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在以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研究中成長

      2014-03-30 05:37:56韓明峰
      當代教育科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課件信息化信息技術

      ● 韓明峰

      回顧我自己1997年以來的教學工作,我們的信息教育技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后經(jīng)歷了計算機輔助教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和課堂教學信息化三個階段。我的教學理念隨著信息教育技術的變革也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我本人在以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研究中得到了成長。

      何為變“教”為“學”呢?“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的出發(fā)點。為了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理念。我們的教學思想就必須發(fā)生一種根本性的質(zhì)變,由“教師主體,以教定學”,向“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轉(zhuǎn)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記),是老師牽著學生學,甚至是老師替代學生學,所以老師很累。在此過程中,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興趣被老師的滿堂灌所湮沒,學生成天疲于應付作業(yè),苦不堪言。變“教”為“學”關鍵是實現(xiàn)“教”與“學”的換位,即把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zhuǎn)變?yōu)樵诮處煹囊龑聦W生的學,教師“不見自我”,把重心放在組織、服務、引領學生上,為“學”營造生機勃勃,令學生“忘我”的課堂。

      一、初步用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發(fā)現(xiàn)其是以“教”為中心的課堂

      1997年2月,伴隨著博興縣第一小學的誕生,我擔任了學校的教導處副主任,具體負責數(shù)學教研工作,因為比較喜歡計算機,學校推薦我參加了1997年山東省教研室組織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研討會,現(xiàn)場觀看了電腦公司制作的計算機輔助小學數(shù)學教學課件,并領回了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腳本的任務。

      但是隨著小學數(shù)學教學研究的深入,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小蜜蜂”課件雖然有巨大的優(yōu)越性,但也有明顯的不足。為了更好地教學,我?guī)ьI我的數(shù)學教學團隊,開始自行研制課件。

      我自行研制的第一個課件為“9加幾”。課件制作前我們設計的基本教學過程是:學具操作—擺脫操作—建立表象。其具體教學流程為:①先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對9加幾的算理有初步的感知:要求9根小棒與2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根小棒?先想9根加幾根是10根?再把2根小棒分成1根和1根,9根加1根是10根,10根加1根是11根。②學生擺脫學具嘗試說算理。③通過課件演示9+2的思維過程,既有學具拼擺的過程,又有抽象算理過程的展現(xiàn),它是具體與抽象的完美結(jié)合,通過它實現(xiàn)了學生理解上的跨越。我還與其他老師合作制作了9+3、9+4、9+5等,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設計成小靈通算題的卡通,把“小數(shù)分成1和幾,9加1湊成10,10加幾得10幾”的湊10規(guī)律暗含在里面,讓學生在觀看卡通的過程中進行感知,讓學生在計算的基礎上形成了9加幾的簡約化思維過程。

      后來我又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陸續(xù)研制了許多課件。這些課件雖然沒有電腦公司制作的精美,但比較實用。能針對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把抽象數(shù)學知識具體化,能把復雜信息連續(xù)分解為簡單信息,能讓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動起來,大大方便了教師的“教”。為了使學生能區(qū)分“線段、射線、直線”,我利用自制課件進行了如下教學:①電腦分別閃爍直線上兩點間的部分和兩個端點。告訴學生“這是線段,線段是直線上兩點間的部分,有固定長度,線段有兩個端點”;②電腦出示一線段,并向左延伸……告訴學生“這是射線,射線有一個端點,射線無限長”;③電腦出示一線段,向左右兩邊延伸……告訴學生“這是直線,直線沒有端點,直線無限長”。

      為了使學生學會畫圓并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我利用自制課件進行了如下教學:①清除屏幕,并且在屏幕的中央顯現(xiàn)一紅色亮點,閃爍數(shù)秒后,在其旁打出“0”,告訴學生“這是圓心”;②在屏上顯現(xiàn)一條以圓心為一個端點,另一端在圓上的線段,閃爍數(shù)秒后,在其旁打出“r”,告訴學生“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③展示半徑繞著圓心旋轉(zhuǎn),直到畫出一個圓,告訴學生 “圓是一個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④顯現(xiàn)一條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閃爍數(shù)秒后,在其旁打出“d”,告訴學生“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借助課件講解,學生眼看、耳聽,清楚、明白。

      回顧那段時間我設計、制作課件以及用課件輔助教學的過程,在如何“教”上的確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課堂上我的確是講得更清楚了,更透徹了,更明白了,學生做作業(yè)的效率提高了,時間用的少了,我也逐漸的從作業(yè)堆中解放了出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大為提高,自此我所教的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計算機的神秘感日漸減退,學生的課堂思維有超前課件的情況,課堂生成時常與課堂預設發(fā)生矛盾,課堂上我常因?qū)W生思維的超前而手足無措,學生則常因我的按部就班有條不紊而情緒不高,以“教”為中心的課件設計和以“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越來越不適應學生的需要,我的教學理念受到了巨大沖擊。如何更好地發(fā)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如何讓學生煥發(fā)課堂的生命活力?究竟應以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引領我們的教學?

