破裂的悲劇。

      二、社會身份的破碎

      在以財產私有和自由競爭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社會,職業(yè)職責“是社會倫理的最重要特征,一定意義上也是資本主義文化的根基?!保?]27換言之,資本主義社會“倫理的‘至高至善’,即盡量的賺錢?!保?]26資本主義社會的個體要維持自己的社會身份就要將這一倫理規(guī)范內化為行為準則,形成一個為社會接受的客體化自我,并“盡最大所能承擔起他人的角色,而同時仍然承認這種角色是被自由選擇的。”[3]71即,在真誠之中維護主體我與客體我的連續(xù)省識。

      《送》劇中,眾酒徒都曾懷有美好的美國夢,而現(xiàn)在都成為美國夢的棄兒。他們對于職業(yè)的態(tài)度是:“能不干就盡量不干”?!坝袝r某人家里的親屬每月給幾塊錢,只要他們不再回家”[5]26,他們在物質角逐中失敗,主動拒絕了自己的社會身份,成為堆積于霍普酒吧(Hope)的浮萍,這是他們不愿直面的其實所是。然而,物質匱乏對他們而言是一種客觀上的無奈,主觀上則難以釋懷。于是,他們沉浸于白日夢,不斷吹噓自己所謂“輝煌的過去”,期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并自欺地將這種輝煌等同于他人眼中當前的自我。二十年沒有出過門的哈利打算明天就走出酒店競選市議員;喬認為自己是一位受尊重的白人,并打算重開一家賭場;劉易斯將榮歸故里;麥格洛因將獲平反并復職;威利將重整旗鼓再做律師;科拉和查克即將結秦晉之好赴新澤西安家;羅基認為他是有正當職業(yè)的酒保而非拉皮條的;珀兒和瑪吉則堅稱自己為“馬路小姐”而非妓女。任何自欺都是基于一定的價值肯定,否則自欺沒有任何意義。白日夢構建的客體我是他們眼中一個值得肯定的對象,即常人眼中具有價值的體面職業(yè)和正?;纳?,這種自欺是他們對其欲所是的精神超越。眾酒徒聚于霍普酒吧,狂飲作樂,熟睡不醒,享受著自由不羈的快樂,用白日夢編織著人的尊嚴和意義。

      酒吧里有一種微妙的和諧關聯(lián)著每個人,這種和諧顯示了人物的“幽默感,友誼,溫暖的人情味和心底的深沉的潛在的滿足?!保?]這種和諧源于眾酒徒對彼此白日夢惺惺相惜的呵護和由此建立起來的主客體我之間的連續(xù)省識。同病相憐的酒徒淪落到絕望的“霍普酒吧”,他們不直面其實所是的主體我,通過自欺和說謊構建一個其欲所是的身份。這一身份被認同的前提是接受他者同樣靠自欺構建的身份,要讓他人接受由白日夢構建的客體我,首先要接受他人同樣虛無的客體我,即,呵護他人的白日夢就是呵護自己的白日夢。“每個人都盡可能讓自己從屬于一個群體,在思想上,感情上和行為上都和這一群體保持一致,通過這種一致來獲得安全感?!保?]這種一致就是酒徒們彼此合作護夢,這使得霍普酒吧從封閉的絕望角落變成了社會的替身,他們聯(lián)手營造了一副他們就是名副其實的其欲所是的假象:霍普是一位有雄心壯志的議員候選人,喬是一位受尊重的白人,麥格洛因會很快復職。置身這一虛擬的社會,酒徒可以享受人的尊嚴和意義,可以在彼此的默契、妥協(xié)和友誼中維持主體我和客體我的連續(xù)省識,維護社會身份的完整。酒徒們的這種關系“剔除了一切政治的、經濟的、意識形態(tài)的因素,是一種烏托邦式的關系,它的存在只能是狂歡式的,是一種暫時性的行為?!保?]