      二、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嘗試以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理念引領教學

      2001年,國家課程改革全面啟動,博興縣有幸搭上了課程改革的頭班車,隨全國第一批課程改革試驗區(qū)進行實驗。我擔任了學校的教導處主任,博興縣建成了覆蓋整個系統(tǒng)的博興縣教育信息網(wǎng),我校教師也實現(xiàn)了人手一臺電腦。面對新形勢,著眼學校實際,我反思用課件輔助教學的歷程,尋找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我的教學改革應該從哪里起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p>

      我?guī)ьI我的團隊從2001年直到2009年先后承擔了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信息技術與品德等多項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實驗研究。為了順利開展研究,我首先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章劍衛(wèi)等)、《數(shù)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李克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馬寧、余勝泉)等有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資料。通過學習思考,我逐漸認識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必須以變“教”為“學”為理念,持續(xù)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學科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的影響,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解決問題的工具,有效改進教和學的方式。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的都必須圍繞“學”進行,以生為本,力求高效。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能學不教、多學少教。學生能學會的教師不教;學生能探索的教師不代替;學生能獨立發(fā)現(xiàn)的教師不暗示。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

      對設計資料、制造資料、竣工資料、使用登記證、年度檢查和上次檢驗資料進行核查,確定實物與資料相一致。檢查壓力容器操作員證、安全管理人員證,以保證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是持證上崗,具有基本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其次,搜集整理信息資源。一方面學校大量購置課程資源;另一方面我組織教師定期開展課件制作、搜集、整理評比活動,不斷完善課程資源,豐富課程資源。學校先后建起了數(shù)學課程資源庫、數(shù)學微教學單元庫、科學課程資源庫、科學資料呈現(xiàn)方式庫、語文課程資源庫、語文教與學策略庫,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庫等,為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供了資源保障。

      最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課題組堅持間周研究課制度,采取主題+案例的研討方式,定期開展活動,活動緊緊圍繞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等方面展開,其核心是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理念的落實。課題組科學老師舒在榮曾執(zhí)教《污水和污水處理》研究課。這節(jié)課主要通過觀察比較污水與清潔自來水的區(qū)別、做簡單的污水處理實驗、尋找污染源、了解污水處理的過程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污水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水需要經(jīng)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這兩個科學概念,從而增強學生保護水資源意識和責任感,積極地參與環(huán)境保護活動。老師一改過去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習氣氛融洽,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合理,課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舒老師的課對課題組成員帶來了很大的震撼,我們課題組進行了熱烈討論。有的老師認為舒老師的課好在課件上,舒老師制作的污水處理過程的多媒體課件清晰的再現(xiàn)了污水處理的過程。有的老師認為舒老師的課好在師生、生生互動上,尋找污染源時,學生之間能相互討論、合作交流,因為良好的互動,啟迪了師生的智慧。有的老師認為舒老師素質(zhì)好,課堂駕馭能力強。而我認為,舒老師的課好就好在她敢于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沒有“教”的痕跡,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為學生的主動探究提供開放的思維空間和足夠的時間保障。比如在觀看視頻后,讓學生充分地說感受,并提出問題;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尋找污染源;在污水凈化試驗之前,讓學生自己尋找凈化污水的方法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污水凈化實驗。放手讓學生仔細的觀察比較,放手讓學生親自去實驗,讓學生親歷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體會在主動探索中學習的樂趣。舒老師也恰到好處的運用了網(wǎng)絡資源。因為多媒體教學資料庫、微教學單元庫、資料呈現(xiàn)方式庫、教與學策略庫、網(wǎng)上環(huán)境積件資源庫,為師生利用積件組合平臺制作教學軟件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來源和多種有效途徑。教師只需要針對媒體的特征,來獲取信息,精心設計教案,選擇恰當?shù)慕逃虒W方法,引導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就可以了。我們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實驗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方便教師利用信息資源,實現(xiàn)課堂教學信息化。

      在變“教”為“學”課堂信息化理念的引領下,我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從神圣的講臺走了下來,與學生一起研究、實驗、交流、討論。我的課堂慢慢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又高漲了起來,學習主動性顯著增強,課堂上學生發(fā)言積極,討論熱烈,爭論激烈,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逐漸變強了。我不僅關注教師如何“教”,更關注學生如何“學”,以學定教。課堂上學生思維的超前行為得到了有效引導,課堂上生生、師生智慧碰撞,相互啟迪,充滿著生命活力。在我的帶動下,學校教師的教學理念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學生整體素質(zhì)得到了極大提高。市縣教研室多次在我校舉辦優(yōu)質(zhì)課評選以及觀摩課研討活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教師的普遍認可。他們普遍認為我們的學生是濱州市最有生命活力的學生。

      三、深化以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研究,促進教師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

      2009年我擔任了學校的業(yè)務校長,全面負責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教師的辦公用機和學生學習用機都得到了更新?lián)Q代,學校所有計算機均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教學工作已成為普通教師的常態(tài)。我認為: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課程資源的日益豐富。教育技術已不再是制約教育發(fā)展的瓶頸,課堂教學信息化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教師要與時俱進,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促進我們教師自己的成長。作為負責學校業(yè)務工作的我應怎樣帶領大家深化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研究?如何大面積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我提出了創(chuàng)建數(shù)字化學校的目標,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推進課堂教學信息化。

      所謂課堂教學信息化是在以班級授課形式的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的需要,把傳統(tǒng)教學媒體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結(jié)合,構(gòu)成教學信息傳播及反饋調(diào)節(jié)的優(yōu)化教學媒體群,共同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實現(xiàn)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的教學目的。

      為推進課堂教學信息化,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帶領教師建設好了信息化網(wǎng)絡平臺。把大量的學校課程資源進行了分類整理,逐步建成了各科教學資源庫,方便教師使用。專門建立了自動錄播系統(tǒng),供教師自行錄制教學實況,自己觀看,自我評價,自我調(diào)整,自我完善。2013年,我?guī)ьI老師們整理的6項課程資源被評為濱州市優(yōu)秀課程資源,并有5項課程資源參加山東省優(yōu)秀課程資源評選。

      第二,把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作為永恒主題常抓不懈。教師信息化專題培訓定期進行;教師通用基本功、學科基本功培訓不間斷,堅持日有指導,周有作業(yè),月有評價;我還不定期的組織優(yōu)秀課件評選、優(yōu)秀課程資源評選、優(yōu)質(zhì)課評選等活動;堅持每周進行教研活動不動搖。通過各種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zhì),提高教師綜合運用傳統(tǒng)教學媒體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第三,努力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教學質(zhì)量是學校的生命,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在課堂。我主張以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為突破口,聚焦課堂,關注課堂,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我們先后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教學信息化實施水平。

      實施課題帶動戰(zhàn)略,引領教研向縱深發(fā)展。我們把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作為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促進變“教”為“學”課堂教學信息化研究的深化。為實現(xiàn)新課改倡導的“在生活中學數(shù)學”的理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初步學習了“元、角、分的認識”和“千克、克的認識”之后,我為學生專門設計了一份調(diào)查報告表,讓學生分小組到超市去了解各組所規(guī)定的商品的價格和重量,順便了解商品的其他情況。我根據(jù)學生的報告,創(chuàng)設一個“百貨大樓”的主題網(wǎng)頁。“百貨大樓”里分為食品區(qū)、家電區(qū)、生活用品區(qū)等,商品琳瑯滿目。課堂上學生輪流做“商家”與“顧客”。有的學生們充當售貨員,點擊食品到秤上去稱,根據(jù)所學的重量單位,報出分量,然后根據(jù)單價算出金額。有的學生當“顧客”,自由地去花錢購物,將手中的錢計劃著花,合理的去用,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漲……最后,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購物經(jīng)歷,挑選適合自己的題型,獨立完成課后難度不同的習題,再寫出自己的體會。有的學生寫道:上數(shù)學課真好玩,在玩中我學會了買東西……我讓學生將各自的體會放在網(wǎng)站的論壇里,其他同學自由瀏覽,相互學習和交流?!澳阗I的東西真多呀!”“算賬要細致一點兒,否則會賠本的!”等。在這節(jié)課中我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人際交往頻率提高了,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經(jīng)驗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優(yōu)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信息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開展系列課型達標活動。我們依據(jù)課題階段成果,選擇優(yōu)秀教師執(zhí)教多節(jié)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觀摩課作為“標準”,進行錄制,并放在學生網(wǎng)站上,采取全員學“標”,個人練“標”,同組議“標”,逐步達“標”的方式,引導教師按照觀課議課、對照反思、集體研究、嘗試執(zhí)教的流程進行系列課型達標活動,經(jīng)過三年的課堂教學系列達標活動,大部分教師熟練掌握了6個課型的基本教學模式。老師們在學習研究中提高了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實施水平。