      面對真實的社會時,他們在虛擬社會中構建起來的主客體自我的統(tǒng)一變得支離破碎。?;巧鐣拇?,是劇中唯一嘗試重返真誠的人。屢屢背叛妻子的?;ㄟ^撒謊和痛改前非的懺悔構建了一個虛無的主體我,而妻子對其謊言的認可則把他變成了非其所是的虛無對象,主體我與客體我遭到否定的?;萑腚p重的虛無之中,痛苦不堪。弒妻之舉即是希基重返真誠的代價,向酒徒們推銷自己的行動哲學其實是自感罪惡深重的?;脕碇蝺刃膿u搖欲墜的正義底線——弒妻無罪,因此,希基不會對酒徒們的白日夢有惺惺相惜之感。?;牡箟暨\動把他們不愿直面的其實所是血淋淋的展現(xiàn)出來,靠自欺維系的主客體我之間的省識被粉碎。?;腔羝站瓢珊蜕鐣g的一座橋梁,酒徒們面對希基就是面對拋棄他們的世界,面對不堪的其實所是與其魂牽夢繞的其欲所是之間永恒的沖突。自我社會身份的破裂令酒徒們痛苦不已,他們恐懼不安、垂頭喪氣,整個酒吧更是敵意叢生、人心惶惶,連酒都失去了往日的味道。他們將痛苦歸咎于?;?,斥之為“死神”。當?;拱讖s妻之罪時,他們歡呼雀躍,理直氣壯地認為是一個瘋子攪亂了他們的生活。希基是現(xiàn)實社會的代表,否定希基即否定主體我,亦是對白日夢構建起來的客體我的肯定。經歷此風波,酒徒們認識到白日夢的意義,他們心安理得地接受白日夢,拒絕痛苦,并細致呵護彼此的白日夢。感到痛苦意味著他們并不認同這種荒誕虛無的身份破碎,然而,他們那顆因物欲而膨脹的心已失去了往日的彈性,無法重拾人之為人的基本尊嚴和意義。拒絕痛苦正意味著對荒誕的認同,把荒誕作為新的真理價值標準,并從這種價值同構中營造主客體自我之間一種虛無的和諧與省識。全劇結尾又回到了開頭那樣的和諧歡樂之中,看似走了一個圈,實則他們在這一個輪回中身份徹底破裂,靈魂走向徹底的虛無。

      三、宗教身份的空位

      霍普酒吧的酒徒們是物質角逐的失敗者。在拜物的社會里,物質占有的失敗會使個人傾向于自我否定,對社會產生隔離感。然而,他們并未訴諸于宗教來重獲歸屬感,平衡由于物質匱乏而導致的人格自我評價的貶抑,而是狂飲作樂,迷醉不醒,在白日夢里追求絕對的自由。人與神的關系是人與社會關系的延伸,酒徒們的自欺導致了社會身份的破裂,同時,在二十世紀初社會價值觀的動蕩中又喪失了宗教信仰,宗教身份也走向破裂。

      酒徒們大都靠救濟過活,對職業(yè)的態(tài)度是“能不干就盡量不干”。他們儼然成為社會的寄生蟲,這與清教不勞動者不得食的信條背道而馳。如斯特林堡所言:“自然主義者通過廢除上帝廢除了犯罪感?!保?]上帝死了,人就自由了,酒徒們正是通過廢除上帝才心安理得地去追逐無限膨脹的自由。薩特指出:在倫理選擇中自由必須選擇自己同時作為存在又作為虛無。[3]59存在是具體境遇,虛無則是對境遇的超越,這是自由地內在構成要素。離開了對具體歷史性和社會性境遇的認識,自由則成為不自由,這是自由的悖論。

      酒徒們的自由“不受政治上、社會上、工作中、家庭中任何權威任何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約束,它意味著個人不需要對社會、對集體、對其他人負責。”[10]社會是許多人彼此制約共存共贏的集合體,融入社會就需要超我適當壓抑本我中不利于共存的利己本性。絕對自由就意味著這種制約結構的瓦解,人隔離于社會之外,自由就無從談起。他們在現(xiàn)實社會中自由地選擇了不堪的其實所是,卻在白日夢中構筑著美好的其欲所是,并在白日夢與現(xiàn)實的錯位中迷失了自我,喪失了行動能力。酒徒們選擇了酗酒迷亂,卻期望得到榮耀和體面;劉易斯和麥格洛因都選擇了瀆職,卻期望得到肯定和晉升;韋喬恩選擇了逃跑,卻期望英雄般地榮歸故里;希基選擇了背叛,卻期望得到信任和忠誠。存在主義認為,人的自由是通過人的選擇和行動表現(xiàn)出來的,但人也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去承擔這一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后果。在霍普酒吧,酒徒們掙脫欲望的枷鎖,非理性肆意狂歡,自由無限膨脹。他們自由地選擇了他們的存在,他們的存在讓一切意義和價值虛無,于是世界顯現(xiàn)得如此荒誕。在西方文化中,上帝不僅意味著欲望的枷鎖,也代表著人類終極的善和一種人文關懷?!吧系鬯懒恕?,人類并未因此獨立和脫昧,而是更加渺小和無助,心靈迷亂,靈魂空虛。一種強大而未知的兇險力量在上帝的位子上張牙舞爪,人類陷入絕望與迷亂,于是??麦@呼:“人也死了”。這是酒徒們的真實寫照,宗教身份的喪失使他們如一群喪失行動能力的尸體,只有在夢中他們的行動能力才能恢復。

      酒徒等待?;拖;鶑s妻都是宗教身份破裂的隱喻。酒徒們狂飲作樂,醉生夢死,等待?;牡絹?,因為?;褪撬麄兊木仁乐鳎偸墙o他們帶來歡樂和美酒。然而,到來的希基不是救世主而是死神,他不僅給酒吧帶來了死亡氣息,還親手殺害了發(fā)妻,理由是:“讓她安寧,把她從愛我的苦境中解脫出來?!保?]905酒徒們翹首以盼的救世主居然是死神,這恰恰是對他們處境的絕妙諷喻,在精神層面上,他們等待的只是死亡。

      此外,?;鶑s妻也是他們宗教身份破裂的微妙隱喻。?;钠拮右淋搅帐莻鹘y(tǒng)價值理念的完美化身,是一個家庭天使,“溫柔、愛憐、慈悲、寬容,這些情感稟性都顯露在她臉上”[5]902身為推銷員的?;瞄L推銷并消費由謊言構成的自我,屢屢背叛妻子的他靠謊言構筑了一個美好的其欲所是,也得到了妻子的信賴。但妻子所愛的是其欲所是,而非其實所是,這就構成了對?;黧w我的否定。到后來,絕望的伊芙琳也開始自欺地將?;韧谒e言中的其欲所是。而?;宄拮铀鶒鄣氖侵e言中的他而非真實的他,即非其所是。妻子對謊言的認可把?;兂闪艘粋€非其所是的虛無客體??恐e言獲得別人真誠的?;萑胫骺腕w自我的雙重虛無之中,并因此痛苦不已。?;耐纯嗾f明他正處在與傳統(tǒng)倫理決裂的前夜,傳統(tǒng)思維在慣性地影響著他,如果他能從容坦然地愚弄他的妻子,說明他徹底擺脫了上帝。所以他殺死妻子,嘗試擺脫心靈的折磨,重建主客體我的連續(xù)省識。“如果上帝死了,那么一切都是允許的了”[11]?;鶑s妻就是殺死上帝,?;鶃砹?,就是上帝走了,這恰恰是對酒徒們宗教身份的隱喻,酒徒們在價值觀的更迭中遺棄了宗教信仰,在自由的悖論中喪失了理性,走向了虛無,宗教身份破裂。

      四、結 語

      《送》劇中,美國夢破滅的酒徒們面對不堪的其實所是痛苦不已,他們試圖超越這種痛苦。他們酗酒狂歡,長夢不醒,然而這種自欺實現(xiàn)了對痛苦的抗拒,卻導致了身份的破裂。一方面,他們選擇酗酒,卻不愿去承擔酗酒帶來的迷亂和空虛,依然向往尊嚴和體面。在白日夢中他們自欺地構建了一個美好的其欲所是,并在虛無和荒誕中維護著主客體我的省識與統(tǒng)一,社會身份走向破裂[12]。另一方面,他們通過否定一切現(xiàn)存?zhèn)惱韮r值來擺脫負罪感,并在白日夢中追求絕對的自由。在自由的悖論中,他們喪失了信仰,宗教身份走向破裂。

      [1]薩特.存在與虛無[M].陳宜良,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

      [2]楚軍.關于尤金·奧尼爾《送冰的人來了》的存在主義倫理解讀[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2(01):325.