      采取“主題+案例”的研修模式。要求教師帶著問題參與教研活動,通過扎實的教研活動解決問題,并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曾把語文學科的生本高效課堂作為專題進行研究,并建構(gòu)起了生本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嘗試自學——探究釋疑——合作交流——補充拓展——反饋評價,并把這一模式推廣到其他學科。此成果得到省教研室教研員李家棟老師的高度評價,并在2013年山東省小學語文教師遠程研修中進行了推廣,2014年1月此成果被山東省小學語文專業(yè)委員會評為山東省優(yōu)秀課題成果。

      近年來,我?guī)ьI我的教學團隊銳意進取,大膽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先后有30多位教師執(zhí)教過省級及以上優(yōu)質(zhì)課觀摩課。學生兩次走進中央電視臺,50余人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學校先后獲得了山東省規(guī)范化學校、山東省首批教學示范校、全國創(chuàng)新型學校、山東省校本教研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50余項。我本人參加了首屆中小學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參加了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教參、教輔的編寫,參與了《青島版課標教材與北師大版課標教材的比較研究》等十幾項課題的研究,2004年去上海掛職學習1個月,多次參與省內(nèi)外教學教研活動,結(jié)識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先后在省內(nèi)外刊物雜志發(fā)表論文30余篇,我也逐漸由一位普通教師成長為山東省特級教師。

      思想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動。剛?cè)肼殨r,我把考試成績當做教學質(zhì)量,采取題海戰(zhàn)術,車輪戰(zhàn)術;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后,認為老師講得好,教學質(zhì)量就高,于是拼命練基本功,有時為了贏得同事的好評,把觀摩課上成表演課;參加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實驗研究,才真正明白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課堂不再是自己的表演,而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有了以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理念后,才真正懂得了教學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精彩才是教師的精彩。我們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任何學習活動都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適合學生的學段特點,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知學生所思,知學生所困。倘若沒有對學情深入細致的把握,不能做學生的知音,學生的學習效果就不可能達到高效。我們要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出發(fā)點,清楚了解學生哪里有障礙,哪里有斷層,哪里是興奮點,哪里有疑問等,在充分估計學情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擁有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撐的課堂教學信息化是當今教育的主流課堂形式。作為教育管理者,我們不僅要關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更要關注信息技術給教育理念帶來的沖擊,使自己始終能以嶄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一線教師,要虛心學習,大膽探索,把信息技術用在最關鍵的地方,把媒體信息放在最需要的時候,讓信息化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效益。決不能刻意追求音像、動畫效果,為用而用。

      在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研究的每一個階段,我一直在實踐、學習、反思,再實踐、再學習、再反思。我在實踐中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計其數(shù),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不斷地學習和反思,在學習中借鑒成功的經(jīng)驗,在反思中汲取失敗的教訓,在學習與反思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開始新的實踐,如此循環(huán)往復,才逐漸提升了認識,找到了規(guī)律。著名教育專家、華東師大葉瀾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成不了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育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蔽揖褪窃诓粩喾此甲约旱慕虒W行為,總結(jié)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盡管我?guī)ьI我的團隊取得了點滴成績,但追尋變“教”為“學”的課堂教學信息化研究仍行進在路上,我們將邁開大步,努力追尋更加理想的課堂。

      猜你喜歡
      課件信息化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數(shù)學多媒體課件質(zhì)量的幾點思考
      信息化是醫(y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永州市| 宝丰县| 错那县| 瑞金市| 新和县| 扶沟县| 阿瓦提县| 定陶县| 新宁县| 盐亭县| 富川| 交口县| 苍山县| 沅陵县| 寿宁县| 福安市| 舒城县| 石屏县| 德庆县| 泸西县| 霸州市| 会理县| 合川市| 上高县| 成安县| 青阳县| 固安县| 罗定市| 翁牛特旗| 鹿泉市| 兴和县| 罗田县| 汝城县| 贵州省| 塔河县| 安义县| 凤山县| 平顺县| 大田县| 苏尼特左旗| 卢氏县|