      [3]黑澤爾·E·巴恩斯.冷卻的太陽——一種存在主義倫理學[M].萬俊人,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4]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黃曉京,彭強,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特拉維斯·博加德.奧尼爾集[C].汪義群,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5.

      [6]弗吉尼亞·弗洛伊德.尤金·奧尼爾的劇本——一種新的評價[M].陳良廷,鹿金,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510.

      [7]埃里?!じヂ迥?愛的藝術[M].亦非,譯.北京:京華出版社,2006:94.

      [8]付美艷.《送冰人來了》中的倫理價值透視[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2010:49.

      [9]雷蒙·威廉斯.現(xiàn)代悲?。跰].丁爾蘇,譯.南京: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2007:144.

      [10]查爾斯·博哲斯.美國思想淵源[M].符鴻令,朱光驪,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247.

      [11]蘇宏斌.現(xiàn)代小說的偉大傳統(tǒng)[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228.

      [12]韓潔芳,劉延超.全球化語境下的身份認同危機與尋求[J].欽州學院學報,2012(2):23.

      (責任編校:楊睿)

      Reciprocation between One’s Actuality and Desire——The Identity Rupture in the Value System of Freedom in The Iceman Cometh

      WEI Yan?xue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Lanzhou730000,China)

      Eugene O’Neill’s masterpiece,The Iceman Cometh,is a tragedy on the personal identity rupture in the alternation of value systems.Having been materialized and isolated,the drunkards whose American dreams have shattered are sliding into the abyss ofnothingness and absurdness irreversibly.They try to transcend the pain broughtby the breaking from the traditionalvalues and sliding into the absurd,but their personal identities rupture in the dislocation of their actuality and desire.On the one hand,facing unwillingly what they actually are,they sketched out a good image they desire in the pipe?dream,and maintain the harmo?ny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elf by self?deception,thus,their social identities are inclined to rupture.On the other hand,they abandon the fetters and guilty by removing the God,they pursue absolute freedom but they are enslaved by the freedom,thus,in the paradox,they lose their belief,their religious identities are going to rupture.At the end of the play,the revelers realized their refusal to the pain,they refuse the pain but accept the absurdity,in the irrational binge,their identities completely rupture.

      social identity;religious identity;The Iceman Cometh;Eugene O’Neill;American drama

      H14

      :A

      :1672?0598(2014)03?0138?04

      12.3969/j.issn.1672?0598.2014.03.020

      2014?01?05

      魏衍學(1981—),男,山東人;蘭州文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霍普酒徒主客體
      在一起,孤獨可抵
      幸福(2023年25期)2023-12-26 07:16:58
      在一起,孤獨可抵
      莫愁(2023年16期)2023-06-15 04:36:54
      《甲·宣》——文明記憶的主客體交互表達
      新中國成立初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主客體關系的特點與當代啟示
      描繪孤獨的畫家——愛德華·霍普 上
      描繪孤獨的畫家——愛德華·霍普 下
      為什么不說實話
      特別文摘(2018年9期)2018-11-10 13:45:32
      酒徒
      遼河(2017年8期)2018-03-07 17:11:01
      為什么不說實話
      為什么不說實話
      东安县| 砚山县| 尉犁县| 邻水| 曲阜市| 贡嘎县| 泗阳县| 南涧| 德庆县| 囊谦县| 寻乌县| 玉环县| 永康市| 岑巩县| 施秉县| 平阴县| 呼玛县| 正宁县| 卢龙县| 花莲市| 宜城市| 化州市| 旬阳县| 大庆市| 新泰市| 甘肃省| 宁蒗| 密云县| 蛟河市| 革吉县| 轮台县| 尉氏县| 涟源市| 临桂县| 云龙县| 胶州市| 兖州市| 广汉市| 淮阳县| 怀远县|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